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維摩詰經
于是,长者维摩诘心中思惟:我卧病在床,应当忆念佛德。佛陀也正念及这位长者,便对贤者舍利弗说:你前往维摩诘处探问疾病。
舍利弗对佛陀说:我不能胜任前往维摩诘那里探病的任务。为什么呢?回忆我过去曾在一棵树下静坐,那时维摩诘来对我说:喂!舍利弗!不一定要这样坐着才叫静坐。贤者啊!真正的静坐应当是不在三界中显现身心,这才叫静坐;内心不执着,对外不作分别想,这才叫静坐;安住禅定而灭除妄念显现各种化身,这才叫静坐;面对六十二种邪见而不动摇,观察修行三十七道品;在生死烦恼中不造业,禅修时如同进入涅槃。贤者若能这样坐,这样立,就是真正明白如来的坐法。当时,世尊!我听了这番教导,默然无语,无法回应,所以我不胜任前往探病的任务。
佛告诉贤者大目犍连:你去探望维摩诘居士的病情。
目犍连对佛陀说:我不堪胜任前往维摩诘处探病。为什么呢?回忆我昔日为众年轻居士说法时,维摩诘前来对我说:贤者,莫要为在家白衣说法如贤者这般说法。若欲说法,当如法而说。所谓如法者,远离尘垢,以无我为离染着,无有寿命为离生死,不执着人为本末,断除生灭相,不以淫欲为无挂碍,直至衰老为诸造作断尽,随顺饮食而离诸损减,救度一切如虚空平等,无有偏爱憎恶,以无我见除我执,以无分别心离分别心,无有伦比为无有比拟,以因缘相入无等等,以正法调伏诸情,如实知见而无所得。忆念正信而安立,始终不动摇,不动则六根无依,不寄望于众人,未来无所住,以空为究竟止息,无相为唯一行持,无愿为离深渊,不自高不自容,远离生起分别而无家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已超越无所住,亦非无心而住,已证无分别为离诸行法。贤者,如是说法,方为说法。说法者当平等说,闻法者当平等闻。若说法不具平等句,则非真说,非真闻,未达究竟。譬如幻师为幻人说幻法,当建立此意而为说法。随顺众生本具功德,善巧示现智慧,以大悲心不虚妄而成就大乘,于佛法中常怀恭敬,内性清净,不断三宝,乐以如是说法而说。维摩诘说此语时,世尊,八百居士发起无上正真道心。我无此辩才,因此不堪前往探病。
佛告诉贤者大迦叶:你去探望维摩诘的病。
迦叶对佛陀说:我不能胜任前去探病的任务。为什么呢?回忆我过去在贫民区乞食时,维摩诘前来对我说:贤者啊,你怀着大悲心,舍弃富贵之家,向贫民乞食。应当明白,这平等法施要普遍施行于所行之处,能不为食物只为悲悯而行乞。如同不言不语居于空寂之处,进入村落是为了度化男女众生,进入城邑时,要了解他们的种姓,专门前往贫贱之家乞食,对一切法都不执着。见色如盲人,闻声如回响,嗅香如轻风,尝味不分别,触受无贪爱,对识法如观幻化。如今长老已超越八邪,安住八解脱正受,以正定超越邪定。因此所乞食物敬重一切人,也用来供养诸佛贤圣,然后才自己食用。这样进食,既非徒劳也非无益,不执着定境也不立所缘,不滞生死不住涅槃。贤者所乞食物,施主不会无福,也不会增福,不会减损,也不会增长,这才是真正依止佛道,而非依止声闻之道。贤者若能如此,就不会愚痴虚妄地享用国土布施。世尊啊!当时我听闻这番话,感到前所未有,一切菩萨都应当向他顶礼。这位在家居士,竟能以如此辩才启发菩提心。从那以后,我很少再劝人修行声闻缘觉之道,总是劝导人们修学无上正真之道,所以我不适合前去探病。
佛陀对长老须菩提说:你去维摩诘那里问候他的病情。
须菩提对佛陀说:我不能胜任前去探病的任务。为什么呢?记得以前我进入维摩诘家中乞食时,他拿过我的钵盛满饭食,对我说:贤者啊!若能平等看待饮食,就能平等看待一切法;能平等看待一切法,就能平等接受一切布施。这样乞食才是可取的。如果贤者不断除淫怒痴,也不与之共存,不了解自身本性,认为已得道实则未明,不趋向解脱,未得智慧,也未究竟解脱,既非已解也非未解,不见四谛也非不见,未得道果,非凡夫也非圣者,不执着真伪,超越一切法相。不见佛,不闻法,就像那些外道导师如不兰迦叶、摩诃离瞿耶娄、阿夷耑基耶今离、波休迦旃、先比卢特、尼犍子等人。贤者啊!那些导师把邪见当作正道,跟随他们就会陷入各种邪见,堕入边见,远离佛法,遭遇八难,徒增劳苦,被不信之垢所染,不得脱离生死;但他们却以为是在利益众生。如果贤者也像他们那样看待众生,那就不是真正的利益。这样的布施等于是与魔为伍,徒增业障。若把众生看作虚幻影像,就如同谤佛毁经,不依教法就不得涅槃。这样行乞合适吗?世尊啊!当时我听了茫然失措,不明白这些话的含义,不知该如何回答,只好放下钵盂离开。维摩诘说:须菩提,拿走你的钵盂不必害怕。贤者啊,如来会执着形相而言说吗?你为何要害怕?我说:不会。维摩诘说:一切相本如幻化,贤者不是说一切法一切人皆本性空寂吗?有智慧的人不会执着表象,所以无所畏惧。舍弃文字相,于文字中得解脱,解脱的实相就是诸法本性。世尊!他说这些话时,二百天人得法眼净,所以我不堪胜任前去探病的任务。
佛对邠耨文陀尼子说:你去维摩诘那里探望他的病情。
邠耨对佛陀说:我不能胜任前往探病的使命。为什么呢?记得我过去在异乡一棵大树下,为阿夷行比丘讲解死亡恐惧的法义时,维摩诘前来对我说:你要将此人安置于何处?为何这样教导这位比丘?这岂不是违背了摩尼宝珠般的清净本心,已经偏离了正行。更不该不观察众生根器就随意说法。应当选择不会造成伤害的方式,不要像把柴火投入炉灶般使其内心毁坏。在生死轮回中,应该引导他们步入圣道,不要一味教导他们固守小乘。再者,贤者啊!这些比丘在大乘道上已有决心,为何要让他们忘却大道本意,反而发起小乘弟子的修行呢?当时维摩诘立即入定观照,了知这位比丘过去世曾在五百佛前植众德本,在无上正真道中已有深厚基础,便根据他的根器为之解说。顿时,众比丘顶礼维摩诘双足。听闻这样的教法后,他们都得不退转。从那时起,我就明白:不观察众生根器的弟子,不可随意为之说法。为什么呢?因为我不能像佛陀世尊那样恒常安住正定,彻知众生本具德性。所以我不堪胜任前往探病的使命。
佛陀告诉长老迦旃延:你去维摩诘那里探望他的病情。
迦旃延对佛陀说:我不能胜任前往维摩诘处探病的任务。为什么呢?回忆过去,佛陀曾为两位比丘略示修行轨迹后便进入内室,我随后为他们讲解经中要义:无常的含义、苦的含义、空的含义、非身的含义。这时维摩诘来对我说:喂,迦旃延!不要以有为生灭的观点来解说佛法。贤者啊,一切法本来不生也不增长,不起也不灭,这才是无常的真义;五蕴本空无从生起,明白这点就是苦的真义;在我与非我之间不作分别,这是非身的真义;无生无灭,彻底断除始终生灭,这才是空的真义。他说这番话时,那两位比丘当即断除烦恼心得解脱,所以我不胜任前往探病的任务。
佛告诉长老阿那律:你去维摩诘那里探病。
阿那律对佛陀说:我不能胜任前往维摩诘处探病。为什么呢?记得我曾在别处经行时,有位名叫净复净的梵天王,带领千名梵天来到我面前,顶礼后问我:阿那律的天眼能看多远?我回答说:仁者,我能将这三千大千世界看得如同掌中观宝冠一般清楚。这时维摩诘前来对我说:贤者啊,你的天眼是有形象可见的,还是无形象可见的?若是有形象可见,那就与外道五通无异;若是无形象可见,无形象就意味着无法计量,也就谈不上能见。我当时无言以对。那些梵天听了维摩诘的话,感到前所未闻,立即向他行礼问道:世间还有谁具备天眼?维摩诘回答:有佛世尊常驻三昧,禅心清净不散乱,能见一切佛土,却从不自夸。于是五百梵天当场发起了无上正等正觉之心,随后都忽然消失不见。所以我不堪胜任前往探病。
佛对长老优波离说:你去维摩诘那里探望病情。
优波离对佛说:我不能胜任去维摩诘那里探病。为什么呢?记得以前有两位比丘因为未能证得圣果而感到羞愧,打算去拜见如来。途中遇到我,对我说:贤者啊,我们确实为未能证果感到羞愧,想去见佛,希望贤者能为我们解说佛法真义。我就为他们讲解佛法。这时维摩诘来对我说:优波离啊,不要用你教导的法义来扭曲他们的修行。再者,未能证果的人,不应执着于内也不应执着于外,也不应从内外之间求取。为什么呢?这本是如来的本意,要让劳苦众生放下执着,恶念自然消解。心有所依者,也不应执着于内、外或中间。心念如此,未证果者如此,诸法如此,转念者也是如此。优波离啊,心念清净,以清净心解悟,难道还能再染污再使其清净吗?我说:不能。维摩诘说:就像本性清净与未证果,一切法、一切人的心念都因思虑而有染污。以清净观照染污,颠倒与清净也都是我的染污。秽浊与清净本性,清净本性与生起分别,都无所住。再者,一切可知可见的法,如同水中月影;一切诸法,都是从心念生起的形相。明白这个道理的,才是真正持戒;明白这个道理的,才是真正善解法义。这时两位比丘说:这是最高智慧啊!是优波离所不及的,他虽然持守佛的戒律却不能这样解说。我回答说:除了如来,没有哪位弟子或菩萨能有如此明辨疑难的辩才智慧。两位比丘疑惑消除,便发起了无上正真道心,又说:愿所有人都能获得如此辩才的利乐。所以我不胜任去维摩诘那里探病。
佛陀告诉贤者罗云:你去维摩诘居士那里问候他的病情。
罗云对佛说:我不堪前往问疾。为什么呢?记得从前诸位长者子来顶礼我足,问我:罗云,你是佛子,舍弃转轮王位而出家修道。出家修道有什么荣耀和希求?我就如实为他们解说沙门修道的荣耀和希求。当时维摩诘来对我说:罗云,解说沙门的荣耀和希求,不应如你这样说。为什么呢?沙门修道既不为荣耀也不为希求。罗云,离此岸达彼岸,行于涅槃,获得智慧,亲近圣贤,降伏众魔,入五道,净五眼,得五力,立五根,度彼岸化导外道,为正法导师救度众生,无我无执,不起随顺,断除嗔恚,调伏自心护持他意,灭除种姓差别广开大乘。因此缘故而出家。应当教导这些童子:此自然之法,佛出世难遇。童子们说:居士,我听说佛不教人违背双亲而修道。维摩诘说:是的。应当观想清净发起菩提心,已发心者可得坚固出家之志。当时三十二位长者子都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所以我不堪前往问疾。
佛告诉贤者阿难:你前去探望维摩诘的病情。
阿难对佛陀说:我不能胜任去探视维摩诘的病。为什么呢?记得从前世尊身体稍有不适,需要牛乳调养。我清晨进入毗耶离城,在一户大婆罗门家门前站立。这时维摩诘来对我说:贤者阿难,为何清晨持钵站在这里?我答道:居士,佛陀身体稍有不适,需要牛乳,所以我来到这里。维摩诘说:停下,阿难!不要这样说。如来之身犹如金刚,一切恶业已断,所有善法具足,怎会有病?回去吧,阿难!不要诽谤如来,慎勿再说,不要让诸天天神听到此言,更不要让其他佛国的菩萨们听闻。阿难,转轮圣王凭借福德尚能自在无碍,何况如来具足无量功德,超越一切众生?去吧,阿难,不要羞愧。别让外道听见这种话:'听说他们的导师自己生病都不能救治,怎能救度他人?'快去吧,别再宣扬。要知道,阿难,如来法身并非欲望之身。佛为世尊,超越世间;佛身清净,已断烦恼;佛身无碍,已除诸行。怎会有病?世尊啊,我当时深感惭愧恐惧,唯恐冒犯了佛陀。这时空中传来声音说:阿难,正如居士所言,只是佛陀示现于五浊恶世,以此形象开导众生。去吧,阿难,取乳不必惭愧。所以我不堪胜任前去探病。五百大弟子也都各自陈述了与维摩诘交往的经历,向佛陀称叹维摩诘的善妙言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