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人菩薩經
持人菩薩經十二緣品第八
佛告持人:「何謂曉了班宣諸入?十二緣起觀十二。以何觀之?以用諸法悉無明業,故名曰癡;不了無處,故曰無明;不解諸法有生無明,故曰為癡。以不了是何故無明?無明緣故有行,若不達法不行是法,故曰無明緣故便有行。有行緣故生其識,故曰從行致識。有其二相致名色矣,故從識緣而生名色。從名色便生六入,故曰從名色緣得致六入。因有更痛,故曰從六入緣便生所更。因有痛痒,故曰從所更緣致有痛痒。則生恩愛,故曰從痛痒緣便生恩愛。從恩愛緣生所受,故曰從恩愛緣便生所受。從所受便生所有,故曰從所受緣便致所有。從所有便致生矣,故曰從所有緣便致所生。從所生緣便有老病死啼哭愁慼不可意法大患苦會,故曰從生致若干苦。
「以何等故合是眾惱?以無明故。習諸顛倒,從恩愛行忻樂貪欲,其心在在樂慕不捨,是則世俗十二品有緣起自閉,盲冥無目無明羅網,志存疽癩入於幽闇。無明為首,十二緣以觀如是,了斯無明虛偽不真。又其本際而不可知。何以故不可知?不可知,不逮明故。用無明故,其生本際而不可知。若有明智當觀察之,曉了本際則達無際,不起思想亦不無想,便斷眾想。以斷眾想不猗無明,一切諸法不違無明。是諸法者不去無明自大之心。所以者何?以捨無明,以故曰名一切諸法皆為無明矣!以能覺了一切諸法皆無明者,則達明業不更致明,以消無明則曰明業。
「何謂消無明者,解一切法悉無所有,一切諸法皆虛不真,處存顛倒法無所有,假託有耳!是則名曰以斷無明,亦斷有明。明與無明悉虛不真,所曰無明,用無明故有眾行業,便致十二,愚冥凡夫所不能達自投邪冥,悉無所有反造所有,故曰為行。無處無言不言不知,明亦不冥,諸行之業悉本空無,所法無有反行所有,故曰無明之緣使成諸行。
「其行無常,從是非業致眾行來。又察眾行無去來今,其無明空分別無明。諸行本空行悉自然,行無所著,因其無明故生諸行,其無明者不著諸行,明行不斷無明便消,行不除行,是行無明則發闇弊,處存顛倒無明叵得,則曰自然行不可得,亦曰自然。用幽冥塞,故曰無明,用冥無明便立行耳。
「若法無無明無所有,以虛偽法便成無明,行識行無所著行,不起識行。所以者何?行不知行,行無有法所可至奏,從行識生眾顛倒。其行與識,無內無外亦無中間,無起識者,以行逸生其識耳。彼若明智求識不得,識無所生亦無所見,不別於識,名色、六入、所更、痛痒、受、有、生、老病死憂慼啼哭痛不可意大苦陰會,輪轉無際生死不斷,投于五江四瀆之間不能自濟。曉了無根悉無所著,無致無極平等之業,觀十二緣亦復如是,斯名曰明無二,故勤精進求一切諸法,以慕諸法無想不想,是柔順明入十二緣。
「是為,持人!諸菩薩眾曉了頒宣十二緣起在合會緣有所生起,分別無會,是曰逮得解無所生,曉了緣起觀十二緣,不當察生不至權慧。若能達知十二緣起無所生者,乃曰曉了逮無生慧。
「是故,持人!菩薩大士欲入無生慧建立證明,當分別暢十二緣起而奉行之,以餘奉行於諸緣起而無所生,以作是觀,乃謂逮得無所生慧,以能逮得無所生慧,造立證明,乃曰逮得無所從生曉了道慧。
「是故,持人!菩薩大士如是行者,於所生緣而無所生,悉斷三界,因緣證明觀無所生。若有菩薩至無生相,便疾逮得無所從生法忍,輒得親近菩薩之行,己身所奉面緣諸佛而受道決,當逮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覺,得決不久以近受決。又以自己如是色像奉行佛教,是諸正士各便受決得許信樂,分別一切世間諸法以度方俗。曉了十二緣起之元以達緣起,諸佛世尊現在目前,不復恐懼諸魔波旬。若見現在陸地水中,一切諸物覩見生死,已度眾厄拔無明根,如是比像永得安隱覩見正士。」
佛言:「持人!若有菩薩如是解了,吾我所有皆因緣故,若有聞是曉了十二緣起本末,信樂不疑,諸如來所成其根元,不久受決,得無所從生法忍,以受決本如來不久,諸如來便得道決,當逮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覺。」
持人菩薩經卷第二
CBETA 编码:T0481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