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念佛三昧經
菩薩念佛三昧經勸持品第十三
爾時,世尊告不空見:「乃往昔世過阿僧祇阿僧祇無邊大劫,爾時有佛,號寶勝光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出現於世,無與等者,一切人天所共恭敬,解脫調伏,度生死岸,無上最勝第一世尊,為護一切世間之師,今世、後世皆悉明了,所可說法初、中、後善,其義深遠、其語巧妙,具足清白梵行之相。時寶勝光如來世尊於彼經行,與三萬億百千聲聞,皆住學地,人天恭敬。是寶勝光佛從臥而起,心生念言:『此諸聲聞皆住學地,當隨所樂為說深法,令彼速得盡諸有漏。』」
告不空見:「寶勝光佛即時便現大神通力,令此三千大千世界遍滿其中皆成烟炎。是諸聲聞見此神變不生怖畏,皆大歡喜,譬如比丘得四禪樂。」
告不空見:「寶勝光佛於夜後分為說法故,即現種種神通變化。時寶勝光佛告諸聲聞:『汝等比丘見此三千大千世界烟炎不耶?』比丘白佛:『唯然,已見。』『比丘當知,有為諸行無常、苦、空,一切諸法皆無有我。所以者何?此身不淨,九孔常流,臭穢充滿。諸行無常,輪轉之法危脆不堅,一念不住。生、老、病、死之所逼切,猶如幻炎、水聚泡沫,無人、無主,猶若草木,甚可患厭,應速遠離。』」
佛告不空見:「是三萬億百千聲聞聞寶勝光佛說是法時,是諸比丘見法、住法,選擇善法,度四顛倒,於佛、法、僧得淨善法,能不信他,皆得漏盡。時諸聲聞同聲白佛:『如是。世尊!有為諸行無常、苦、空,一切諸法皆悉無我。此身不淨,九孔流溢,甚可厭惡,應速捨離。誠如聖教,誠如聖教。』
「又,不空見!有三示現:神通示現、教詔示現、說法示現。時寶勝光佛以此示現如是,調伏諸聲聞眾度三脫門——空、無相、願——及三萬億百千那由他諸菩薩等,皆當得成無上菩提。」
告不空見:「是諸菩薩聞彼世尊說寶三昧,開化人天八萬四千億百千歲。轉法輪已,然後滅度。」
時不空見白佛言:「世尊!彼寶勝光如來出世,調伏聲聞為有幾何?正法、像法住世幾歲?」
爾時,世尊告不空見:「如是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星宿可知其數,寶勝光佛諸聲聞眾無量無數,不可限量。寶勝光佛般涅槃後,正法住世足八十億那由他歲,像法住世十二億歲。於是中間有佛出世,號曰慈行,壽不可稱量。其佛身長足一由延,國人身量六拘盧舍。蓮花周圓亦復如是,悉以此花遍布大地,一切眾生遊息其上。
「爾時,世界名多蓮花。其地柔軟,猶如鹿茸,若觸身時,狀若天衣,一切眾生快樂無極。又如自在諸天宮殿,是諸眾生欲度東海,眴頃之間便到彼岸;南、西、北方亦復如是。若有眾生凡欲所之,發心即至。
「是寶勝光佛初成道已,時四海內其地縱廣,足八萬億百千那由他。諸聲聞眾悉滿其中,諸阿羅漢皆各一食,唯除阿難、金剛密迹及阿逸多。八十那由他不退菩薩請彼慈行如來世尊為諸菩薩說此三昧。將欲分別顯示之時,一音之中而說偈言:
「『若人勤方便, 求習出家行,
競修最勝法, 摧破四魔軍,
猶如大象王, 踐踏眾小草。
若人欲疾得, 寂定菩提道,
為諸眾生故, 修行此三昧。
敷演淨妙法, 施彼一切樂,
是人則與佛, 同其大悲心。』
「爾時,慈行佛般涅槃後,有一比丘名曰樹王,於正法中廣宣流布是妙經典三昧寶王。有轉輪王號帝幢天,有大威德,政法治世。是王有城名帝幢處,縱廣正等十二由延,城郭、樓觀皆是真金,種種綵畫、眾寶莊嚴。其城四面各有三門,國界嚴飾如善建城。
「又,不空見!時王帝幢於夜後分眠寐之中,有淨居天來至其所,即於夢中而告之曰:『大王當知,有三昧名諸佛所說念佛三昧。若有菩薩修是三昧,恒生淨土,不離見佛,世、出世辯無不具足,必當疾得無上菩提。』時王忽然於夢驚寤,猶見此天故在其前,即白天曰:『誰能受持如是甚深念佛三昧?』天告王曰:『去此不遠有大比丘名曰樹王,常樂受持、讀誦、敷演、如說修行是深三昧。』
「爾時,帝幢從彼天所受此三昧及比丘名,至心憶持,不令忘失。即於晨朝捨四天下、金輪、七寶,及八萬億無數百千宮人、婇女,為求三昧甚深法故,即與眷屬同時捨家,俱共往詣樹王比丘。
「又,不空見!時彼四眾、天龍八部皆共圍遶,有九萬億欲界諸天、八萬那由他諸菩薩等,亦與眷屬恭敬圍遶。樹王比丘時為大眾說此甚深念佛三昧。帝幢大王即至其所,以天真寶散比丘上,五體投地,至心頂禮。復持八萬淨妙金花、天曼陀羅、沈水末香,又以敬心奉散比丘。供養既畢,即與眷屬皆悉出家,被淨法服。為欲修習此三昧故,供養恒沙無量諸佛,與其眷屬求是三昧。八萬四千億那由歲,衣服、飲食及諸珍寶親近供養樹王比丘,常自受持、讀誦、解說、如說修行是妙三昧,亦化一切無量眾生,大悲為心,初無懈惓。
「帝幢菩薩及其眷屬聞樹王師說此妙法,至心受持,未曾暫捨,深生恭敬,恒如佛想,精勤修習,初不休息。樹王比丘皆悉成就彼八萬億百千比丘修菩薩行,住不退地,然後滅度。彼諸眷屬皆亦命過。
「爾時,復有佛出於世,號閻浮幢如來世尊,十號具足。帝幢比丘既值世尊,供養、恭敬,諮稟如是甚深三昧,受持、讀誦、如說修行,饒益一切人天世間,皆得無上菩提大利。帝幢比丘廣宣流布諸佛所說甚深定故,過三千劫當成正覺,又能成就九億百千那由他等無量眷屬,皆悉安住不退菩提。」
爾時,世尊告不空見:「時帝幢王大比丘者豈異人乎?今現成佛,號曰高行如來、世尊、應、正遍知,十號具足。
「又,不空見!汝今當知,以是三昧威神勢力饒益如是無量眾生,以少聞故,常值佛世。又,不空見!若有菩薩少得聞此三昧名故,常值佛世。何況菩薩於今現在若得聞遇此三昧經,受持、讀誦?其福如上已不可量,何況復能廣聞受持、讀誦、解說、如說修行?
「又,不空見!若有菩薩乘於大乘、辟支佛乘,及聲聞乘、人天之乘。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或得暫聞是妙三昧,是諸菩薩及善男女皆當疾得無上正覺。又,不空見!是諸人等,譬如有人在閻浮提見彼明相,決定必知日出不久,大光普照,閻浮提人因日光明能得分別青、黃等色。如是,不空見!若有行者略聞諸佛所說三昧,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不久當得無上菩提,猶彼明相知日必出。汝當深信此妙三昧,受持憶念,勿生疑惑。
「又,不空見!善男子等,如劫將盡六日出時,一切大地皆成煙焰;七日出時,三千大千世界之中一切洞然。如是,不空見!善男女等學大乘者、有不學者,若得少聞此三昧寶,書、持、讀誦、解說其義,皆當疾得無上菩提。又,不空見!善男子等,譬如掘井,若見淤埿必定知水不復遠也。
「又,不空見!若有菩薩及諸眾生,於佛所說念佛三昧,應當書寫、受持、讀誦、解說其義、如說修行、憶而不忘,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不久疾得無上菩提。
「又,不空見!善男子等,譬如有人吞金剛丸,時諸聰慧善男子等必知此人定死不久,以此金剛極難消故。如是,不空見!善男子等,若人於是妙三昧寶受持、讀誦、廣說深義、乃至少聞三昧妙法,此善男子、善女人等不久當得無上菩提。所以者何?諸佛所說念佛三昧如金剛故,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應、正遍知之所宣說、分別選擇、威神守護,令諸行者不失作業。菩薩應當如是修習,恒欲利益一切世間,是名菩薩乘此樂行。如忉利天歡喜之園,若有見者身心踊悅。菩薩如是、得此三昧疾成無上菩提正覺,於所未聞諸章句等,若欲習學得亦不難。妙哉!往古一切諸佛為利益故分別示現,令滿句義,安住法界。諸大菩薩攝持擁護,敷演教化,令樂正道。如是法門次第儀式,菩薩大士皆應當知。
「又,不空見!若有菩薩於此諸佛所說三昧若少聞者,是諸人等皆當疾得無上菩提。又,不空見!是故我今為汝分別開示演說。汝又當知,若得聞此諸佛所說念佛三昧,受持、解說,不久疾得無上正覺菩提之道。是故汝今應當受持、讀誦、修行,乃至書寫,亦當廣為一切四眾,國王、大臣、沙門、婆羅門,及諸異學分別解說。所以者何?此等若聞,當得滿足無上菩提。
「又,不空見!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應當決定至心淨信此深三昧。所以者何?皆是往古一切諸佛之所稱讚。汝今當以不思議意至心憶持,深信此定,精勤修習,令心相續。所以者何?此三昧者,皆是諸佛真實之說。隨順佛說至佛行處,選擇分別佛所證知甚深寶財——諸佛本事、往生因緣、諸佛法藏、究竟秘密、諸佛聖印、如實知性、諸佛真身。
「又,不空見!此三昧者,出生行人無量善根,恒得生於大剎利家、大婆羅門及餘勝家,得大威力,終成菩提。所以者何?諸佛所說念佛三昧甚深妙典,能施眾生不虛果故,亦令行者得無邊福。若有聞者,是人獲得無量無邊阿僧祇等不可思議諸功德聚。
「又,不空見!我今當說譬況之法,成滿此義,如有智人聞譬則解。猶若大施,諸菩薩等常於清旦及以中、晡,日皆三時,如來三昧憶念力故,以諸珍妙、一切雜寶遍滿恒沙大千世界,常以奉施億千恒沙如來世尊及聲聞眾,經百千億那由他等恒河沙劫如是大施,以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告不空見:「此大菩薩所得功德寧為多不?」
不空見言:「甚多。世尊!無量無邊,不可思議。」
告不空見:「我當為汝分別解說此施善根。如此諸佛所說三昧,第一真實,佛口所說,若能書寫、受持、讀誦、敷演、分別解說之者,出生無量諸功德聚,比前功德其福甚多。何況聞已勸人受持、廣為四眾分別解說?又,不空見!我今說此功德寶聚不可窮盡。」
CBETA 编码:T0414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