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阿含經
佛說長阿含第四分世記經戰鬪品第十
佛告比丘:「昔者,諸天與阿須倫共鬪。時,釋提桓因命忉利諸天而告之曰:『汝等今往與彼共戰,若得勝者,捉毘摩質多羅阿須倫,以五繫繫縛,將詣善法講堂,吾欲觀之。』時,忉利諸天受帝釋教已,各自莊嚴。時,毘摩質多羅阿須倫命諸阿須倫而告之曰:『汝等今往與彼共戰,若得勝者,捉釋提桓因,以五繫繫縛,將詣七葉講堂,吾欲觀之。』時,諸阿須倫受毘摩質多阿須倫教已,各自莊嚴。
佛陀告诉比丘们:从前,天神们和阿修罗发生争斗。那时,天帝释提桓因命令三十三天的天神们说:你们现在去和他们交战,如果得胜,就抓住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用五道绳索捆住,带到善法讲堂来,我要看看他。当时,三十三天的天神们接受了帝释的教令,各自整装待发。那时,毗摩质多罗阿修罗命令众阿修罗说:你们现在去和他们交战,如果得胜,就抓住释提桓因,用五道绳索捆住,带到七叶讲堂来,我要看看他。当时,众阿修罗接受了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的教令,各自整装待发。
「於是,諸天、阿須倫眾遂共戰鬪,諸天得勝,阿須倫退。時,忉利諸天捉阿須倫王,以五繫繫縛,將詣善法堂所,示天帝釋。時,阿須倫王見天上快樂,生慕樂心,即自念言:『此處殊勝,即可居止,用復還歸阿須倫宮為?』發此念時,五繫即得解,五樂在前。若阿須倫生念欲還詣本宮殿,五繫還縛,五樂自去。時,阿須倫所被繫縛,轉更牢固。魔所繫縛復過於是,計吾我人為魔所縛,不計吾我人魔縛得解,愛我為縛,愛愛為縛,我當有為縛,我當無為縛,有色為縛,無色為縛,有色無色為縛,我有想為縛,無想為縛,有想無想為縛,我為大患、為癰、為刺。是故,賢聖弟子知我為大患、為癰、為刺,捨吾我想,修無我行,觀彼我為重擔、為放逸、為有。當有我是有為,當有無我是有為,有色是有為,無色是有為,有色無色是有為,有想是有為,無想是有為,有想無想是有為,有為為大患、為刺、為瘡。是故,賢聖弟子知有為為大患、為刺、為瘡故,捨有為,為無為行。」
于是,诸天与阿修罗众交战,诸天获胜,阿修罗败退。那时,忉利天的天神们擒住阿修罗王,用五重绳索捆绑,带往善法堂,向天帝释展示。阿修罗王见到天界的快乐景象,心生向往,暗自思忖:此处如此殊胜,正可安居,何必再回阿修罗宫殿?此念一生,五重束缚立解,五种妙乐现前。若阿修罗王又起念头想返回本宫,五重束缚即刻重现,五种妙乐随之消失。此时,阿修罗王所受束缚反而更加坚固。而魔的束缚更甚于此:执著自我者被魔束缚,不执自我者魔缚自解。贪爱自我是束缚,贪爱贪爱是束缚,执“我当存在”是束缚,执“我当不存在”是束缚,执著色界是束缚,执著无色界是束缚,执著色界无色界是束缚,执著有想是束缚,执著无想是束缚,执著有想无想是束缚——自我实为大患、如毒疮、似尖刺。因此,贤圣弟子了知自我是大患、毒疮、尖刺,便舍弃我执,修习无我,观照此身为重担、放逸、虚妄。执“我当存在”是妄为,执“我当不存在”是妄为,执著色界是妄为,执著无色界是妄为,执著色界无色界是妄为,执著有想是妄为,执著无想是妄为,执著有想无想是妄为——一切妄为皆是大患、尖刺、疮疣。因此,贤圣弟子了知妄为是大患、尖刺、疮疣,便舍弃妄为,安住无为。
佛告比丘:「昔者,諸天子與阿須倫共鬪。時,釋提桓因命忉利天而告之曰:『汝等今往與阿須倫共鬪,若得勝者,捉毘摩質多羅阿須倫,以五繫繫縛,將詣善法講堂,吾欲觀之。』時,忉利諸天受帝釋教已,各即自莊嚴。時,毘摩質多阿須倫復命諸阿須倫而告之曰:『汝等今往與彼共戰,若得勝者,捉釋提桓因,以五繫繫縛,將詣七葉講堂,吾欲觀之。』時,諸阿須倫受毘摩質多阿須倫教已,各自莊嚴。於是,諸天、阿須倫眾遂共戰鬪,諸天得勝,阿須倫退。忉利諸天捉阿須倫,以五繫繫縛,將詣善法堂所,示天帝釋。彷徉遊善法堂上,阿須倫王遙見帝釋,於五繫中惡口罵詈。時,天帝侍者於天帝前,即說偈言:
佛陀告诉比丘:从前,众天人与阿修罗交战。当时,天帝释提桓因命令忉利天的天人说道:你们现在前去与阿修罗交战,如果获胜,就抓住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用五道绳索捆绑,带到善法讲堂,我要看看他。那时,忉利天的众天人接受帝释的教令后,各自整装待发。当时,毗摩质多阿修罗也命令众阿修罗说道:你们现在前去与他们交战,如果获胜,就抓住释提桓因,用五道绳索捆绑,带到七叶讲堂,我要看看他。那时,众阿修罗接受毗摩质多阿修罗的教令后,各自整装待发。于是,众天人与阿修罗的军队交战,天人获胜,阿修罗败退。忉利天的众天人抓住阿修罗,用五道绳索捆绑,带到善法堂,展示给天帝释看。阿修罗王在善法堂上徘徊游走,远远看见帝释,就在五道绳索中恶口咒骂。当时,天帝的侍者在天帝面前,立即说出一首偈语:
「『天帝何恐怖,自現己劣弱,
須質面毀呰,默聽其惡言。』
天帝为何如此惊慌,显现自己的软弱无能,
面对须质的当面辱骂,默默忍受他的恶语相向。
「時,天帝釋即復以偈答侍者曰:
这时,天帝释迦用偈颂回答侍者说:
「『彼亦無大力,我亦不恐畏,
如何大智士,與彼無智諍。』
他也没有多大力,我也不必恐惧,
为何有大智慧者,要与无智者争辩。
「爾時,侍者復作偈頌白帝釋言:
这时,侍者又以偈颂对帝释天说:
「『今不折愚者,恐後轉難忍,
宜加以杖捶,使愚自改過。』
此刻不惩戒愚者,恐怕日后更难忍受,
应当施以杖责,令其自行悔改。
「時,天帝釋復作偈頌答侍者曰:
这时,天帝释又以偈颂回答侍者说:
「『我常言智者,不應與愚諍,
愚罵而智默,即為信勝彼。』
我常说智者不应与愚者争辩,愚者辱骂而智者沉默,这就是以沉默胜过争辩。
「爾時,侍者復作偈頌白帝釋言:
这时,侍者又以偈颂对帝释天说:
「『天王所以默,恐損智者行,
而彼愚騃人,謂王懷怖畏。
愚不自忖量,謂可與王敵,
沒死來觸突,欲王如牛退。』
天王之所以沉默,是担心损害智者的修行,
而那愚痴之人,却以为国王心怀畏惧。
愚人不自量力,以为能与国王抗衡,
拼死前来冒犯,妄想国王如牛般退却。
「時,天帝釋復作偈頌答侍者曰:
这时,天帝释又以偈颂回答侍者说:
「『彼愚無知見,謂我懷恐怖,
我觀第一義,忍默為最上。
惡中之惡者,於瞋復生瞋,
能於瞋不瞋,為戰中最上。
夫人有二緣,為己亦為他,
眾人諍有訟,不報者為勝。
夫人有二緣,為己亦為他,
見無諍訟者,乃謂為愚騃。
若人有大力,能忍無力者,
此力為第一,於忍中最上。
愚自謂有力,此力非為力,
如法忍力者,此力不可沮。』」
那愚昧无知之人,见我沉默不言,误以为我心中恐惧。
我已彻见至高真理,安忍静默实为至上。
在一切恶行之中,对嗔怒者再生嗔心最为恶劣。
若能对嗔怒不起嗔心,才是真正的胜者。
世人行事皆有两种动机:为己或为他人。
当众人争执不休时,不以怨报怨者方为真正的胜利者。
人们常因两种缘由行事:为自己或为他人。
若见不与人争讼者,反以为其人愚钝。
若人拥有强大力量,却能宽容弱者,
这种力量最为珍贵,是安忍中的至高境界。
愚者自以为力大无穷,那并非真正的力量。
唯有依法修持的忍辱之力,才是不可摧折的真力量。
佛告比丘:「爾時,天帝釋豈異人乎?勿造斯觀。時,天帝釋即我身是也。我於爾時,修習忍辱,不行卒暴,常亦稱讚能忍辱者。若有智之人欲弘吾道者,當修忍默,勿懷忿諍。」
佛告诉比丘们:那时的天帝释不是别人,不要这样认为。当时的天帝释就是我的前身。我在那时修习忍辱,不起暴怒,也常常称赞能忍辱的人。如果有智慧的人想要弘扬我的教法,应当修习忍辱和沉默,不要心怀愤怒争执。
佛告比丘:「昔者,忉利諸天與阿須倫共鬪。時,釋提桓因語質多阿須倫言:『卿等何為嚴飾兵仗,懷怒害心,共戰諍為?今當共汝講論道義,知有勝負。』彼質多阿須倫語帝釋言:『正使捨諸兵仗,止於諍訟論義者,誰知勝負?』帝釋教言:『但共論議,今汝眾中、我天眾中,自有智慧知勝負者。』時,阿須倫語帝釋言:『汝先說偈。』帝釋報言:『汝是舊天,汝應先說。』爾時,質多阿須倫即為帝釋而作頌曰:
佛陀对比丘们说:从前,忉利天的天神们和阿修罗交战。当时,天帝释对质多阿修罗说:你们为何要全副武装,怀着愤怒伤害之心来争斗呢?现在我们应该一起讨论道义,以此分出胜负。质多阿修罗对天帝释说:就算放下兵器停止争斗来论道,谁来判定胜负呢?天帝释说:只要一起讨论,你的部众和我的天众中自有智慧者能判定胜负。这时阿修罗对天帝释说:你先说偈颂。天帝释回答:你是前辈天神,应当你先说。于是质多阿修罗就为天帝释念诵道:
「『今不折愚者,恐後轉難忍,
宜加以杖捶,使愚自改過。』
此刻不惩戒愚者,恐怕日后更难忍受,
应当施以杖责,令其自行悔改。
「時,阿須倫說此偈已,阿須倫眾即大歡喜,高聲稱善;唯諸天眾默然無言。時,阿須倫王語帝釋言:『汝次說偈。』爾時,帝釋即為阿須倫而說偈言:
这时,阿须伦说完这首偈颂后,阿须伦的部众非常欢喜,高声称赞;只有天众默不作声。这时,阿须伦王对帝释天说:现在轮到你来说偈颂了。于是帝释天便为阿须伦说了一首偈颂:
「『我常言智者,不應與愚諍,
愚罵而智默,即為勝彼愚。』
我常说智者不应与愚者争辩,
愚者辱骂而智者沉默,
便是胜过愚者。
「時,天帝釋說此偈已,忉利諸天皆大歡喜,舉聲稱善;時,阿須倫眾默然無言。爾時,天帝語阿須倫言:『汝次說偈。』時,阿須倫復說偈言:
当时,天帝释说完这首偈语后,忉利天的众天神都心生欢喜,齐声赞叹;而阿修罗众则沉默不语。此时,天帝对阿修罗众说道:现在该你们诵偈了。于是阿修罗便诵出偈言:
「『天王所以默,恐損智者行,
而彼愚騃人,謂王懷怖畏。
愚不自忖量,謂可與王敵,
沒死來觸突,欲王如牛退。』
天王之所以沉默,是担心损害智者的修行,
而那愚痴之人,却以为国王心怀畏惧。
愚人不自量力,以为能与国王抗衡,
拼死前来冒犯,妄想国王如牛般退却。
「時,阿須倫王說此偈已,阿須倫眾踊躍歡喜,舉聲稱善;時,忉利天眾默然無言。時,阿須倫王語帝釋言:『汝次說偈。』時,天帝釋為阿須倫而說偈言:
这时,阿修罗王说完偈颂后,阿修罗众欢喜踊跃,齐声称赞;而忉利天众则沉默不语。阿修罗王对帝释天说:现在轮到你来说偈颂了。于是帝释天为阿修罗众宣说偈言:
「『彼愚無知見,謂我懷恐畏,
我觀第一義,忍默為最上。
惡中之惡者,於瞋復生瞋,
能於瞋不瞋,為戰中最勝。
夫人有二緣,為己亦為他,
眾人為諍訟,不報者為勝。
夫人有二緣,為己亦為他,
見無諍訟者,不謂為愚騃。
若人有大力,能忍無力者,
此力為第一,於忍中最上。
愚自謂有力,此力非為力,
如法忍力者,此力不可沮。』
那愚昧无知的人,以为我心中畏惧,
我体悟最高真理,忍默方为至上。
恶中最恶之事,便是对嗔怒再生嗔怒,
能在嗔怒时不生嗔怒,才是争斗中的最胜者。
人有两种缘由,既为自己也为他人,
众人陷入纷争时,不报复者方为胜。
人有两种缘由,既为自己也为他人,
见到不与人争者,莫要称其为愚痴。
若有人具大力量,却能忍耐弱小者,
这种力量最殊胜,在忍辱中最为上。
愚者自诩有力量,这般力量非真力,
依法修持忍辱力,此力方能不可摧。
「釋提桓因說此偈已,忉利天眾踊躍歡喜,舉聲稱善;阿須倫眾默然無言。時,天眾、阿須倫眾各小退却,自相謂言:『阿須倫王所說偈頌,有所觸犯,起刀劍讐,生鬪訟根,長諸怨結,樹三有本。天帝釋所說偈者,無所觸嬈,不起刀劍,不生鬪訟,不長怨結,絕三有本。天帝所說為善,阿須倫所說不善。諸天為勝,阿須倫負。』」
释提桓因说完这首偈后,忉利天众欢欣鼓舞,齐声赞叹;阿修罗众沉默不语。此时,天众与阿修罗众各自稍退,私下议论道:阿修罗王所述的偈颂,含有挑衅意味,易引发刀兵之祸,滋生争斗纷争,增长怨怼嫌隙,助长三界轮回之根。而天帝释所说的偈文,毫无冒犯之意,不会引发争斗,不生诉讼争端,不增怨恨嫌隙,断灭三界轮回之本。天帝所言实为善说,阿修罗所言并非善语。诸天得胜,阿修罗落败。
佛告比丘:「爾時,釋提桓因豈異人乎?勿造斯觀。所以者何?即我身是。我於爾時,以柔濡言,勝阿須倫眾。」
佛陀告诉比丘们:那时,释提桓因难道另有其人吗?不要这样认为。为什么呢?那就是我本人。我在那时用柔和的语言降伏了阿修罗众。
佛告比丘:「昔者,諸天復與阿須倫共鬪。時,阿須倫勝,諸天不如。時,釋提桓因乘千輻寶車怖懼而走,中路見晱婆羅樹上有一巢,巢有兩子,即以偈頌告御者言,頌曰:
佛陀告诉比丘们:从前,天众与阿修罗又发生争斗。当时阿修罗获胜,天众不敌。帝释天王驾着千辐宝车惊恐逃窜,途中看见一棵晱婆罗树上有鸟巢,巢中有两只幼鸟,就用偈颂对御者说道:
「『此樹有二鳥,汝當迴車避,
正使賊害我,勿傷二鳥命。』
这树上有两只鸟,你应当调转车头避开,
即便盗贼要伤害我,也不可伤害这两只鸟的性命。
「爾時,御者聞帝釋偈已,尋便住車迴避鳥。爾時,車頭向阿須倫,阿須倫眾遙見寶車迴向,其軍即相謂言:『今天帝釋乘千輻寶車迴向我眾,必欲還鬪,不可當也。』阿須倫眾即便退散,諸天得勝,阿須倫退。」
这时,御者听完帝释天的偈颂后,立即停住马车为飞鸟让路。此时车头转向阿修罗军,阿修罗众远远望见宝车调转方向,便相互议论道:如今天帝释乘着千辐宝车直冲我军而来,定是要回头再战,我们难以抵挡。阿修罗众随即溃散撤退,诸天获得胜利,阿修罗败退。
佛告比丘:「爾時,帝釋者豈異人乎?勿造斯觀。所以者何?即我身是也。我於爾時,於諸眾生起慈愍心。諸比丘!汝等於我法中出家修道,宜起慈心,哀愍黎庶。」
佛陀告诉比丘们:那时的帝释天难道是别人吗?不要这样想。为什么呢?那就是我的前身。我那时对众生生起了慈悲心。比丘们!你们在我的教法中出家修行,应当生起慈悲心,怜悯众生。
佛告比丘:「昔者,諸天與阿須倫共鬪。」爾時,諸天得勝,阿須倫退。時,天帝釋戰勝還宮,更造一堂,名曰最勝,東西長百由旬,南北廣六十由旬。其堂百間,間間有七交露臺,一一臺上有七玉女,一一玉女有七使人。釋提桓因亦不憂供給諸玉女衣被、飲食、莊嚴之具,隨本所造,自受其福,以戰勝阿須倫,因歡喜心而造此堂,故名最勝堂。又千世界中所有堂觀無及此堂,故名最勝。
佛陀对比丘们说:从前,天神们与阿修罗发生战争。当时天神获胜,阿修罗败退。天帝释提桓因得胜返回天宫后,新建了一座殿堂,名为最胜堂,东西长一百由旬,南北宽六十由旬。殿堂有百间房舍,每间都有七重露台,每座露台上有七位玉女,每位玉女配有七名侍女。释提桓因无需担忧供给这些玉女衣物、饮食及装饰用品,她们都依各自往昔所修福报自然受用。因战胜阿修罗心生欢喜而建造此堂,故称最胜堂。又因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楼阁殿堂无有能及此堂者,所以名为最胜。
佛告比丘:「昔者,阿須倫自生念言:『我有大威德,神力不少,而忉利天、日月諸天常在虛空,於我頂上遊行自在,今我寧可取彼日月以為耳璫,自在遊行耶?』時,阿須倫王瞋恚熾盛,即念捶打阿須倫,捶打阿須倫即復念言:『今阿須倫王念我,我等當速莊嚴。』即勅左右備具兵仗,駕乘寶車,與無數阿須倫眾前後導從,詣阿須倫王前,於一面立。時,王復念舍摩梨阿須倫,舍摩梨阿須倫復自念言:『今王念我,我等宜速莊嚴。』即勅左右備具兵仗,駕乘寶車,與無數阿須倫眾前後導從,詣阿須倫王前,在一面立。
佛陀对比丘们说:从前,阿修罗王心中暗想:我拥有极大威德,神力不小,然而忉利天和日月诸天却常在虚空中,在我头顶自由往来。如今我何不夺取他们的日月作为耳饰,自由行动呢?当时,阿修罗王怒火炽盛,随即想到要召唤其他阿修罗。被召唤的阿修罗们心想:现在阿修罗王惦记着我们,我们应当迅速整装。于是命令左右准备兵器,驾起宝车,与无数阿修罗众前呼后拥,来到阿修罗王面前,站在一旁。这时,阿修罗王又想到舍摩梨阿修罗。舍摩梨阿修罗心想:如今王在召唤我,我们应当赶快整装。于是命令左右准备兵器,驾起宝车,与无数阿修罗众前呼后拥,来到阿修罗王面前,站在一旁。
「時,王復念毘摩質多阿須倫,毘摩質多阿須倫復自念言:『今王念我,我等宜速莊嚴。』即勅左右備具兵仗,駕乘寶車,與無數阿須倫眾前後導從,往詣王前,在一面立。時,王復念大臣阿須倫,大臣阿須倫即自念言:『今王念我,我等宜速莊嚴。』即勅左右備具兵仗,駕乘寶車,與無數阿須倫眾前後導從,往詣王前,於一面立。時,王復念諸小阿須倫,諸小阿須倫復自念言:『今王念我,我等宜速莊嚴。』即自莊嚴,備具兵仗,與無數眾相隨,往詣王前,於一面立。時,羅呵阿須倫王即自莊嚴,身著寶鎧,駕乘寶車,與無數百千阿須倫眾兵仗嚴事,前後圍遶出其境界,欲往與諸天共鬪。」
这时,阿修罗王又想起毗摩质多阿修罗。毗摩质多阿修罗心中暗想:大王此刻正念及我,我等应当速速整装。他立即命令左右准备兵器,驾起珍宝装饰的车乘,在无数阿修罗众前后簇拥下,来到阿修罗王面前,站在一旁。
接着,阿修罗王又想起大臣阿修罗。大臣阿修罗心想:大王此刻正念及我,我等应当速速整装。他立即命令左右准备兵器,驾起珍宝装饰的车乘,在无数阿修罗众前后簇拥下,来到阿修罗王面前,站在一旁。
随后,阿修罗王又想起众多小阿修罗。众小阿修罗心想:大王此刻正念及我,我等应当速速整装。他们立即自行整装,配备兵器,与无数随从一同来到阿修罗王面前,站在一旁。
这时,罗睺阿修罗王亲自整装,身披珍宝铠甲,驾乘珍宝装饰的车乘,在无数千百阿修罗众手持兵器庄严护卫下,前后围绕,离开自己的领地,准备前去与诸天交战。
「爾時,難陀龍王、跋難陀龍王以身纏遶須彌山七匝,震動山谷,薄布微雲,渧渧稍雨,以尾打大海水,海水波涌,至須彌山頂。時,忉利天即生念言:『今薄雲微布,渧渧稍雨,海水波涌,乃來至此。將是阿須倫欲來戰鬪,故有此異瑞耳。』
这时,难陀龙王和跋难陀龙王用身体缠绕须弥山七圈,震动了山谷,天空布满薄薄的云层,渐渐下起小雨。它们用尾巴拍打大海,海水翻腾,波浪一直涌到须弥山顶。
此时,忉利天的天人心中想道:现在薄云密布,细雨渐落,海水翻腾,波浪竟涌到这里。这恐怕是阿须伦要来战斗,所以出现这种异常的征兆吧。
「爾時,海中諸龍兵眾無數巨億,皆持戈鉾、弓矢、刀劍,重被寶鎧,器仗嚴整,逆與阿須倫共戰,若龍眾勝時,即逐阿須倫入其宮殿。若龍眾退,龍不還宮,即𩣺趣伽樓羅鬼神所,而告之曰:『阿須倫眾欲與諸天共戰,我往逆鬪,彼今得勝;汝等當備諸兵仗,眾共併力,與彼共戰。』時,諸鬼神聞龍語已,即自莊嚴,備諸兵仗,重被寶鎧,與諸龍眾共阿須倫鬪,得勝時,即逐阿須倫入其宮殿。若不如時,不還本宮,即退走𩣺持華鬼神界,而告之言:『阿須倫眾欲與諸天共鬪,我等逆戰,彼今得勝;汝等當備諸兵仗,眾共併力,與彼共戰。』
那时,海中无数亿的龙族大军都手持长矛、弓箭、刀剑,身披宝甲,兵器严整,迎战阿修罗众。若龙族获胜,便追击阿修罗攻入其宫殿;若龙族败退,不返回龙宫,立即奔往迦楼罗鬼神处,告诉它们说:阿修罗众想与诸天开战,我们前去迎击,如今他们得胜;你们应当准备兵器,大家齐心合力,与他们交战。众鬼神听完龙族的话,立即整装,备齐兵器,披挂宝甲,与龙族一起同阿修罗战斗。获胜时,就将阿修罗逐回其宫殿;若不能取胜,也不返回本处,立即撤退到持华鬼神的地界,告诉它们:阿修罗众想与诸天交战,我们迎战,如今他们得胜;你们应当准备兵器,大家齐心合力,与他们交战。
「諸持華鬼神聞龍語已,即自莊嚴,備諸兵仗,重被寶鎧,眾共併力,與阿須倫鬪,若得勝時,即逐阿須倫入其宮殿。若不如時,不還本宮,即退走𩣺常樂鬼神界,而告之言:『阿須倫眾欲與諸天共鬪,我等逆戰,彼今得勝;汝等當備諸兵仗,與我併力,共彼戰鬪。』時,諸常樂鬼神聞是語已,即自莊嚴,備諸兵仗,重被寶鎧,眾共併力,與阿須倫鬪,若得勝時,即逐阿須倫入其宮殿。若不如時,不還本宮,即退走𩣺四天王,而告之曰:『阿須倫眾欲與諸天共鬪,我等逆戰,彼今得勝;汝等當備諸兵仗,眾共併力,與彼共戰。』
那些持花鬼神听到龙的话后,立即整装待发,配备各种兵器,重新披上宝甲,大家齐心协力与阿须伦战斗。如果获胜,就把阿须伦赶回他们的宫殿;如果打不过,就不回自己的宫殿,而是撤退到常乐鬼神界,告诉他们:“阿须伦的军队想和诸天战斗,我们迎战,他们现在占了上风;你们应当准备好兵器,和我们一起合力对抗他们。”
那时,常乐鬼神听到这些话后,立即整装待发,配备各种兵器,重新披上宝甲,大家齐心协力与阿须伦战斗。如果获胜,就把阿须伦赶回他们的宫殿;如果打不过,就不回自己的宫殿,而是撤退到四天王那里,告诉他们:“阿须伦的军队想和诸天战斗,我们迎战,他们现在占了上风;你们应当准备好兵器,大家齐心协力,与他们作战。”
「時,四天王聞此語已,即自莊嚴,備諸兵仗,重被寶鎧,眾共併力,與阿須倫共鬪,若得勝時,即逐阿須倫入其宮殿。若不如者,四天王即詣善法講堂,白天帝釋及忉利諸天言:『阿須倫欲與諸天共鬪,今忉利諸天當自莊嚴,備諸兵仗,眾共併力,往共彼戰。』時,天帝釋命一侍天而告之曰:『汝持我聲往告焰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子言:「阿須倫與無數眾欲來戰鬪,今者諸天當自莊嚴,備諸兵仗,助我鬪戰。」』時,彼侍天受帝教已,即詣焰摩天,乃至他化自在天,持天帝釋聲而告之曰:『彼阿須倫無數眾來戰鬪,今者諸天當自莊嚴,備諸兵仗,助我戰鬪。』
那时,四大天王听完这番话,立即整备自身,配备各种兵器,重新披挂宝甲,众人齐心协力,与阿修罗展开战斗。若取得胜利,便将阿修罗逐回其宫殿。若不能取胜,四大天王便前往善法讲堂,向天帝释及忉利诸天禀报:阿修罗正欲与诸天交战,此刻忉利诸天应即刻整装,配备兵器,众人合力前往迎战。
天帝释随即命令一位侍从天人,吩咐道:你代我传话给焰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的天子,告知他们:阿修罗率领无数部众前来交战,如今诸天应即刻整装,配备兵器,助我作战。
那位侍从天人领受帝释之命后,立即前往焰摩天,乃至他化自在天,传达天帝释的旨意:阿修罗率无数部众前来交战,此刻诸天应即刻整装,配备兵器,助我作战。
「時,焰摩天子聞此語已,即自莊嚴,備諸兵仗,重被寶鎧,駕乘寶車,與無數巨億百千天眾前後圍遶,在須彌山東面住。時,兜率天子聞此語已,即自莊嚴,備諸兵仗,重被寶鎧,駕乘寶車,與無數巨億百千天眾圍遶,在須彌山南面住。時,化自在天子聞此語已,亦嚴兵眾,在須彌山西面住。時,他化自在天子聞此語已,亦嚴兵眾,在須彌山北住。
那时,焰摩天子听到这话后,立即庄严自身,配备各种兵器,穿上珍贵铠甲,乘坐宝车,与无数亿千百天众前后围绕,停留在须弥山东面。同时,兜率天子听到这话后,也庄严自身,配备各种兵器,穿上珍贵铠甲,乘坐宝车,与无数亿千百天众围绕,停留在须弥山南面。接着,化自在天子听到这话后,同样整备兵众,停留在须弥山西面。最后,他化自在天子听到这话后,也整备兵众,停留在须弥山北面。
「時,天帝釋即念三十三天忉利天,三十三天忉利天即自念言:『今帝釋念我,我等宜速莊嚴。』即勅左右備諸兵仗,駕乘寶車,與無數巨億諸天眾前後圍遶,詣天帝釋前,於一面立。時,天帝釋復念餘忉利諸天,餘忉利諸天即自念言:『今帝釋念我,我等宜速莊嚴。』即勅左右備諸兵仗,駕乘寶車,與無數巨億諸天眾前後圍遶,詣帝釋前,於一面立。時,帝釋復念妙匠鬼神,妙匠鬼神即自念言:『今帝釋念我,我宜速莊嚴。』即勅左右備諸兵仗,駕乘寶車,無數千眾前後圍遶,詣帝釋前立。時,帝釋復念善住龍王,善住龍王即自念言:『今天帝釋念我,我今宜往。』即詣帝釋前立。
这时,天帝释提桓因想起三十三天的忉利天众,忉利天的天众立刻心想:现在帝释正想着我们,我们应当赶快整装。随即命令左右侍从准备各种兵器仪仗,驾着珍宝装饰的车乘,与无数亿天众前后围绕,来到天帝释面前,站在一旁。接着,天帝释又想起其他忉利天众,那些天众也立刻心想:现在帝释正想着我们,我们应当赶快整装。随即命令左右侍从准备各种兵器仪仗,驾着珍宝装饰的车乘,与无数亿天众前后围绕,来到天帝释面前,站在一旁。随后,帝释又想起妙匠鬼神,妙匠鬼神立刻心想:现在帝释正想着我,我应当赶快整装。随即命令左右侍从准备各种兵器仪仗,驾着珍宝装饰的车乘,在数千随从前后围绕下,来到帝释面前站立。最后,帝释又想起善住龙王,善住龙王立刻心想:现在天帝释正想着我,我应当前去。随即来到帝释面前站立。
「時,帝釋即自莊嚴,備諸兵仗,身被寶鎧,乘善住龍王頂上,與無數諸天鬼神前後圍遶,自出天宮與阿須倫往鬪。所謂嚴兵仗、刀劍、鉾矟、弓矢、𣃆釿、鉞斧、旋輪、羂索,兵仗鎧器,以七寶成,復以鋒刃加阿須倫身,其身不傷,但刃觸而已。阿須倫眾執持七寶刀劍、鉾矟、弓矢、𣃆釿、鉞斧、旋輪、羂索,以鋒刃加諸天身,但觸而已,不能傷損。如是欲行諸天共阿須倫鬪,欲因欲是。」
那时,帝释天便庄严自身,备齐各种兵器,身披宝甲,骑在善住龙王头顶,与无数天众鬼神前后围绕,亲自出离天宫与阿修罗交战。双方所持的兵器,诸如刀剑、长矛、弓箭、斧钺、轮索等战斗器具,皆以七宝制成。当刀刃加于阿修罗身时,其身不受伤害,仅是触碰而已;阿修罗众手持七宝刀剑、长矛、弓箭、斧钺、轮索,将刃锋指向天众,亦仅能触及,无法造成损伤。如此,欲界诸天与阿修罗交战,皆因欲望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