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淺解
○如理實見分第五
如者,猶俗言自在也。性體常常自在,全無更變,此為真性之理,故曰如理。凡夫不能認著如理,只為眼見虗妄形相,將真寔本性撇去腦後,就見如來三十二相,與我真性有何干涉?
(佛又呼)須菩提(欲明無相真性):於意(果是)云何(我試問汝,如來既全佛性,又有佛身)?可以(三十二種莊嚴)身相(謂即此是)見如來不(乎?須菩提答曰:但見如來身相,豈可謂便見如來)?不也,世尊(葢如來原不在身相上發現,是)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也)。何以故(哉)?如來所說(之)身相(原非形色,葢是虛空中法身),即非(有真寔)身相(可見也)。佛(又)告須菩提(曰):凡(世上)有所(一切諸形)相(雖然有此軀著,而無真寔本性,須臾消化,還歸虗空,豈非)皆是虗妄?若(能識得此理),見諸(形)相(都)非(寔)相(則如來法身真相立便現前),則見如來(矣。就色身中看出法身,葢自性原有箇如來也)。
釋 太子名悉達多,漢言頓吉,生時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放大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CBETA 编码:X0490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