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人菩薩經
佛告诉持人:在过去非常久远的时代,无法计算的时间之前,比无量劫还要久远。那时有一位佛,名叫妙慧超王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是佛、世尊。这位佛在世的时候,声闻弟子多得数不清,菩萨众也聚集了无量无边,这都是他当初修行时所发大愿力的结果。他的佛国清净庄严,功德巍巍,国土中没有三恶道和八难之地,众生安稳幸福,远离贪欲和五盖,不像世俗那样追求世间利益,只以修道为乐,修习四禅定而达到正受境界。
佛陀说:持人啊!那位妙慧超王如来,寿命长达八十亿姟百千劫,他的国土中人寿命有三十亿姟。在那个时代,没有世俗的国王统治百姓,只有妙慧超王如来这位至高无上的法王,众人都尊称他为无上道王。妙慧超王如来与他座下的菩萨们,能为一切众生解除疑惑,广泛宣说菩萨的无穷法藏,令众生心生欢喜。
当时,诸菩萨听闻佛所说的这些清净法力的比喻,五百位菩萨一心精进,日夜勤修。他们不念坐卧,不思饮食,终生不贪服饰,只念至真无极道王,思维这些清净法力的比喻。由于这一心修持的功德,他们在命终之后,往生东方,距离此佛土八千亿国。他们出生不久便证得此法,记忆不忘,悉见宿命,智慧明达,诸根通利,无所不见,能探知古今。
在那佛的国土,佛的名号叫无量华王,宣讲经法。这五百人往生到他的佛土,身体立刻像十六岁一样年轻,随即禀告父母出家舍弃家业,成为沙门清净修习梵行,在佛的座下精进修行六十亿年。
佛对持人说:在那个时代,有五百位菩萨,像这样的人,遇见了二十亿尊佛。他们日夜精进修行,智慧超越如来妙慧王佛。这五百人在万劫中,遇见两万尊佛并获得授记,必将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他们在亿万劫中供养侍奉这两万尊佛之后,这五百人将在同一劫中依次成佛。
因此,持人啊!菩萨大士若想迅速成就无上正真最正觉,应当精进学习此类清净慧力的经典要义,日夜勤修,不可懈怠放逸。为什么呢?诸佛往昔修学皆以精进为本,因不放逸而成就最正觉、具足一切道品。佛皆能忆念过去世如此精进修行,得见十二亿诸佛世尊所生之处,获得意力遍知古今通达无碍,各自了知一切宿命,如同近在眼前般清晰明了。这些都是由于精进修学此法,不放逸行,日夜勤修,从不懈怠的缘故。
那时,世尊以无限的慈悲和深切的哀悯观察四方,随即进入如其所现的三昧定境,化现出无数佛陀遍布三千大千世界。这些佛陀各自为众生宣讲佛法,消除他们的疑惑。听闻佛法后,众生都得以开悟,无不心生欢喜。世尊又再次为他们演说菩萨之道。
那时,世尊立刻展现神通,显示他的威德,使竹林精舍中所有在场的菩萨,都看见十方如来在他们各自的世界上宣讲佛法。这时菩萨们各自从座位上站起,合掌致敬,向佛行礼,并赞叹道:真是前所未有!诸佛世尊的威德与智慧不可思议,他们所证悟的道法超越一切,广大无边,如同虚空一样无法企及。
这时,佛告诉诸位菩萨说:这并不困难。如来、至真无法用言语完全形容。为什么呢?善男子!他透彻理解一切法界无所不通,所领悟的法界境界,如来、至真单是一根毫毛所具足的功德神通变化就不可估量,其光明能普遍照耀像恒河沙数那么多的十方世界。在那光明中,各自发出声音宣讲佛法,单从一个毛孔展现的千百亿种神通变化也不足为奇。为什么呢?如来、至真的神通功德无边无际,就是如此崇高伟大。
还有,善男子!如来以真实智慧观察众生心性而说法,但能对此类教法生起信心、欢喜、精进修行并一心向往的人极为稀少。为什么呢?因为如来如今出现在五浊恶世。什么是五浊?第一,人们大多品行恶劣,不明事理;第二,六十二种邪见盛行,不接受正法教导;第三,人们贪爱欲望,烦恼炽盛,不知取舍;第四,人寿短促,古时八万四千岁已算短寿,如今寿命不过百岁,或长或短;第五,小劫将尽时,刀兵、饥馑、瘟疫三灾接连而起,无人幸免。若有人能在此五浊恶世中信受、喜爱如此深奥微妙的佛法教义,哪怕仅有一人真正领受如来正觉智慧,已是难能可贵、前所未有,更何况信受奉行如来所证悟的究竟真理呢?
族姓子!佛陀从久远无量劫以来,就披上大德铠甲,在漫长的岁月中一直修习这样的正法精进、忍辱、仁慈博爱。如果看到众生陷入苦难困境,无人救护,心生恐惧堕入恶道,就发愿生到那里引导利益众生,解救他们的苦难,使他们走上正道。如来、至真者的功德无法估量,像虚空一样无边无际,勇猛精进独一无二,救度十方众生。这位佛在过去世时发的本愿清净,如今有人信仰喜爱这无量法门的深妙义理,欢喜受持,都是因为过去世曾见过佛的教化,所以现在能深信欢喜,而现今人中少有信仰喜爱的。如来所显现的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诸佛所证的空性智慧,很少有人能欢喜信入这样的法门。如果有人能信入,都是如来威德所致,是佛的神通变化和勇猛功德的感召。佛陀以智慧力和善巧方便,长久以来教化众生精进不懈,都是因为过去世一直专心致志不舍此法,常行大慈,修习无边的悲心,怀着大喜悦大护念救度众生。
另外,善男子!菩萨们在五浊恶世中修行,发慈悲心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实属稀有;为五浊恶世中的众生指引解脱之路,更是难能可贵,就像我现在所教导的这样。为什么呢?因为过去无数劫中,他们精进修行,积累功德,每一世都严格要求自己,布施头目、血肉肢体、妻子儿女、国土城池、随从车马,毫无吝惜,不计较身家性命,不贪恋世间享受,深知三界无依无靠,唯有正道可以依靠。他们以无尽悲心善巧方便度化众生,最终成就无上正真之道。
佛完全记得过去世时,一日之中所做无数布施,甚至不惜施舍自己的生命,都是因为怜悯众生的缘故。他引导迷茫者让他们见到正道光明,也能忆起过去无数世时,见到饥饿的人没有饮食,便割下自己腿上的肉,或煮或烤,拿来施舍给他们,心中毫无怨恨,只有大悲之心,怜悯众生,奉行无边的慈悲。因此,应当这样观想:依照这样的方式修行,以极大的精进度化众生,如此精进积累功德,最终成就无上正真之道。
因此,各位贤士!各位善男子!应当勤奋修习如此微妙的精进法门,学习这无上道法,也要像我过去行菩萨道时那样教化众生。如此无差别地弘扬经法,如同我现在所做的一切救度。贤劫中将要出现的一千尊佛,都会赞叹我往昔的修行,各自宣说:释迦如来往昔所修精进,无量无边不可比喻,智慧巍巍度化无尽,在五浊恶世与五逆乱世中教化众生,如此功德无穷无尽不可计量。
因此,善男子!如果有人能像这样精进修行,喜爱勤修而不懈怠,便能迅速证得无上正觉。我在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时,于涅槃之际度化了无量众生。若能遵循如此精进,依照佛陀教法而不懈怠,即使仅以芥子般微小的佛舍利建造塔寺,都将获得佛陀涅槃的功德。为什么呢?因为佛陀兴起慈悲心。为了未来修行的菩萨们布施,这些菩萨在行菩萨道时曾受佛陀教导,正是为了这个缘故,佛陀才开示无上大道。
又因怜悯堕入八难者,故而发起大悲心广布舍利。若有取舍利小如芥子建塔立寺,便能亲见如来亲手供养。如来灭度后见其舍利,心生欢喜于舍利所在之地,以此地供养舍利兴建塔寺,随顺心愿发起大悲。此乃往昔行菩萨道时,以平等心待众生所发弘誓,故使舍利遍流十方。
佛陀所积累的功德,光芒无量无边,如此崇高伟大。他怜悯众生,兴起大悲心,在末法时代建立无边的慈悲,普施一切。若有菩萨接受这样的教法,欢喜向往、勤修精进而不懈怠,因宏大誓愿而在末法时代受持此法,弘扬雅正经典,能持诵讲解,为他人宣说,使其广泛流传,建立菩萨道业。若有人持诵并为他人解说,以此经典劝勉诸菩萨,使他们学习诵读并辗转传播。为什么呢?若这样的典范长久存在于世间,则佛陀的正法将永远显扬!如来常住世间,由此可知。
佛子!佛陀在过去世以这样的善巧方法,护持众生而创立此部经典,用来滋养未来的世俗世界,在五浊恶世中弘扬这部经典。佛子啊!无论在哪里的郡国县邑、州域大邦,只要这部经典流布显现,有人受持读诵并广为他人宣说;这样的修行者、佛子等人,就如同见到佛陀在世时一样,即使佛陀临近涅槃,如来也依然在那里,佛陀此刻显现而不灭度。为什么呢?佛子啊!佛陀不是曾经说过吗?佛即是法身。若见到法的人就是见到如来,不要以形色之身来观想如来。若能信奉正法经典,听闻受持就是见到如来,听闻佛法后依法修行、安住于正法教导才叫见佛,听闻宣说正法经典、随顺法义入于正道才叫见佛。佛陀从不以法生法,而是通过实践佛法来演说正法经典,不起妄想执着求取诸法,这样才能见到如来。对一切法都不执着,这才叫做真正见到如来!
善男子,若不执着于一切法相,方能见到如来。为什么呢?如来真实之体本无“法”与“非法”的分别概念,不可用这些观念来认识如来。为何?如来曾说,正如渡河后应舍弃木筏,连正法尚且要放下,何况非法?唯有超越法与非法之分别,才能见如来。为何?如来真实之体超越一切法相,不宣称任何法有固定实体。既无生起,亦无名称,更何况为诸法安立处所?为何?如来已断除一切法相。若能如此正确观想如来,即得见如来。佛陀因彻底断除一切法相,故证得正觉。何以故?一切法皆虚妄不实,彻见诸法本无生、本清净,如此观照真理者,方为见如来。
另外,善男子!如果无法领悟诸法真谛,就不会拥有诸法,这就是所谓不放逸。那里既没有法,也没有非法,正因为既没有法也没有非法,才能了悟这个道理。了悟这个道理后,就能见到本然清净,以平等心观察才能见到如来。见到法就是如此,就是见到如来;观察如来,就能见到平等觉性。如果有人用不同方式观察如来至真本体,那就是邪见。持邪见者,所见皆为虚妄,并非真实不虚的正见。
此外,善男子!真正的真理超越一切语言概念,既不真实也不虚幻,更无真实与虚幻之分。它消除一切造作,不再执着任何感受,如此方能见到如来。为什么呢?如来是至高真理,不见万法有所生起。若能明白万法本无生起,彻底放下对一切现象的执着,这才称为自然。理解自然的真义,如此观察佛陀,才是我们应当修习的观佛之道。所见如是,这就是佛所宣说的真理。
这样观想佛陀,便能了知一切法本无自性。明白了一切法本来空寂,就能通达一切法本无生起的道理,分辨所有行为本来清净,一切法都归于空性,一切法都是如来法。自然契入佛道,一切法都能普遍融入如来境界,一切法界不可思议地成就最圆满的觉悟。
因此,善男子!佛陀说,一切法都是如来界,没有一个境界可以称为如来界。为什么呢?一切法所呈现的境界,若推究这些法本身,其实没有真实境界,这就是如来界。一切法被当作境界,但这些法本身并无实质界限,才能称为有界。所有所谓的界也都是如来界,一切众生行为看似没有界限,却能全然明了真实清净的境界,虽然知晓此法却始终无法彻底通达。如来是至高无上的觉者,能完全通达这种无所不包的境界,因此称为无有境界。
如来的境界是没有一切分别的境界,这就是如来的境界。为什么呢?佛说一切境界的真理本质,没有各种分别才是如来的境界,所有境界都是如来的境界。超越界限与非界限的分别,完全通达一切,这就是证悟,没有一切分别就是如来的境界。
各位修行者!明白一切法本无界限,这就是如来的境界,也是修行的真谛。如此观照诸法,便能证得如来境界。真正的快乐是无欲无求,这就是如来境界,既不执着也不憎爱。为什么呢?因为了知无界限才是佛的境界,所以说无界限就是如来境界。由于一切法不可得,所以无处可住;因为对一切法都不执着,这才称为如来境界。
以智慧游历诸法,却不落入任何一法,所以没有六根门头,也无处可入。为什么呢?修行者们!因为根本没有可入之门,也就没有所见之境。为什么呢?如来、至高无上的觉悟者,不会在诸法中寻找落脚处。
既无所见,也无所说,没有善恶、粗细、微妙等言语分别,这才叫做真正融入一切法。融入无相之境,不分别应不应,对一切法既不精进也不懈怠,不聚合也不离散,这才称为一切法门:无名之门、无言之门、无入之门、无执之门、无教之门、无生之门、永恒寂静之门——但这些门都不能用来认知真理。
如果真正领悟佛法,不是通过固定的法门或永恒的寂静之门来认知佛法。领悟佛法的人,不会依赖某种法门去证悟诸法,也没有进入或离开的分别。为什么呢?因为一切法本无固定门径,门的概念不可得。一切法都是虚幻的方便之门,一切法原本清净无染,一切法门不可测量。一切法既非断灭也非延续,没有边界限制。所以说,善男子啊!一切法皆不可得,都是虚妄不实的。一切法门无法测量、无法限定。真正的法门没有尽头、不可破坏。能通达法门本质的人,看似破坏了法门表象,实则证悟了真实义理。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透彻理解这个法门,就能普遍进入一切法门,并能为众生开示心性真谛。
那时佛陀又对持人菩萨说:如果有菩萨大士想通过智慧方便了解一切法,辨别诸法的真实含义,想获得圆满的智慧力,随顺时机深入诸法,在生起念头时心念断绝。若能以寂静安定的心念修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立志修习进入这个法门。如能获得此法门的光明,勤学此法就能快速证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