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觀論
禪文化研究所研究報告(昭和五一年)
禅文化研究所研究报告(昭和51年)
絕觀論
中國禪錄研究班常盤義伸柳田聖山
入理緣門 一卷。
入理缘门 一卷。
麁是問頭、緣門起決。
注是答語、入理除疑。
问是探究的起点,依门引发决断。 注是解答之语,入理消除疑惑。
是名絕觀論。
这称为绝观论。
1
一
一
夫大道冲虛、幽微寂寞、不可以心会、不可以言詮。今且立二人、共談真実。師主名入理、弟子号緣門。
大道虚空玄奥,深远寂静,无法用心领会,不能用言语诠释。暂且设立师徒二人,共同探讨真实。师父名为入理,弟子号为缘门。
於是入理先生、寂無言說。緣門忽起、問入理先生曰、云何名心、云何安心。
这时,入理先生沉默不语。缘门突然起身,问入理先生:什么是心?如何安心?
答曰、汝不須立心、亦不須強安。可謂安矣。
答:你不需要刻意立心,也不必勉强求安。这样便可称得上安了。
二
二
問曰、若無有心、云何学道。
问:如果没有心,如何修行悟道。
答曰、道非心念、何在於心也。
道并非心中所念之物,怎会存于心中呢。
三
三
問曰、若非心念、当何以念。
问:如果不是用心念,那要用什么来念。
答曰、有念即有心、有心即乖道。無念即無心、無心即真道。
答:有念头就有心念,有心念就违背道。无念头就无心念,无心念才是真道。
四
四
問曰、一切眾生実有心不。
问:一切众生真的有心吗?
答曰、若眾生実有心、即顛倒。只為於無心中而立心、乃生妄想。
回答说,如果众生确实有真实的心,就是颠倒。只因为在本无心中建立了一个心,才会产生妄想。
五
五
問曰、無心有何物。
问:无心中有什么东西?
答曰、無心即無物、無物即天真、天真即大道。
回答:没有执着的心就没有外物,没有外物就是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就是究竟真理。
六
六
問曰、眾生妄想、云何得滅。
有人问:众生的妄想,怎样才能消除。
答曰、若見妄想、及見滅者、不離妄想。
回答说,如果执着于妄想的念头,以及执着于断灭妄想的念头,那就仍然没有脱离妄想。
七
七
問曰、不遣滅者、得合道理否。
问:不令其灭除,是否符合道理。
答曰、若言合与不合、亦不離妄想。
答:若论相合或不相合,皆未离妄想分别。
八
八
問曰、若為時是。
问:什么时候才是合适的时机?
答曰、不為時是。
回答说,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