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佛道品第八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云何通達佛道?」
那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说:菩萨如何通达佛道?
維摩詰言:「若菩薩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
维摩诘说:菩萨若能在非佛道中修行,便是真正通达佛道。
又問:「云何菩薩行於非道?」
又问:菩萨如何行于非道?
答曰:「若菩薩行五無間,而無惱恚;至于地獄,無諸罪垢;至于畜生,無有無明、憍慢等過;至于餓鬼,而具足功德;行色、無色界道,不以為勝。示行貪欲,離諸染著;示行瞋恚,於諸眾生無有恚閡;示行愚癡,而以智慧調伏其心;示行慳貪,而捨內外所有,不惜身命;示行毀禁,而安住淨戒,乃至小罪猶懷大懼;示行瞋恚,而常慈忍;示行懈怠,而懃修功德;示行亂意,而常念定;示行愚癡,而通達世間、出世間慧;示行諂偽,而善方便隨諸經義;示行憍慢,而於眾生猶如橋梁;示行諸煩惱,而心常清淨;示入於魔,而順佛智慧,不隨他教;示入聲聞,而為眾生說未聞法;示入辟支佛,而成就大悲,教化眾生;示入貧窮,而有寶手,功德無盡;示入形殘,而具諸相好,以自莊嚴;示入下賤,而生佛種姓中,具諸功德;示入羸劣醜陋,而得那羅延身,一切眾生之所樂見;示入老病,而永斷病根,超越死畏;示有資生,而恒觀無常,實無所貪;示有妻妾采女,而常遠離五欲淤泥;現於訥鈍,而成就辯才,總持無失;示入邪濟,而以正濟度諸眾生;現遍入諸道,而斷其因緣;現於涅槃,而不斷生死。文殊師利!菩薩能如是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
回答道:菩萨虽行五逆重罪,却不起丝毫嗔恨;虽入地狱,不沾染罪业污垢;虽生畜生道,远离无明骄慢之过;虽现饿鬼身,圆满具足一切功德;虽行色界无色界禅定,不执著殊胜境界。示现贪欲之行,内心却远离一切执著;示现嗔恚之相,对众生毫无怨恨障碍;示现愚痴之态,而以智慧调伏自心;示现悭吝之举,却能舍尽内外财物乃至不惜身命;示现毁戒之形,安住清净戒律,微细罪过亦深怀畏惧;示现嗔恚之相,恒常修习慈悲忍辱;示现懈怠之状,精勤修积功德;示现散乱之态,心念恒住禅定;示现愚痴之形,通达世间出世间智慧;示现谄媚虚伪,善巧随顺诸经深义;示现骄慢之姿,对待众生如渡人桥梁;示现诸般烦恼,内心恒常清净无染;示现归顺魔道,实则随顺佛智不从他教;示现声闻行者,为众生宣说未曾闻法;示现缘觉独觉,以大悲心教化众生;示现贫穷之相,却具无尽功德宝手;示现形体残缺,圆满相好庄严其身;示现卑贱之身,生于佛种具足功德;示现羸弱丑陋,成就那罗延力众生乐见;示现衰老疾病,永断病根超越死畏;示现资财丰饶,恒观无常不生贪著;示现妻妾围绕,常离五欲淤泥;示现言语迟钝,成就无碍辩才总持不忘;示现邪道救度,以正法济度众生;示现遍入六道,实已断尽业缘;示现涅槃之相,却不舍生死轮回。文殊师利!菩萨能如此践行非道,方为通达佛道。
於是維摩詰問文殊師利:「何等為如來種?」
维摩诘问文殊师利:什么是如来的种性?
文殊師利言:「有身為種,無明有愛為種,貪恚癡為種,四顛倒為種,五蓋為種,六入為種,七識處為種,八邪法為種,九惱處為種,十不善道為種:以要言之,六十二見及一切煩惱,皆是佛種。」
文殊师利说:以身体为种子,以无明贪爱为种子,以贪嗔痴为种子,以四种颠倒为种子,以五种障碍为种子,以六根为种子,以七识处为种子,以八邪法为种子,以九种恼害为种子,以十不善业为种子。总而言之,六十二种邪见及一切烦恼,都是成佛的种子。
曰:「何謂也?」
问:这是什么意思?
答曰:「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又如殖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回答道:若证得无为法而住于正位者,便不能再发起无上正等正觉之心。譬如高原旱地不能生长莲花,唯有低洼淤泥中才能生出此花;同样,已见无为法入正位者,终究不能再生长佛法,而烦恼淤泥中,反有众生能生起佛法!又如将种子播于虚空,终究不能生长,唯有粪土之地才能使种子茂盛;同理,入无为正位者不生长佛法,即使生起如须弥山般巨大的我见,仍能发起无上正等正觉之心,生长佛法!因此应当明白:一切烦恼正是如来种。譬如不潜入浩瀚大海,就不能获得无价宝珠;同样,不深入烦恼大海,就不能获得一切智慧珍宝。
爾時大迦葉歎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快說此語。誠如所言,塵勞之疇為如來種;我等今者,不復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至五無間罪,猶能發意生於佛法,而今我等永不能發。譬如根敗之士,其於五欲不能復利;如是聲聞諸結斷者,於佛法中無所復益,永不志願。是故,文殊師利!凡夫於佛法有返復,而聲聞無也。所以者何?凡夫聞佛法,能起無上道心,不斷三寶;正使聲聞終身聞佛法、力、無畏等,永不能發無上道意。」
这时大迦叶赞叹道:好啊好啊!文殊师利,你说得真痛快。确实如你所说,烦恼众生正是如来种性;像我们这些人,如今已不能再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即使是犯下五逆重罪的人,尚能发心修行佛法,而我们却永远不能发起这样的心了。就像根器败坏的人,面对五欲再也生不起贪染;同样,断尽烦恼的阿罗汉,在佛法中再也不能获得利益,永远失去向上求道的愿力。所以文殊师利,凡夫能在佛法中反复进退,声闻圣者却办不到。为什么呢?凡夫听闻佛法后,能发起无上道心,使三宝相续不断;而声闻即使终身听闻佛的十力、四无畏等功德,也永远不能发起求成佛道的心。
爾時會中有菩薩,名普現色身,問維摩詰言:「居士!父母妻子、親戚眷屬、吏民知識,悉為是誰?奴婢僮僕、象馬車乘,皆何所在?」
这时法会中有一位菩萨,名叫普现色身,向维摩诘问道:居士啊,你的父母妻儿、亲戚眷属、下属朋友都是谁?你的奴婢仆人、象马车辆又都在哪里呢?
於是維摩詰以偈答曰:
维摩诘于是用偈语回答道:
「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
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
法喜以為妻,慈悲心為女,
善心誠實男,畢竟空寂舍。
弟子眾塵勞,隨意之所轉,
道品善知識,由是成正覺。
諸度法等侶,四攝為伎女,
歌詠誦法言,以此為音樂。
總持之園苑,無漏法林樹,
覺意淨妙華,解脫智慧果。
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滿,
布以七淨華,浴此無垢人。
象馬五通馳,大乘以為車,
調御以一心,遊於八正路。
相具以嚴容,眾好飾其姿,
慚愧之上服,深心為華鬘。
富有七財寶,教授以滋息,
如所說修行,迴向為大利。
四禪為床座,從於淨命生,
多聞增智慧,以為自覺音。
甘露法之食,解脫味為漿,
淨心以澡浴,戒品為塗香。
摧滅煩惱賊,勇健無能踰,
降伏四種魔,勝幡建道場。
雖知無起滅,示彼故有生,
悉現諸國土,如日無不見。
供養於十方,無量億如來,
諸佛及己身,無有分別想。
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
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群生。
諸有眾生類,形聲及威儀,
無畏力菩薩,一時能盡現。
覺知眾魔事,而示隨其行,
以善方便智,隨意皆能現。
或示老病死,成就諸群生,
了知如幻化,通達無有礙;
或現劫盡燒,天地皆洞然,
眾人有常想,照令知無常。
無數億眾生,俱來請菩薩,
一時到其舍,化令向佛道。
經書禁呪術,工巧諸伎藝,
盡現行此事,饒益諸群生。
世間眾道法,悉於中出家,
因以解人惑,而不墮邪見。
或作日月天,梵王世界主,
或時作地水,或復作風火。
劫中有疾疫,現作諸藥草,
若有服之者,除病消眾毒;
劫中有飢饉,現身作飲食,
先救彼飢渴,却以法語人;
劫中有刀兵,為之起慈悲,
化彼諸眾生,令住無諍地。
若有大戰陣,立之以等力,
菩薩現威勢,降伏使和安。
一切國土中,諸有地獄處,
輒往到于彼,勉濟其苦惱;
一切國土中,畜生相食噉,
皆現生於彼,為之作利益。
示受於五欲,亦復現行禪,
令魔心憒亂,不能得其便。
火中生蓮華,是可謂希有,
在欲而行禪,希有亦如是。
或現作婬女,引諸好色者,
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
或為邑中主,或作商人導,
國師及大臣,以祐利眾生。
諸有貧窮者,現作無盡藏,
因以勸導之,令發菩提心。
我心憍慢者,為現大力士,
消伏諸貢高,令住無上道。
其有恐懼眾,居前而慰安,
先施以無畏,後令發道心。
或現離婬欲,為五通仙人,
開導諸群生,令住戒忍慈。
見須供事者,現為作僮僕,
既悅可其意,乃發以道心,
隨彼之所須,得入於佛道,
以善方便力,皆能給足之。
如是道無量,所行無有涯,
智慧無邊際,度脫無數眾。
假令一切佛,於無量億劫,
讚歎其功德,猶尚不能盡。
誰聞如是法,不發菩提心?
除彼不肖人,癡冥無智者。」
智慧菩萨为母,方便权巧为父,
一切众生导师,无不由此而生。
法喜为妻,慈悲心为女,
善心诚实男,究竟空寂舍。
弟子众尘劳,随心所转,
道品善知识,由此成佛道。
诸度法伴侣,四摄为伎女,
歌咏诵法言,以此为音乐。
总持之园苑,无漏法林树,
觉意净妙华,解脱智慧果。
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满,
布以七净华,浴此无垢人。
象马五通驰,大乘以为车,
调御以一心,游于八正道。
相好庄严容,众美饰其姿,
惭愧为上服,深心为华鬘。
富有七财宝,教授以滋息,
如说修行法,回向为大利。
四禅为床座,从净命生,
多闻增智慧,以为自觉音。
甘露法为食,解脱味为浆,
净心以澡浴,戒品为涂香。
摧灭烦恼贼,勇健无能逾,
降伏四种魔,胜幡立道场。
虽知无起灭,示现有生灭,
普现诸国土,如日无不见。
供养十方佛,无量亿如来,
诸佛与己身,无有分别想。
虽知佛国土,及众生皆空,
而常修净土,教化诸群生。
诸众生种类,形声威仪相,
无畏力菩萨,一时皆能现。
觉知众魔事,而示随其行,
以善方便智,随意皆能现。
或示老病死,成就诸众生,
了知如幻化,通达无挂碍;
或现劫尽烧,天地皆洞然,
众生执常想,照令知无常。
无数亿众生,俱来请菩萨,
一时到其舍,化令向佛道。
经书咒术法,工巧诸技艺,
尽现行此事,利益诸众生。
世间众道法,悉于中出家,
因以解人惑,而不堕邪见。
或作日月天,梵王世界主,
或时作地水,或复作风火。
劫中有疾疫,现作诸药草,
若有服之者,除病消众毒;
劫中有饥馑,现身作饮食,
先救彼饥渴,后以法语人;
劫中有刀兵,为之起慈悲,
化彼诸众生,令住无诤地。
若有大战争,立之以等力,
菩萨现威势,降伏使和安。
一切国土中,诸有地狱处,
辄往到于彼,救济其苦恼;
一切国土中,畜生相食啖,
皆现生于彼,为作利益事。
示受于五欲,亦现行禅定,
令魔心昏乱,不得其方便。
火中生莲花,是可谓希有,
在欲行禅定,希有亦如是。
或现作淫女,引诸好色者,
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
或为城中主,或作商人导,
国师及大臣,以利佑众生。
诸贫穷众生,现作无尽藏,
因以劝导之,令发菩提心。
心有骄慢者,现为大力士,
降伏诸贡高,令住无上道。
其有恐惧众,居前而慰安,
先施以无畏,后令发道心。
或现离淫欲,为五通仙人,
开导诸群生,令住戒忍慈。
见须供事者,现为作僮仆,
既悦可其意,乃发以道心,
随彼之所须,得入于佛道,
以善方便力,皆能满足之。
如是道无量,所行无有边,
智慧无边际,度脱无数众。
假令一切佛,于无量亿劫,
赞叹其功德,犹尚不能尽。
谁闻如是法,不发菩提心?
除彼不肖人,愚痴无智者。
CBETA 编码:T0475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