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卷下
香積佛品第十
这时舍利弗心想:快到中午了,这些菩萨该去哪里吃饭呢?
这时维摩诘明白他的心思,便对他说:佛所说的八解脱法门,你正在修习,怎可带着贪求饮食的杂念来听法呢?要是真想进食,稍等片刻,会让你尝到从未有过的美味。
这时维摩诘便进入禅定,运用神通力向大众展示:在上方世界经过四十二恒河沙数佛土之外,有个名为众香国的净土,现在住世的佛陀名为香积佛。那佛国的香气,比起十方诸佛世界中所有人天香气更为殊胜第一。彼国没有声闻、辟支佛这些名号,只有清净的大菩萨众,佛陀正为他们说法。那方世界的亭台楼阁都由香气化成,经行的道路是香地,花园林苑充满妙香。食物的香气周遍流布十方无量世界。当时香积佛正与菩萨们一起用斋,有位名叫香严的天子,已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正在供养佛陀与菩萨们,这一切景象在场大众都亲眼目睹。
这时维摩诘问众位菩萨说:各位仁者,谁能去那位佛那里取来斋饭?由于文殊师利的威德神力,大家都默不作声。维摩诘说:在座诸位这样的表现,岂不是令人惭愧?
文殊师利说:正如佛所说,不要轻视初学者。
于是维摩诘没有离开座位,在众人面前化现出一位菩萨——相貌庄严光明,威德超群,光辉盖过在场所有人——对他说道:你前往上方世界,经过四十二条恒河沙数佛土,有个名为众香的国土,佛号香积如来,正与诸位菩萨一同用餐。你到那里后,照我的话禀告:维摩诘顶礼世尊双足!致以无量敬意,问候您日常起居,是否少病少恼,气力安康?恳请得到世尊用剩的斋饭,将在这娑婆世界广作佛事,让那些喜好小乘法的众生能弘扬大乘之道,也使如来圣名遍传十方。
这时化菩萨就在法会众人面前,升到上方虚空。在场大众都看见他离去,抵达众香国,向香积佛顶礼,又听到他禀告说:维摩诘居士向世尊足下顶礼!致以无限敬意,问候世尊日常起居,是否微恙少恼,气力安康否?祈愿得到世尊用剩的斋饭,将带回娑婆世界广作佛事,令那些执着小乘教法者能弘扬大乘之道,也使如来圣名遍传十方。
那些大菩萨们见到化现的菩萨,惊叹前所未有:这位尊者从何处而来?娑婆世界位于何方?为何称他们为喜好小乘者?便向佛陀询问。佛陀告诉他们:向下经过四十二恒河沙数的佛土,有个名为娑婆的世界,那里的佛陀名为释迦牟尼,现今正在世间。他在五浊恶世中,为贪求小乘的众生宣讲佛法。那里有位菩萨名叫维摩诘,安住于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为众菩萨说法,因此派遣化身前来,称颂我的名号,并赞叹这个佛土,使那些菩萨增长功德。
那位菩萨问道:此人何等境界,竟能显现如此化身?其威德神通、无畏之力竟至这般境地!佛陀答道:功德广大!十方世界皆有其化身游化,广行佛事利益一切众生。
这时,香积如来用众香钵盛满香饭,交给化菩萨。当时那九百万菩萨齐声说道:我们想去娑婆世界供养释迦牟尼佛,并想拜见维摩诘等诸位菩萨。佛说:可以前往。但要收敛你们身上的香气,不要让那里的众生因贪恋香气而生迷惑;还要改变你们的本来形貌,别让那个国度求菩萨道的人生起自卑羞愧之心;你们到了那里更不可心存轻视,认为那些众生难以度化。为什么呢?十方国土都如同虚空,诸佛如来为了度化那些执着小乘的众生,才没有完全显现佛土的清净庄严啊!化菩萨接过香饭后,便与那九百万菩萨一起,凭借佛陀威神之力及维摩诘的加持,从香积国突然消失,顷刻间来到维摩诘的住处。
这时维摩诘随即变化出九百万个狮子座,庄严美好如同之前一样,诸位菩萨都坐在上面。这位化身菩萨把满满一钵香饭递给维摩诘,饭香遍熏毗耶离城及三千大千世界。当时毗耶离城的婆罗门、居士等人闻到这香气,身心愉悦舒畅,感叹从未有过这样的事!于是长者主月盖带领八万四千人,来到维摩诘的住处。看见他屋中有许多菩萨,那些狮子座高大宽广庄严美好,大家都非常欢喜,向众菩萨及大弟子们行礼后,退到一旁站立。诸位地神、虚空神以及欲界、色界的诸天,闻到这香气,也都来到维摩诘的住处。
这时维摩诘对舍利弗等诸位大阿罗汉说:请用饭吧。这是如来以甘露味制成的饭食,由大悲心所熏修,不要用有限的心量来食用,否则难以消化。有位阿罗汉心想:这饭这么少,怎么够在场大众每人分食?化现的菩萨说道:切莫以阿罗汉的微少功德智慧,来衡量如来无量的福德智慧!四海之水会有枯竭之时,这饭却永无穷尽!即使所有人来吃,取食如须弥山那么多,甚至吃上一劫,也吃不完。为什么呢?这是具足无尽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功德者所剩余的饮食,终究不会穷尽。于是这一钵饭让全场大众都饱足,饭食却丝毫不见减少。凡是吃到这饭的菩萨、阿罗汉、天人,都感到身心安泰愉悦,犹如一切安乐庄严佛国中的菩萨;周身毛孔还散发出微妙香气,就像众香国里种种宝树的芬芳。
当时维摩诘问众香菩萨:香积如来用什么方式讲法?
那位菩萨说:我国如来不用文字说法,只以种种妙香让天界众生与世人自然持守戒律。菩萨们各坐香树之下,闻到这殊胜妙香,当下便能证得一切功德宝藏三昧。得此三昧者,菩萨所有修行功德皆能圆满具足。
那些菩萨问维摩诘道:现今的世尊释迦牟尼佛是如何说法的?
那些菩萨听闻此言后,都说:真是前所未有啊!世尊释迦牟尼佛隐藏起无量自在的神力,却以贫者所喜闻乐道的方式来救度众生;这些菩萨也能不辞辛劳心怀谦卑,以无量大悲之心生在此佛国净土。
维摩诘说:这个世界的菩萨对众生的悲心坚固,确实如你所说。然而他们一生利益众生的功德,超过其他佛国百千劫的修行。为什么呢?因为这娑婆世界有十种善法,是其他清净国土所没有的。哪十种?以布施救助贫穷,以净戒摄受破戒者,以忍辱化解嗔恚,以精进对治懈怠,以禅定收摄散乱,以智慧破除愚痴,宣讲除难法度脱八难众生,以大乘教化小乘行者,以善根救济无德之人,恒常运用四摄法门成熟众生,这就是十种善法。
那位菩萨问道:菩萨要具备多少种修行,才能在这个世界行事无过,往生净土?
维摩诘说:菩萨若能成就八种修行,在此世间行事便无过失,得以往生清净佛土。是哪八种呢?利益众生而不求回报;替一切众生承受苦难,将自己所修功德全部回向给他们;以平等心对待众生,谦逊无碍;将其他菩萨视作佛陀敬重;对未曾听闻的佛法,听闻后不生怀疑;不与声闻修行者的教法相冲突;不嫉妒他人所受供养,不炫耀个人所得,在这过程中调伏自心;常反省自身过失,不指责他人缺点,始终专一追求种种功德。这就是八种修行法要。
维摩诘和文殊师利在大众中宣说此法时,成千上万的天神和凡人都发起了无上正等正觉之心,有一万菩萨证得了无生法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