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誦菩薩戒儀式註
○初歸敬三寶
菩薩戒眾等。諦聽。
歸命盧舍那。十方金剛佛。亦禮前論主。當覺慈氏尊。今說三聚戒。菩薩咸共聽。
梵語南無。此云歸命。亦云歸依。盧舍那。此云淨滿。是報身佛。詳如疏釋。十方金剛佛者。十方世界。一切諸佛。皆入金剛定。斷最後微細無明。而成等正覺。即金剛道後。證不壞性也。今就功能邊稱。故曰金剛。就所證邊稱。故名佛。佛者覺也。梵語彌勒。此云慈氏。慈氏菩薩。從佛出家。剏造大乘諸論。如瑜伽師地論等。後代祖述。如馬鳴龍樹菩薩等。故稱慈氏菩薩為前論主。後第十小劫。人壽八萬歲時下生成佛。故云當覺慈氏尊(將欲誦戒。故先歸命三寶。以求加被)。三聚戒者。一攝律儀戒。則無戒而不持。戒是防非止惡義也。二攝善法戒。則無善而不修。善謂廣修六度萬行也。三攝眾生戒。則無生而不度。然此五十八戒。能斷諸惡。即是攝律儀戒。斷惡便能成就諸善。即是攝善法戒。惡斷善圓。便能饒益有情。即是攝眾生戒。一切諸法。此三攝盡。故云聚也。然律儀多主內德。攝生屬於外化。攝善兼於內外。由內以善修己。外以善導人。是則下化眾生。中修萬善。惡盡而善圓。上成佛之極果。故菩薩戒本經云。教化眾生。常無勞倦。善業畢竟。速成佛道是也。十方佛是佛寶。慈氏菩薩。是大乘僧寶。三聚戒。是大乘法寶。菩薩咸共聽者。此是誡眾聽戒也。謂現前聽眾。皆共一心諦聽。聽而思。思而修也。
戒如大明燈。能消長夜闇。戒如真寶鏡。照法盡無遺。戒如摩尼珠。雨物濟貧窮。離世速成佛。唯此法為最。是故諸菩薩。應當勤護持。
上文出菩薩戒本經。言心地大戒。能破無始生死無明之癡闇。故如世之明燈。由能破生死無明。即攝律儀戒也。此戒能別止持作犯。一切善惡諸法。分析無餘。故如世之寶鏡。妍盡現。故比丘戒本云。如人自照鏡。好醜生欣慼。由能去惡集善。照了佛地功德智慧。即攝善法戒也。梵語摩尼。此云如意。是眾珠之王。出龍王宮中。人若得之。置於剎竿頂上。隨眾生意之所欲。即雨一切金銀七寶。種種樂具等物。今此戒法。出生無量勝定妙慧。一切善法聖財。濟諸無法饉乏眾生。故如世之摩尼。能濟貧窮。由能雨聖法財。濟九界之貧窮。即攝眾生戒也。此心地正戒。是出離生死法中之妙術。速成正覺之最要。故比丘戒本云。一切眾律中。戒經為上最。彼於人天聲聞小乘法中稱最。此於菩薩大乘法中。以三聚淨戒為最。故云離世速成佛。唯此法為最也。是故者。既知此戒。具如上功能。故當精勤護持。無令有所虧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