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燈正統目錄
No. 1582-A續燈正統序
听说普陀山的胜景无穷无尽。虽然距离四明只有几百里,但面前就是浩瀚海洋,向西能望见异国他乡,三韩的群山仿佛隐在云雾深处。北接蓬莱仙境,东面则是高丽和日本,在苍茫云海之间。当海涛汹涌澎湃、排空拍岸之时,风浪相激,连近处景物都难以分辨。鱼龙变幻的景象,瞬息间千姿百态。待到云开雾散的深夜,登临高峰之巅,看朝阳初升,万顷碧波尽染赤金,继而旭日跃出海面,余晖映照水天交界处,犹自吞吐沉浮良久。
我素来对这些传说心存好奇,一直想亲自去领略奇观。心想名山大海既是灵异显现之地,必有超凡脱俗之人隐居其间,或是勤学之士在此修行。但往来祈福的多是商贾俗人,难遇可畅谈的文士。即便寻访方外禅修的僧众,也始终未能得见,这更添了我的疑惑。
别庵禅师本是蜀人,乃高峰禅师法脉传人。从蜀地来到浙东,朝拜径山寺,参访天童寺,最终驻锡普陀道场。今年在武林与我相会,取出所著《续灯正统》请求作序。我观其梳理法脉世系,将南能北秀各宗派条分缕析,堪称融汇五灯于一炉,岂非维摩法门所谓"无尽灯"的体现?虽然薪火相传终有尽时,但必有最初点燃的火种。从别公上溯至大慧宗杲禅师共计十七世,而大慧至达摩祖师又该有多少世?由达摩再上溯至释迦牟尼,共二十八祖。在释尊未降生之前一劫便已有佛,历经七劫得七佛,这其间又该有多少世代?
别公这样深居简出的勤学者,定能为我解惑。我又听说达摩当年渡海东来,至金陵弘化,将教法传于中土。而今别公从中土出发,将宗风远播海外,莫非这等超凡之举,是要与普陀大士共同隐现于山海之间,让世人始终难得窥见真容?他日若登四明山遥望洛伽,见数百里外有光华直映霄汉,与日争辉之处,必是此经所在之地。故为此序。
康熙三十六年七月。
考中进士。
光禄大夫、兵部左侍郎,曾任贵州巡抚兼理湖北川东等地军务,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四级,法末弟子海宁杨雍建恭谨敬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