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阿含經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六
後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二四)第三分堅固經第五
如是我聞: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一時,佛在那難陀城波婆利掩次林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那时,佛陀在那难陀城的波婆利掩次林中,与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在一起。
爾時,有長者子,名曰堅固,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時,堅固長者子白佛言:「善哉!世尊!唯願今者勑諸比丘:『若有婆羅門、長者子、居士來,當為現神足顯上人法。』」
那时,有个名叫坚固的长者的儿子来到佛陀面前,恭敬地顶礼佛足,坐在一旁。坚固长者的儿子对佛陀说:善哉!世尊!希望您现在能命令比丘们:如果有婆罗门、长者的儿子或居士前来,应当为他们展现神通,显示超凡的圣者之法。
佛告堅固:「我終不教諸比丘為婆羅門、長者、居士而現神足上人法也。我但教弟子於空閑處靜默思道,若有功德,當自覆藏,若有過失,當自發露。」
佛陀告诉坚固:我从不教导比丘们向婆罗门、长者、居士展现神通等超人的能力。我只教导弟子们在清净处静默思惟真理。若有什么功德,应当自己隐藏;若有什么过失,应当自己坦白。
時,堅固長者子復白佛言:「唯願世尊勑諸比丘:『若有婆羅門、長者、居士來,當為現神足,顯上人法。』」
这时,坚固定长者之子又对佛陀说:恳请世尊命令诸位比丘,若有婆罗门、长者或居士前来,应当为他们展现神通变化,显示超越常人的能力。
佛復告堅固:「我終不教諸比丘為婆羅門、長者、居士而現神足上人法也。我但教弟子於空閑處靜默思道,若有功德,當自覆藏,若有過失,當自發露。」
佛又告诉坚固体:我从不教导比丘们在婆罗门、长者、居士面前展现神通等超越常人的能力。我只教导弟子们在僻静处静默思悟佛法,若有什么功德,应当自己隐藏;若有什么过失,应当自己坦白。
時,堅固長者子白佛言:「我於上人法無有疑也。但此那難陀城國土豐樂,人民熾盛,若於中現神足者,多所饒益,佛及大眾善弘道化。」
当时,坚固定长者的儿子对佛陀说:我对圣者的教法没有疑惑。只是这那难陀城土地富饶,人口众多,若在此展现神通,能利益许多人,佛陀与僧团可以更好地弘扬佛法。
佛復告堅固:「我終不教比丘為婆羅門、長者子、居士而現神足上人法也。我但教弟子於空閑處靜默思道,若有功德,當自覆藏,若有過失,當自發露。所以者何?有三神足。云何為三?一曰神足,二曰觀察他心,三曰教誡。云何為神足?長者子!比丘習無量神足,能以一身變成無數,以無數身還合為一,若遠若近,山河石壁,自在無礙,猶如行空;於虛空中結加趺坐,猶如飛鳥;出入大地,猶如在水;若行水上;猶如履地;身出烟火,如大火聚,手捫日月,立至梵天。若有得信長者、居士見此比丘現無量神足,立至梵天,當復詣餘未得信長者、居士所,而告之言:『我見比丘現無量神足,立至梵天。』彼長者、居士未得信者,語得信者言:『我聞有瞿羅呪,能現如是無量神變,乃至立至梵天。』」
佛陀再次告诉坚固长者:我从不教导比丘为婆罗门、富家子弟或居士展现神通异能。我只教导弟子在僻静处默然思惟正道,若有所得应当深藏不露,若有过失应当坦诚忏悔。为何如此?因有三种神通境界。哪三种?一为神足通,二为他心通,三为教诫通。何为神足通?长者子啊!比丘修习无量神足通,能将一身化为无数身,又能将无数身聚为一身,无论远近,穿行山岩墙壁如入虚空;在虚空中盘坐如飞鸟翱翔;潜入大地如游水中;行走水面如履平地;周身燃起烈焰如大火堆,手触日月,瞬间可达梵天。若有已生信心的长者、居士见比丘展现无量神足通直达梵天,便会告知其他未信者:"我见比丘展现无量神通,直上梵天。"那些未生信心的长者居士会对信者说:"我听说有种咒术,能显现如此无量神通变化,甚至能直达梵天。"
佛復告長者子堅固:「彼不信者,有如此言,豈非毀謗言耶?」
佛又告诉长者子坚固:那些不信的人这样说,难道不是毁谤的言论吗?
堅固白佛言:「此實是毀謗言也。」
坚固对佛陀说:这确实是诽谤的话。
佛言:「我以是故,不勑諸比丘現神變化,但教弟子於空閑處靜默思道,若有功德,當自覆藏,若有過失,當自發露。如是,長者!此即是我諸比丘所現神足。
佛说:正因如此,我不命令比丘们显现神通变化,只教导弟子们在僻静处安静思考佛法。若有功德,应当自己隐藏;若有错误,应当自己坦白。长者啊!这就是我的比丘们所展现的神通。
「云何名觀察他心神足?於是,比丘現無量觀察神足,觀諸眾生心所念法,隈屏所為皆能識知。若有得信長者、居士,見比丘現無量觀察神足,觀他眾生心所念法,隈屏所為皆悉識知,便詣餘未得信長者、居士所,而告之曰:『我見比丘現無量觀察神足,觀他眾生心所念法,隈屏所為皆悉能知。』彼不信長者、居士,聞此語已,生毀謗言:『有乾陀羅呪能觀察他心,隈屏所為皆悉能知。』云何,長者子!此豈非毀謗言耶?」
什么是观察他心神足?比丘显现无量观察神足,能观照众生的心念活动,隐秘行为皆能了知。若有已生信心的长者、居士,见比丘显现无量观察神足,能察知他人心念与隐秘行为,便前往未生信心的长者、居士处告知:"我见比丘显现无量观察神足,能洞悉他人心念与隐秘行为。"那些未生信心者听闻后,便出言诽谤:"这不过是乾陀罗咒术,假装能察知他心与隐秘行为。"诸位长者子,这难道不是诽谤之言吗?
堅固白佛言:「此實是毀謗言也。」
坚固对佛陀说:这确实是诽谤的话。
佛言:「我以是故,不勅諸比丘現神變化,但教弟子於空閑處靜默思道,若有功德,當自覆藏,若有過失,當自發露。如是,長者子!此即是我比丘現觀察神足。
佛说:正因如此,我不命令众比丘展现神通变化,只教导弟子们在僻静处静默思悟正道。若有所得功德,应当自行隐藏;若有过错,应当自行忏悔。如此,善男子!这便是我的比丘所应修习的观察神足。
「云何為教誡神足?長者子!若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十號具足,於諸天、世人、魔、若魔天、沙門、婆羅門中,自身作證,為他說法,上中下言,皆悉真正,義味清淨,梵行具足。若長者、居士聞已,於中得信,得信已,於中觀察自念:『我不宜在家,若在家者,鈎鎖相連,不得清淨修於梵行。我今寧可剃除鬚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具諸功德,乃至成就三明,滅諸闇冥,生大智明。所以者何?斯由精勤,樂獨閑居,專念不忘之所得也。』長者子!此是我比丘現教誡神足。」
什么是教诫神足?长者子啊!当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于世,具足十种尊号,在天人、凡人、魔众、魔天、沙门、婆罗门中亲自证悟,为他人说法,无论上中下根,所言皆真实不虚,义理纯净,梵行圆满。若有长者、居士听闻后生起信心,进而思惟:我不应滞留在家,居家犹如枷锁缠缚,难以清净修持梵行。不如剃除须发,披着袈裟,出家修道,具足一切功德,乃至成就三明,破除无明黑暗,生起大智慧光明。何以故?此皆因精进不懈,乐于独处静修,心念专注不退所得。长者子!这就是我比丘所显现的教诫神足。
爾時,堅固長者子白佛言:「頗有比丘成就此三神足耶?」
这时,坚固定长者之子向佛陀问道:有没有比丘修成了这三种神通呢?
佛告長者子:「我不說有數,多有比丘成此三神足者。長者子!我有比丘在此眾中自思念:『此身四大,地、水、火、風,何由永滅?』彼比丘倐趣天道,往至四天王所,問四天王言:『此身四大,地、水、火、風,由何永滅?』
佛陀告诉长者子:我不说具体数目,但有许多比丘成就了这三种神通。长者子!我有个比丘在这僧团中独自思忖:这身体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构成,怎样才能永远灭尽?那比丘瞬间升至天界,来到四天王面前,向四天王询问:这身体的地、水、火、风四大元素,如何才能永远灭尽?
「長者子!彼四天王報比丘言:『我不知四大由何永滅?我上有天,名曰忉利,微妙第一,有大智慧,彼天能知四大由何而滅。』彼比丘聞已,即倐趣天道,往詣忉利天上,問諸天言:『此身四大,地、水、火、風,何由永滅?』彼忉利天報比丘言:『我不知四大何由滅,上更有天,名焰摩,微妙第一,有大智慧,彼天能知。』即往就問,又言不知。
长者子!那四天王回答比丘说:我们不知道四大由什么永远消灭。我们上面还有天,名叫忉利,微妙第一,有大智慧,那天能知道四大由什么消灭。那比丘听后,立刻迅速走向天道,前往忉利天上,问众天说:这个身体的四大,地、水、火、风,由什么永远消灭?那忉利天回答比丘说:我们不知道四大由什么消灭,上面还有天,名叫焰摩,微妙第一,有大智慧,那天能知道。比丘立刻前去询问,又说不知道。
「如是展轉,至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皆言:『我不知四大何由而滅?上更有天,微妙第一,有大智慧,名梵迦夷,彼天能知四大何由永滅。』彼比丘即倐趣梵道,詣梵天上問言:『此身四大,地、水、火、風,何由永滅?』彼梵天報比丘言:『我不知四大何由永滅,今有大梵天王,無能勝者,統千世界,富貴尊豪,最得自在,能造化物,是眾生父母,彼能知四大由何永滅。』長者子!彼比丘尋問:『彼大梵王今為所在?』彼天報言:『不知大梵今為所在,以我意觀,出現不久。』未久,梵王忽然出現。長者!彼比丘詣梵王所問言:『此身四大,地、水、火、風,何由永滅?』彼大梵王告比丘言:『我梵天王無能勝者,統千世界,富貴尊豪,最得自在,能造萬物,眾生父母。』時,彼比丘告梵王曰:『我不問此事,自問四大,地、水、火、風,何由永滅?』
就这样依次询问,一直问到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诸天都说:我们不知地水火风四大如何永灭?上方还有更殊胜微妙的天界,名为梵迦夷天,那里的天人智慧广大,或许能解答四大永灭的问题。比丘闻言立即循着梵道升至梵天界,向梵天众请教:这具由地水火风四大构成的身体,究竟怎样才能永远寂灭?梵天众回答:我们也不知四大永灭之法,但大梵天王统御三千世界,威德无量,自在无碍,能化育万物,为众生之父,他必能解答这个疑问。长者子啊,比丘便追问:这位大梵天王现在何处?梵天众答:我们也不知大梵王踪迹,但推测他即将显现。果然不久后,大梵王忽然现身。长者啊,比丘立即上前请问:这地水火风四大和合之身,如何才能永远寂灭?大梵王却宣告:我乃无上梵王,统摄大千,富贵自在,能创生万物,为众生本源。比丘再次禀告:我并非询问这些,只求开示四大永灭之法。
「長者子!彼梵王猶報比丘言:『我是大梵天王,無能勝者,乃至造作萬物,眾生父母。』比丘又復告言:『我不問此,我自問四大何由永滅?』長者子!彼梵天王如是至三,不能報彼比丘四大何由永滅。時,大梵王即執比丘右手,將詣屏處,語言:『比丘!今諸梵王皆謂我為智慧第一,無不知見,是故我不得報汝言:「不知不見此四大何由永滅。」』又語比丘:『汝為大愚!乃捨如來於諸天中推問此事。汝當於世尊所問如此事,如佛所說,善受持之。』又告比丘:『今佛在舍衛國給孤獨園,汝可往問。』
长者子!那梵王还是回答比丘说:“我是大梵天王,没有能胜过我的,乃至创造万物,是众生的父母。”比丘又告诉他说:“我不是问这个,我是问四大怎样才能永远灭除?”长者子!那梵天王这样反复三次,都不能回答那比丘四大怎样才能永远灭除。这时,大梵天王就拉着比丘的右手,带他到僻静处,说道:“比丘!现在各位梵王都认为我是智慧第一,无所不知,无所不见,所以我不能回答你说:‘不知道,不见这四大怎样才能永远灭除。’”又对比丘说:“你真是大愚痴!竟然舍弃如来,向诸天中推问这事。你应当到世尊那里问这样的事,按照佛所说的,好好受持。”又告诉比丘:“现在佛在舍卫国的给孤独园,你可以去那里问。”
「長者子!時,比丘於梵天上忽然不現。譬如壯士屈申臂頃,至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來至我所,頭面禮足,一面坐,白我言:『世尊!今此四大,地、水、火、風,何由而滅?』時,我告言:『比丘!猶如商人臂鷹入海,於海中放彼鷹飛空東西南北,若得陸地則便停止,若無陸地更還歸船。比丘!汝亦如是,乃至梵天問如是義,竟不成就,還來歸我。今當使汝成就此義。』即說偈言:
长者之子啊!那时,比丘在梵天界忽然消失。犹如壮士屈伸臂膀的刹那,他便来到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来到我面前,以头顶礼我的双足,恭敬地坐在一旁,对我说:世尊啊!如今这四大元素——地、水、火、风,因何缘故而寂灭呢?当时我告诉他:比丘啊!好比商人带着猎鹰渡海,在海上放飞那只鹰,它向东西南北四方翱翔,若发现陆地便停下歇息,若找不到陆地就飞回船上。比丘啊!你也是如此,直到梵天界追问这个道理,终究未能领悟,又回来找我。现在我将为你开示这个真理。随即说出偈颂:
「『何由無四大,地水火風滅?
何由無麤細,及長短好醜?
何由無名色,永滅無有餘?
應答識無形,無量自有光。
此滅四大滅,麤細好醜滅,
於此名色滅,識滅餘亦滅。』」
如何才能没有四大,使地水火风都消失?
如何才能没有粗细长短美丑的分别?
如何才能没有名色,永远断尽无余?
回答是因为识无形无相,无量无边自有光明。
识若灭,四大就灭,粗细美丑的分别也灭,
名色在此灭尽,识灭其余一切也都灭尽。
時,堅固長者子白佛言:「世尊!此比丘名何等?云何持之?」
这时,坚固长者的儿子恭敬地对佛陀说:世尊,这位比丘叫什么名字?我们应当怎样称呼他?
佛告長者子:「此比丘名阿室已,當奉持之。」
佛告诉长者的儿子:这位比丘名叫阿室已,应当恭敬承事。
爾時,堅固長者子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这时,坚固定长者的儿子听了佛陀的教诲,满怀欢喜地遵照实行。
CBETA 编码:T0001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