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偽錄
辯偽錄序
天空平等覆盖万物,大地平等承载众生,日月平等普照世间。《辩伪录》记载这些事,确实有其深意。大元王朝秉承天意建立法统,以佛家慈悲之心养育百姓,以正法恩泽润泽天下。至元辛卯年正月,大云峰迈吉祥长老奉皇帝圣明旨意,撰述《至元辩伪录》,面呈圣上御览后颁行天下,收入大藏经流通。
此事起因于乙卯年,道士丘处机、李志常等人将西京天城夫子庙改为文城观,毁坏释迦佛像、白玉观音舍利宝塔,企图强占四百八十二处佛寺。他们传播王浮伪造的《老子八十一化图》,迷惑朝廷官员。当时少林寺福裕长老率领僧众赴京呈奏,蒙哥皇帝亲自临朝主持辩论化胡真伪。李志常等人理屈词穷,奉旨焚烧伪经,十七名道士削发出家,三十七处佛寺归还僧众。但其余被占寺庙的流弊仍未消除。
丁巳年秋,少林寺再次上奏,续奉圣旨二次焚烧伪经,二百三十七处寺院重归僧团管理。从乙卯到辛酉历时九年,这些徒众仍暗中传播邪说。直至至元十八年冬,钦奉圣旨通告天下:除《道德经》外,所有伪经全部焚毁,道士愿学佛者可出家为僧,不愿出家者可还俗为民。
其时,江南释教都总统杨琏真迦大师大力推行教化,自至元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的三年间,恢复佛寺三十余所。如四圣观原是孤山寺,道士胡提点等弃邪归正者不下七八百人,将道冠悬挂于上永福寺帝师殿梁拱间,犹如南岳山券约般警示后人。
考据佛教东传历史:汉明帝迎请摩腾、竺法兰二位法师至洛阳时,五岳道士褚善信等上表诽谤佛法。双方筑坛焚经,道经尽成灰烬而佛经毫发无损且放光明,尊者示现十八种神通。正如"狐貉岂能比雄狮,灯烛难与日月争辉"所言,当时道士出家者不可计数。寇谦之虚妄作假,崔浩迷惑魏太武帝,终遭灭族之祸;昙谟最折服姜斌,姜斌被流放马邑;齐昙显令陆修静惭愧;唐总章元年法明法师辨破化胡经伪妄,朝廷下令搜集天下《化胡经》焚毁。自古至今历代帝王制度岂可轻忽?
世尊平等看待三界众生如独子,背离正觉即是子女背叛父母。老子《道德经》以清虚淡泊、绝智弃欲立宗,主张隐居求志、自然无为。如今盗名之徒结党营私,假借道观牟取利养,岂是老氏本意?老子说"大辩若讷,大巧若拙","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主张不矜不伐、抱一为天下准则。而强占佛寺、伪造化胡经者,岂是若拙若讷?岂是善者不辩?既违背老子教法,亦背离自家宗旨。若是老子真传弟子,断不会如此行事,这都是末流之辈的过失。
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凡鸟,兰蕙之于臭草,旃檀之于秽土——世人不会舍弃凤凰麒麟的祥瑞、兰蕙旃檀的馨香,反而满足于走兽飞鸟之寻常、臭草秽土之污浊。这是人心天理共同的取向。为何有人不辨菽麦,甘愿信奉虚妄不实之教,还夸大其词诋毁正法,难道不惧三途恶报吗?
此《辩伪录》匡正名教,阐发深理,明辨疑难,秉持凌云操守,坦行王道正途,为后世防范沉沦设下堤防,其论述至为完备。有伪则必辩,无伪自无辩,岂是喜好争辩?迈公弘扬无碍辩才,实乃功德无量。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皇上金口玉言:"譬如五指皆从掌出,佛门如掌,余教如指。"圣言如丝绵般细微,推行却如绶带般有力,明亮超过日月,坚固胜过金石,成为万世镜鉴。这部录籍的功德,岂是微小补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