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如是解
○能淨業障分第十六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銷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分經中專為破罪而言,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何以今世尚能持誦?政第六分中能生信心種諸善根者,故能生淨信持誦此經也。持經即見清淨本心造罪,由心造罪性本空,心滅罪亡宿業何有?葢先世罪業即前念妄心,今世輕賤即後念覺心,故當得無上正等正覺也。為人輕賤,先世罪業即為消除,則輕賤亦是便益,此所以割截身體亦不嗔恨。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祗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阿僧祗.那由他,梵語皆無數之謂。歷無數劫,供無數佛,求福而已。不若持此真經,見我本性,永離輪迴。五祖云:終日供養,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是故供佛功德,雖百分.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之多,皆不及持經功德之一分也。所比功德,不以他人所得之功德比之,即以如來自己供養諸佛之功德比之,乃愈見其親切。梁武帝造寺布施,供佛設齋,問祖師:達磨有何功德?答曰:實無功德。後人不了此意。韶州韋使尹因問六祖,六祖曰:造寺布施,供佛設齋,名為修福,不可將福以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非在修福。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即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具,盡也。我若盡說其功德,人則狂亂,狐疑不信。以其極大,不免驚怪。無上醍醐,翻成毒藥。不可思議者,心無所住,豈容思?無法可說,豈容議?思議有盡境,不可思議無盡境也。經義不可思議,所為如是之經;果報不可思議,所為福德亦復如是也。如如之體,稍涉擬議,便落第二義;稍涉因果,便落有為福。即如梁武.苻堅捨身迎佛,無救于亡;而歌利割截身體,體復如故。此中可著參解哉!葢阿含教中,罪福熾然;般若教中,罪福皆空。
博山異和尚曰:此段經文,縛殺多少人?若以因果評之,入地獄如箭射。
今世輕賤是見在,先世罪業是過去,於後末世是未來。受持讀誦,則三心俱不可得,業障於何處見?
CBETA 编码:X0485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