吽迦陀野儀軌
吽迦陀野摩訶主布解梵字品第二
「示現三動惡魔三天身梵字根本真言曰:
「唵毘地瑟陀𭇎㗭者沙𭇎」
「延命梵本真言曰。
「唵梵毘地瑟秫陀娑𭇎」
「悲生梵本真言曰:
「唵梵毘地瑟地𭇎㗭地𭇎㗭沙𭇎」
爾時大日薄伽梵言:「未來世眾生早欲成就悉地,先從阿闍梨以應受梵字。雖行餘法不知此法悉地難成就。所以者何?是三世諸佛肝心也,是釋迦牟尼如來二瞳、一切聖人之命、多聞王福德藏、一切眾生依報。若有眾生不知三世諸佛肝心,而何得成佛道?若有眾生閉釋迦之瞳,何可被釋迦護?若有眾生殺一切聖人之命、滅福德藏、閉諸尊瞳,當何得出地獄?若何得福德?何得智惠之因?早欲成就世間出世間願者,當受持梵本真言梵字,是三世佛肝心故。令受持一切眾生,是三種梵本真言,三合二十八字。行者當得梵本意。偈曰:
「諸眾生身,興一佛身,是故諸佛,以此大願,說法時為,根本種子。」
「延命偈曰:
「三世諸佛,以不殺戒,是故是教。有智行者,來世眾生,可傳是戒。」
「悲生偈曰:
「一切諸佛,諸眾生等,與忍施法,當此教人,可行是心。」
「是偈等彼梵本真言心中心,乃至三聚淨意又如是,此故行者以此偈心為觀智根本。此偈功盡劫不能說,是偈是橫竪無限意,任行者心又吉。」觀世音菩薩言:「汝順眾生機,為可說法。若有來世眾生修多聞迦野王之法者,即為延佛法壽命。若不持者,為斷佛法僧寶之壽命。若欲受持人,每日清旦合掌一心誦母明千遍,即滅無始生死以來無量重罪,生生世世常遇諸佛之世,滅罪業故。若可墮六道,依此功德不墮六道,化他故變化六道。受持一遍其功德尚多,何況曉夜三時一心精進。若行是法者,先當根本大呪十萬遍誦。先多聞迦陀野根本大陀羅尼曰:
「曩謨三滿多菩馱南(一)阿他佉嚕菩怛羅耶(三)毘舍那藥叉吠賒羅跋那闍耶(四)麼迦瞿羅闍耶(五)夜叉地婆哩婆麼哩耶(六)薩都哩耶婆賒耶(七)鉢囉婆訶娜耶(八)喜摩泮鉢囉娑耶(九)唵(十)多娑抳始曬毘娑羅麼娜耶(十一)麼賀(引)曷囉闍耶(十二)佉唎羯伽哆囉耶(十三)唵唓都耶(十四)唵摩唓都(十五)娑嚩賀(引)」
曉夜三時之中,每時誦一千遍若二十一遍,而母𭒄怒真言等念誦。當行者已灌頂阿闍梨所受法印,即受灌頂位。又欲受法,先勤修精進見好相,亦可試神驗。若無好相,亦更懺悔得好相。又得神驗竟,然後受法。若不灌頂,受法無功德。若隨阿闍梨得受法,即受灌頂位;即若不得印信,不得灌頂位。此相等不具足,不得傳授。若不受得灌頂位,不名阿闍梨。以但心意為本曼陀羅,若此盡果階業心意不相似,真言行人佛子行事,即此滅大神驗,是難密印真言現世悉皆滅盡。而行者得此等之意受法傳授,若有受法弟子出來,擇其意行者心相威儀。若欲成就世出世悉地,隨願應作方圓等壇,種種設供具作法,三日、五日、七日、九日、十四日、二十一日、三十日、九十日、百日可為一期,穢處勿行。閑靜之處如法念誦,勿以攀緣。若發攀緣,從境觀行。息災本尊曼陀羅向南西,行者為東北面。降伏向尊東北,行人向南西,又蹲踞若為結跏趺座。敬愛等諸行法,如息災作。若欲修法,先當作金剛𭬸,即形如獨鈷杵,本如鉾末,杵形,即以大界加持、金剛𭬸真言等加持其作橛金剛木等。真言行者至信心作法印,又說摩訶多聞王心中大極密語,行者當可此偈句持。即偈曰:
「假使有日月, 從空墮於地,
或大地傾覆, 設有如是事,
持明此必成, 不應少生疑;
除恚心行人, 此法易成就。
不假於持戒, 利益貧窮人,
一切人恭敬, 乃至壽命盡。
加陀王加持, 遠離諸厄難,
藥叉將護持, 當隨受持者。
若能持是法, 諸法悉成就,
迅疾如箭射; 諸王恭敬是,
所求皆成辦, 必得無盡寶。
千俱胝夜叉, 守護持明者,
能滿諸大願, 解脫諸惡趣。」
「即梵本真言明曰:
「曩謨三滿多(一)縛日羅(二合)赦唵(三)阿婆羅耶(四)婆哆般捨儞耶(五)陀娑𭇎(六)唵跋折羅(二合)婆儞多毘使者(七)娑縛迦(引)」
「行者當可渴身支分,先作寶印,二手合掌於頂上,諸支分令遍。彼初二十八字誦,即彼二十八字真言,則此我身瓔珞。次當結天王梵本密語被甲印,即作金剛合掌心上於置,念即此行人為身甲冑相也。彼偈意悉解知,用此梵本明。若欲無生忍者,觀七真言梵字光明。自閉目念,有一金輪繞匝而現七種光明:一青如青瑠璃、二黃如沙金、三赤如火挍塊、四白如銀、五紅如頗梨、六青黃共合如瑪瑙、七青白和合如車渠。如是光明從自口出,入本尊口,即亦出入自頂中。如此相續,一切眾生身悉入出,即閉目口誦三部母真言七真言:一、字;二、𬿘字;三、二十八字真言;四、天王梵本明妃;五、大禁縛偈明;六、如意寶珠明;七、供養會真言等,云七種光明真言。行者得此意,即明了觀智。已說梵字相了。」
「次說護摩扇底迦法、𮑱瑟徵迦法、阿毘遮盧法相應事。當行者至心聞是大密相應大法,聞即信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