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阿含經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
後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一二)第二分三聚經第八
如是我聞: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和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一起。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與汝等說微妙法,義味清淨,梵行具足,謂三聚法。汝等諦聽!思惟念之!當為汝說。」時,諸比丘受教而聽。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我要为你们宣说微妙法门,义理纯净,梵行圆满,即三聚法。你们要专心听,认真思考!我来为你们解说。众比丘便恭敬听受。
佛告比丘:「三法聚者,一法趣惡趣。一法趣善趣。一法趣涅槃。云何一法趣于惡趣?謂無仁慈,懷毒害心,是謂一法將向惡趣。云何一法趣于善趣?謂不以惡心加於眾生,是為一法將向善趣。云何一法趣于涅槃?謂能精勤,修身念處,是為一法將向涅槃。
佛陀告诉比丘:三类行为导向三种归宿。一类行为导向恶道,一类行为导向善道,一类行为导向涅槃。什么是导向恶道的行为?就是心怀残忍,怀有毒害之意,这就是导向恶道的行为。什么是导向善道的行为?就是不对众生起恶意,这就是导向善道的行为。什么是导向涅槃的行为?就是能够精进修行,修习身念处,这就是导向涅槃的行为。
「復有二法趣向惡趣,復有二法趣向善趣,復有二法趣向涅槃。云何二法趣向惡趣?一謂毀戒,二謂破見。云何二法趣向善趣?一謂戒具,二謂見具。云何二法趣向涅槃?一謂為止,二謂為觀。
又有两种行为导向恶道,又有两种行为导向善道,又有两种行为导向涅槃。哪两种行为导向恶道?一是毁坏戒律,二是破坏正见。哪两种行为导向善道?一是持戒圆满,二是正见圆满。哪两种行为导向涅槃?一是修止,二是修观。
「復有三法趣向惡趣,三法向善趣,三法向涅槃。云何三法向惡趣?謂三不善根:貪不善根、恚不善根、癡不善根。云何三法向善趣?謂三善根:無貪善根、無恚善根、無癡善根。云何三法趣向涅槃?謂三三昧: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
还有三种法趋向恶道,三种法趋向善道,三种法趋向涅槃。哪三种法趋向恶道?就是三种不善的根源:贪欲的不善根源、嗔恚的不善根源、愚痴的不善根源。哪三种法趋向善道?就是三种善的根源:不贪欲的善根源、不嗔恚的善根源、不愚痴的善根源。哪三种法趋向涅槃?就是三种定:空定、无相定、无愿定。
「又有四法趣向惡趣,四法向善趣,四法向涅槃。云何四法向惡趣?謂愛語、恚語、怖語、癡語。云何四法向善趣?謂不愛語、不恚語、不怖語、不癡語。云何四法向涅槃?謂四念處:身念處、受念處、意念處、法念處。
还有四种行为会导致恶道,四种行为会导向善道,四种行为能通向涅槃。哪四种行为会导向恶道?就是爱语、嗔语、怖语、痴语。哪四种行为会导向善道?就是不爱语、不嗔语、不怖语、不痴语。哪四种行为能通向涅槃?就是四念处: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
「復有五法向惡趣,五法向善趣,五法向涅槃。云何五法向惡趣?謂破五戒:殺、盜、婬逸、妄語、飲酒。云何五法向善趣?謂持五戒:不殺、不盜、不婬、不欺、不飲酒。云何五法趣向涅槃?謂五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又有五种行为导向恶道,五种行为导向善道,五种行为导向涅槃。哪五种行为导向恶道?就是破坏五戒: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哪五种行为导向善道?就是持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哪五种行为导向涅槃?就是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又有六法向惡趣,六法向善趣,六法向涅槃。云何六法向惡趣?謂六不敬:不敬佛、不敬法、不敬僧、不敬戒、不敬定、不敬父母。云何六法向善趣?謂六敬法:敬佛、敬法、敬僧、敬戒、敬定、敬父母。云何六法向涅槃?謂六思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还有六种行为会导向恶道,六种行为会导向善道,六种行为会导向涅槃。哪六种行为导向恶道?就是六种不恭敬:不恭敬佛、不恭敬法、不恭敬僧、不恭敬戒律、不恭敬禅定、不恭敬父母。哪六种行为导向善道?就是六种恭敬:恭敬佛、恭敬法、恭敬僧、恭敬戒律、恭敬禅定、恭敬父母。哪六种行为导向涅槃?就是六种忆念:忆念佛、忆念法、忆念僧、忆念戒律、忆念布施、忆念天界。
「又有七法向惡趣,七法向善趣,七法向涅槃。云何七法向惡趣?謂殺生、不與取、婬逸、妄語、兩舌、惡口、綺語。云何七法向善趣?謂不殺生、不盜、不婬、不欺、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云何七法向涅槃?謂七覺意:念覺意、擇法覺意、精進覺意、猗覺意、定覺意、喜覺意、捨覺意。
还有七种行为导向恶道,七种行为导向善道,七种行为导向涅槃。哪些是导向恶道的七种行为?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哪些是导向善道的七种行为?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欺诳、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哪些是导向涅槃的七种行为?即七种觉悟:念觉悟、择法觉悟、精进觉悟、轻安觉悟、定觉悟、喜觉悟、舍觉悟。
「又有八法向惡趣,八法向善趣,八法向涅槃。云何八法向惡趣?謂八邪行:邪見、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云何八法向善趣?謂世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云何八法向涅槃?謂八賢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还有八种导向恶道的法,八种导向善道的法,八种导向涅槃的法。哪些是导向恶道的八种法?即八种邪行:邪见、邪思维、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哪些是导向善道的八种法?即世间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哪些是导向涅槃的八种法?即八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又有九法向惡趣,九法向善趣,九法向涅槃。云何九法向惡趣?謂九惱:有人已侵惱我,今侵惱我,當侵惱我;我所愛者,已侵惱,今侵惱,當侵惱;我所憎者,已愛敬,今愛敬,當愛敬。云何九法向善趣?謂九無惱:彼已侵我,我惱何益?已不生惱,今不生惱,當不生惱;我所愛者,彼已侵惱,我惱何益?已不生惱,今不生惱,當不生惱;我所憎者,彼已愛敬,我惱何益?已不生惱,當不生惱,今不生惱。云何九法向涅槃?謂九善法,一喜,二愛,三悅,四樂,五定,六實知,七除捨,八無欲,九解脫。
还有九种导向恶道之法,九种导向善道之法,九种导向涅槃之法。哪些是九种导向恶道之法?即九种恼恨:有人曾经伤害我,现在伤害我,将来会伤害我;我所爱之人,曾经被伤害,现在被伤害,将来会被伤害;我所憎恶之人,曾经受喜爱尊敬,现在受喜爱尊敬,将来会受喜爱尊敬。哪些是九种导向善道之法?即九种无恼:他已伤害我,我恼恨有何用?过去不生恼恨,现在不生恼恨,将来不生恼恨;我所爱之人,他已伤害,我恼恨有何用?过去不生恼恨,现在不生恼恨,将来不生恼恨;我所憎恶之人,他已受喜爱尊敬,我恼恨有何用?过去不生恼恨,现在不生恼恨,将来不生恼恨。哪些是九种导向涅槃之法?即九种善法:一喜,二爱,三悦,四乐,五定,六实知,七除舍,八无欲,九解脱。
「又有十法向惡趣,十法向善趣,十法向涅槃。云何十法向惡趣?謂十不善:身殺、盜、婬,口兩舌、惡罵、妄言、綺語,意貪取、嫉妬、邪見。云何十法向善趣?謂十善行:身不殺、盜、婬,口不兩舌、惡罵、妄言、綺語,意不貪取、嫉妬、邪見。云何十法向涅槃?謂十直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解脫、正智。諸比丘!如是十法,得至涅槃,是名三聚微妙正法,我為如來、為眾弟子所應作者,無不周備,憂念汝等,故演經道;汝等亦宜自憂其身,當處閑居、樹下思惟,勿為懈怠,今不勉力,後悔無益。」
还有十种法导向恶道,十种法导向善道,十种法导向涅槃。哪十种法导向恶道?即十不善业:杀生、偷盗、邪淫,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贪欲、嗔恚、邪见。哪十种法导向善道?即十善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哪十种法导向涅槃?即十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解脱、正智。诸位比丘!这十种法能到达涅槃,称为三聚微妙正法。我作为如来,为弟子们应做的事都已完备,因惦念你们,故宣讲经法;你们也应当自虑其身,安住静处、树下思维,不要懈怠,现在不努力,后悔无益。
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众比丘听完佛陀的教导,都欢喜地依照实行。
CBETA 编码:T0001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