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句經
忿怒品法句經第二十五二十有六章
忿怒品者,見瞋恚害,寬弘慈柔,天祐人愛。
忿怒不見法, 忿怒不知道,
能除忿怒者, 福喜常隨身;
貪婬不見法, 愚癡意亦然,
除婬去癡者, 其福第一尊。
恚能自制, 如止奔車, 是為善御,
棄冥入明。 忍辱勝恚, 善勝不善,
勝者能施, 至誠勝欺。 不欺、不怒、
意不多求, 如是三事, 死則上天。
常自攝身, 慈心不殺, 是生天上,
到彼無憂。 意常覺寤, 明慕勤學,
漏盡意解, 可致泥洹。 人相謗毀,
自古至今, 既毀多言、 又毀訥忍、
亦毀中和, 世無不毀, 欲意非聖,
不能制中。 一毀、一譽, 但為利名,
明智所譽, 唯稱是賢。 慧人守戒,
無所譏謗, 如羅漢淨, 莫而誣謗。
諸人咨嗟, 梵釋所稱, 常守慎身,
以護瞋恚; 除身惡行, 進修德行,
常守慎言, 以護瞋恚; 除口惡言,
誦習法言, 常守慎心, 以護瞋恚。
除心惡念, 思惟念道, 節身慎言,
守攝其心。 捨恚行道, 忍辱最強;
捨恚離慢, 避諸愛會。 不著名色,
無為滅苦, 起而解怒, 婬生自禁。
捨不明健, 斯皆得安, 瞋斷臥安,
恚滅婬憂。 怒為毒本, 軟意梵志,
言善得譽, 斷為無患。 同志相近,
詳為作惡, 後別餘恚, 火自燒惱。
不知慚愧, 無戒有怒, 為怒所牽,
不厭有務。 有力近兵, 無力近軟,
夫忍為上, 宜常忍羸; 舉眾輕之,
有力者忍, 夫忍為上, 宜常忍羸。
自我與彼, 大畏有三, 如知彼作,
宜滅己中; 俱兩行義, 我為彼教,
如知彼作, 宜滅己中。 苦智勝愚,
麤言惡說, 欲常勝者, 於言宜默。
夫為惡者, 怒有怒報, 怒不報怒,
勝彼鬪負。
CBETA 编码:T0210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