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念彌陀道場懺法
No. 1467-B彌陀懺讚
奉政大夫翰林修撰同知制誥趙秉文撰
極樂居士王慶之集淨土因緣為懺文。閑閑居士稽首讚曰:「未曾有也。」昔有達官事一道人,謹甚親友,或勸之曰:「公聰明特達,何至作此闒冗事?」公謝不敏,勸者愈力。公曰:「若等果以余為聰明特達,而復事彼,是必有質於我者矣。彌陀淨土,諸經稱讚者不一,歷代名士歸依者甚眾,可以無疑矣。至於太白、樂天、東坡、山谷皆知尊嚮,其亦可謂聰明特達者非耶?宿植善根者,不待余言而了。不然,如小兒觀戲,隨長者笑可也。更或未然,但觀此懺,思過半矣。」乃敬而為之讚曰:
「眾生見佛, 秪是一心, 佛度眾生,
不離大願。 心猶鏡然, 交光涉入,
願猶地然, 有種即生。 汝且觀此,
諸大幻師, 陽燧取日, 方諸承月,
本無去來, 緣有彼此, 當知淨土,
亦復如是。 又如二人, 出門相背,
一人適燕, 一人適越, 乃至終身,
各不相值, 苟為相求, 萬里咫尺。
佛愛眾生, 如母憶子, 子若逃逝,
雖憶何為? 子若念母, 決定見母。
我觀彌陀, 作慈母想。」
「為佛長子, 一切菩薩, 是我眷屬,
無量法財, 隨意充足。 孰有智者,
甘受貧苦, 捨極樂土, 戀閻浮提?
發心還家, 須知道路, 極樂居士,
是汝導師, 當知此懺, 諸資粮具。
稽首十力, 為我證明, 敬告佛子,
當作此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