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句經
雙要品法句經第九二十有二章
雙要品者,兩兩相明,善惡有對,舉義不單。
《双要品》通过两相对照的方式阐明道理,善与恶相互对应,所述义理从不孤立呈现。
心為法本, 心尊心使, 中心念惡,
即言即行, 罪苦自追, 車轢于轍;
心為法本, 心尊心使, 中心念善,
即言即行, 福樂自追, 如影隨形。
隨亂意行, 拘愚入冥, 自大無法,
何解善言? 隨正意行, 開解清明,
不為妬嫉, 敏達善言。 慍於怨者,
未甞無怨; 不慍自除, 是道可宗。
不好責彼, 務自省身, 如有知此,
永滅無患。 行見身淨, 不攝諸根,
飲食不節, 慢墮怯弱, 為邪所制,
如風靡草; 觀身不淨, 能攝諸根,
食知節度, 常樂精進, 不為邪動,
如風大山。 不吐毒態, 欲心馳騁,
未能自調, 不應法衣; 能吐毒態,
戒意安靜, 降心已調, 此應法衣。
以真為偽、 以偽為真, 是為邪計,
不得真利; 知真為真、 見偽知偽,
是為正計, 必得真利。 蓋屋不密,
天雨則漏, 意不惟行, 淫泆為穿;
蓋屋善密, 雨則不漏, 攝意惟行,
淫泆不生。 鄙夫染人, 如近臭物,
漸迷習非, 不覺成惡; 賢夫染人,
如近香熏, 進智習善, 行成潔芳。
造憂後憂, 行惡兩憂, 彼憂惟懼,
見罪心懅; 造喜後喜, 行善兩喜,
彼喜惟歡, 見福心安; 今悔後悔,
為惡兩悔, 厥為自殃, 受罪熱惱;
今歡後歡, 為善兩歡, 厥為自祐,
受福悅豫。 巧言多求, 放蕩無戒,
懷婬怒癡, 不惟止觀, 聚如群牛,
非佛弟子; 時言少求, 行道如法,
除婬怒癡, 覺正意解, 見對不起,
是佛弟子。
心是万法根本,心最尊贵心作主宰,心中生起恶念,
言语行为随即显现,罪苦自然追随,犹如车轮碾过痕迹;
心是万法根本,心最尊贵心作主宰,心中生起善念,
言语行为随即显现,福乐自然追随,好似影子不离身形。
放纵妄念行事,愚昧陷入黑暗,狂妄不守正法,
怎能领悟善言?遵循正念行事,智慧明澈通达,
不起嫉妒嗔恨,敏捷通达善法。怨恨他人之人,
未尝断绝仇怨;放下怨恨自然平息,此道值得尊崇。
不喜指责他人,专心反省自身,若能明白此理,
永远远离忧患。执著身体洁净,却不约束六根,
饮食不知节制,懈怠懦弱无能,终被邪见奴役,
犹如风吹草伏;观想肉身不净,善护诸根律仪,
饮食懂得节制,恒常精进修行,不为邪见动摇,
仿佛风吹山岳。
不弃恶毒心念,欲望肆意奔腾,
未能调伏自心,不配披法衣;断除恶毒心念,
持戒心意安宁,降伏躁动心猿,方堪受持法衣。
认真实为虚妄、执虚妄为真实,此乃邪见思维,
终不得真实利;知真实为真实、见虚妄明虚妄,
此为正见思维,必得真实利益。屋顶覆盖不严,
天雨必然渗漏,心念不思善行,淫欲侵蚀心扉;
屋顶铺设严密,雨水无法渗入,摄持心念正行,
淫欲无从生起。
亲近卑劣之人,如近腐臭之物,
逐渐沾染恶习,不觉堕落恶道;亲近贤善之人,
如同沐浴芬芳,增长智慧善行,德行高洁流芳。
造恶先忧后忧,行恶双重忧患,心怀恐惧忧虑,
见罪业心生悔;修善先喜后喜,行善双重喜乐,
满怀法喜安乐,见福德心安泰;今悔将来更悔,
作恶双重悔恨,实为自招祸殃,遭受罪报煎熬;
今乐将来更乐,行善双重欢喜,实为自积福德,
感得安乐吉祥。
巧言令色贪求,放逸毫无戒行,
怀贪嗔痴三毒,不思止观正道,聚集如同牛群,
非是佛陀弟子;言语适时少欲,修行如法精进,
断除贪嗔痴毒,觉悟正念解脱,面对境界不动,
方是佛陀弟子。
CBETA 编码:T0210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