須摩提經
須摩提經(按《開元錄》云妙慧童女經,流志後譯)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那时,佛陀住在王舍城的灵鹫山中,与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一万位大菩萨一同集会。
当时王舍城有位长者的女儿名叫妙慧,年仅八岁,容貌端庄,姿色美好,诸种妙相圆满具足,凡见者皆生欢喜——她曾在过去无量诸佛处亲近供养、种下诸多善根。
那时,那位女子来到如来的处所,恭敬地顶礼佛的双足,向右绕行三圈,端正地跪下合掌,以偈颂说道:
无上等正觉, 为世间大明灯。 菩萨所行之道, 唯愿听我询问。
佛告诉妙慧:现在任你提问,我当为你解说,使你断绝疑惑之网。
那时,妙慧就在佛前用偈语问道:
如何获得相貌端正、大富尊贵的身份? 又以何种因缘,眷属难以被破坏? 如何得见自身,受生于化现之境, 千叶莲花之上,亲面供奉诸世尊? 如何能证得自在殊胜神通, 遍往无量佛国,恭敬礼拜诸佛? 如何得无怨恨,所言令人信受, 净除佛法障碍,永离一切魔业? 如何命终之时,得见诸佛现前, 听闻清净妙法,不再感受苦恼? 大悲无上世尊!唯愿为我开示。
这时,佛陀告诉妙慧童女说:很好很好,能够提出这样深刻微妙的义理问题。仔细听仔细听,好好思考忆念,我将为你解说。
妙慧恭敬地回答:“是的,世尊!我衷心渴望聆听您的教诲。”
佛说:妙慧,菩萨成就四种方法,能获得相貌庄严的身体。是哪四种?一、对恶友不起嗔恨心;二、安住于大慈之心;三、深信好乐正法;四、塑造佛像。
这时,世尊以偈颂说道:
瞋恚会毁坏善根莫令增长, 心怀慈悲、乐于佛法、塑造佛像, 必将获得具足相好庄严身, 一切众生恒常乐见。
再有,妙慧,菩萨做到四件事能获得富贵之身。哪四件?第一、恰合时机地布施,第二、不带轻视傲慢之心,第三、欢喜地给予,第四、不图求回报。
这时,世尊以偈颂说道:
应时布施不轻慢,欢喜给予无所求,常勤修习此善业,来生必得大财位。
妙慧,菩萨若能成就四种法,则能获得永不离散的眷属。是哪四种呢?第一,善于舍弃离间挑拨的言语;第二,使邪见众生安住于正见;第三,在正法即将衰灭时护持使其久住;第四,教导一切众生趣向佛菩提。
这时,世尊以偈颂说道:
舍弃离间之语及邪见,护持正法免于衰亡, 安住众生大菩提心,成就坚固不坏眷属。
妙慧菩萨若能成就四种法门,便能在佛前得受化生之身,安坐于莲花宝座之上。是哪四种法门?第一,以鲜花果实及细末香料恭敬撒散于如来及诸塔庙;第二,始终不对他人妄加伤害;第三,塑造如来圣像并安奉于莲花座上;第四,对佛所证悟的无上菩提生起清净坚定的信心。
这时,世尊以偈颂说道:
花香散于佛塔与佛像,不伤害他人并造像供养,对无上菩提深心信解,得以身处莲台化生佛前。
再有,妙慧,菩萨若能成就四种修行法门,便能自在往来诸佛国土。是哪四种呢?第一见他人修习善法不起障碍恼害之心;第二于他人说法时始终不作留难阻碍;第三虔诚燃灯供养如来宝塔;第四恒常精进修习诸种禅定。
这时,世尊以偈颂说道:
见人修善说正法,不起诽谤不阻碍, 如来塔庙施灯明,修习诸禅游佛国。
再者,妙慧啊,菩萨若能成就四种法,便能身处世间而不结怨。是哪四种呢?第一,以毫无谄曲之心亲近善知识;第二,对他人的殊胜功德不起嫉妒之心;第三,见他人获得名誉时始终心怀欢喜;第四,对菩萨行持永不生轻蔑毁谤之心。这时,世尊以偈颂说道:
不因谄媚亲近善友、对他人殊胜法门不起妒心、见他人获得名誉常怀欢喜、不诽谤菩萨则得无怨。
此外,妙慧,菩萨具备四种法,能使所言令人信服。是哪四种呢?第一,说话行事始终如一;第二,在善知识面前不隐瞒过错;第三,对所闻之法不挑剔缺陷;第四,对说法之人不起恶念。
这时,世尊以偈颂说道:
发言修行常相应, 己罪不藏于善友, 闻经不求人法过, 所言一切皆信受。
此外,妙慧,菩萨若能成就四种修行法门,便能远离佛法障碍,迅速获得清净境界。是哪四种法门呢?第一,以深切的信愿持守三种戒律;第二,听闻玄妙甚深的经典不起诽谤之心;第三,见到初发菩提心的修行者生起成就无上智慧的信心;第四,对一切众生怀持平等无差别的大慈悲心。
这时,世尊以偈颂说道:
以深切愿力持守戒律, 听闻甚深经典能坚信理解, 敬重初发心者如佛陀想, 慈悲心遍及众生业障消除。
妙慧,菩萨若能成就四种法门,便能远离一切魔障。是哪四种呢?第一、透彻了知诸法体性平等无二;第二、勇猛发起精进修持;第三、恒常不懈忆念佛陀;第四、将所有善根功德尽数回向众生。
这时,世尊以偈颂说道:
能了知一切法平等性,恒常发起精进修持,忆念如来功德,将一切善根功德回向,一切魔众便不能侵扰。
此外,妙慧,菩萨具备四种修行品质,在临终时能得诸佛现身接引。是哪四种呢?第一,对他人所求尽力布施令其满足;第二,对一切善法生起坚定信心;第三,向菩萨众供养庄严法具;第四,精勤供养佛法僧三宝。
这时,世尊以偈颂说道:
他有所求皆令满足、信解甚深佛法、舍施庄严之具、勤供三宝福田者,临命终时必得佛陀现身。
这时,妙慧童女听闻佛陀开示后,恭敬禀告:世尊,您所教导的菩萨种种行持,我定当依教奉行。若我在这四十种修行中遗漏任何一项而不实践,便是违背佛陀教诲、欺诳如来。
此时,尊者大目犍连告诉妙慧说:"菩萨的行为极其难行。你现在发起如此殊胜的大愿,难道对这大愿已得自在吗?"
那时,妙慧恭敬地说道:尊者啊,若我发下的大愿真实不虚、能使一切修行得以圆满,愿令这三千大千世界显现六种震动。
这时,妙慧再次对目连说:因我这般真实不妄的誓言,在未来世必当成就佛果——正如今日释迦如来——我的佛国中将没有魔扰、恶道及女人之名。若我此言绝非虚妄,愿令在场大众身现金色。此言方毕,众人皆现金色身相。
这时,尊者大目犍连就从座位站起,将右肩袒露,恭敬顶礼佛的双足,禀告说:世尊!我现在首先礼敬初发心菩萨以及诸位大菩萨众。
当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对妙慧说:你是依何种法门发起这样真诚的誓愿?
妙慧回答说:文殊师利,你的问题并不成立。为什么呢?因为在法界中根本没有可以执著安住之处。
又问:“什么叫做觉悟?”
答言:无有分别之法,名为菩提。
又问:“什么叫做菩萨?”
答:一切诸法皆如虚空之相,这就是菩萨。
又问:“什么叫做觉悟之道?”
答:如同阳焰与谷响的运行,这便是菩提之行。
又问:根据什么深意这样说?
我在这里看不到任何法有隐秘或非隐秘的差别。
又问:若如此理解,一切凡夫当下即是菩提。
你说菩提与凡夫不同吗?切莫存此见解。何以故?此等皆同一法界相,非取非舍,无成无坏。
又问:“能理解这层深意的人,数量有多少?”
如幻化般的心念活动所测度,如幻化般的众生能够领悟此理。
文殊师利说:“幻化本是虚无,怎会有这样的心与心所法?”
法界也是如此,既非存在、亦非不存在;乃至如来也是如此。
那时,文殊师利佛向佛陀禀告说:世尊!如今这位妙慧童女实在极为难得,竟能成就如此深妙的法忍。
佛说:正是如此,正如你所说。但这位童女已于过去发菩提心,经过三十劫我才发心求取无上菩提,她却也使你安住于无生法忍。
那时,文殊师利从座位上站起来,向妙慧恭敬行礼,说道:“我在过去无量劫前就已曾供养您,没想到今日还能再次亲近。”
妙慧回答说:文殊师利,你现在不要生起这样的分别心。为什么呢?因为只有无分别才能证得无生法忍。
又问:“妙慧,你至今仍未转变女身吗?”
妙慧答道:女子之相本不可得,如今又能转为什么?
文殊师利!我当为你断除疑惑。因我此真实语之故,于未来世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凡我法中有比丘闻"善来"之声即可出家入道,我国土中一切众生身皆金色,资具享用如第六天,饮食丰饶随念即至,无有魔扰及诸恶趣,亦无女人之名。有七宝林罗覆宝网,七宝莲花覆盖宝帐——如文殊师利所成就之净刹,庄严装饰等无差异。
若我此言真实不虚,愿令在场众人身皆金色,愿我女身转为男身,如三十岁知法比丘。
当这些话说完时,在场所有大众都显现出金色光明,妙慧菩萨由女身转为男相,犹如通晓教法的三十岁比丘。
此时,地居天众相继赞叹道:“伟大啊,伟大!妙慧菩萨摩诃萨将于来世证得菩提时,庄严佛土的功德竟是如此不可思议。”
那时,佛告诉文殊师利:这位妙慧菩萨将在未来之世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名号为殊胜功德宝藏如来,出现于世间。佛说此经时,三十俱胝众生住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八十俱胝众生远离尘垢得法眼净,八千众生皆获得智慧证悟。
五千比丘原修菩萨乘而心生退转,因见妙慧菩萨所具善根愿力与威德殊胜之故,各自解下身所著庄严上衣供养如来。
如此布施之后,他们立下弘大誓愿:我们以此善根,必定愿证无上正等正觉。这些善男子们由于将此善根回向无上菩提的缘故,超越九十劫生死之苦,于无上正等正觉永不退转。
那时,世尊当即授记说:你们将在未来世经过千劫之后,于无垢光明劫中,在阳焰世界难忍佛刹,于一劫期间相继成佛,皆同一名号,称为辩才庄严如来,出现于世。
文殊师利,如此法门具有广大威德,能使菩萨摩诃萨及声闻乘者获得殊胜利益。文殊师利,若有善男子、善女子为求菩提,缺乏善巧方便而修行六波罗蜜达千劫之久;倘复有人仅用半月时间书写读诵此经,其所获功德福聚,较前者超越百倍、千倍、百千俱胝倍,乃至一切算术譬喻所不能及。
因此,文殊师利!这微妙的法门是诸菩萨契经的根本,我现在托付给你,你应当在未来世中受持、读诵、为他人解说。譬如转轮圣王出现于世时,所有七宝都显现在前;圣王灭度之后,七宝便都隐没。这微妙的法门若流行于世,诸如来的七菩提分等法光明便不会熄灭;若不流行,正法就会灭尽。
因此,文殊师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为求菩提,应当发起精进之心,书写此经、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此乃我之教诲,莫于后世生悔恨之心。
佛陀讲完这部经后,妙慧菩萨、文殊师利菩萨,以及在场的诸位大德、天神、人类、阿修罗、乾闥婆等众生,听闻佛陀的教诲,都充满法喜,诚心信受,依教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