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如是解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十七分中所言菩薩亦如是,言菩薩當學如來也。故節節言如來分上事。如是世尊極其讚美,亦不能於如是下別添毫末。五眼皆如是所變現而成。華嚴經云:肉眼見一切色故,天眼見一切眾心故,慧眼見一切眾生諸根境界故,法眼見一切法如實相故,佛眼見如來十方故。般若經所謂清淨五眼是也。
一切凡夫皆具五眼,而被迷心葢覆,不能自見。如無迷心妄念,則翳障退滅,五眼開明,見一切色也。
有僧問尊宿云:觀音菩薩用許多手眼作甚麼?尊宿云:通身是手眼,若人於這裏睜得一眼也無。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諸恒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
如來說法,常指恒河為喻,有如是沙等。恒河者,謂一粒沙為一恒河也。佛世界者,謂一凡夫世界,必有一佛設化,故凡夫世界,皆謂之佛世界。黃檗云:佛說是沙,諸佛菩薩,釋梵諸天,步履而過,沙亦不喜;牛羊螻蟻踏踐,沙亦不怒;珍寶馨香,沙亦不貪;糞泥臭味,沙亦不惡。此心即無心之心,眾生與佛,更無分別。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以此心起念時,便屬妄根。自佛觀之,則有形相矣。有形相故,可得而知也。若寂然如虗空,則無得而知矣。且所謂他心通者,謂彼既起心念,則可得而知也。昔有人把碁子於手中,令他心通者觀之,則知其為碁子,以己知為碁子故也。然己則不知其數之多寡,使彼言之,則亦不知其數,以己不知其數故也。如佛者,豈止他心通而已哉。故無量眾生,一起心念,皆悉知已。妄心即非心,覺妄之心亦為非心。本無妄念,不起妄心,是自性本心,故云是名為心。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心意搆逗,隨時流轉,故有三世。若悟真一之心,即無過去、現在、未來。若有過去心可滅,即是自滅。若有未來心可生,即是自生。既有生有滅,即非常住真心,即成六十二種邪見、九百種煩惱。
過去、未來、現在三心皆不可得,即此是為非心,亦即此是名為心種。心之心屬妄,非心之心屬真,為心之心則真妄混一,即中道也。
二祖云:覓心了不可得。初祖云:與汝安心竟。此能覓之心,即了不可得之心也。與安心,豈非是名為心乎?可以知心之義矣。
昔妙吉祥菩薩見一人云:我造殺業,決墮地獄,如何救度?菩薩教之謁佛,佛曰:汝造殺業,從何心而起?為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若起過去心者,過去已滅;若起未來心者,未來未生;若起現在心者,現在不住。三心俱不可得故,即無起作。無起作,於其罪相何所見耶?心之自性即諸法性,諸法性空即真實性,汝不應妄生怖畏。是人聞佛說法,即悟罪業性空,不生怖畏。
羅山問巖頭:起滅不停時如何?頭咄云:是誰起滅?天童頌云:紛紛起滅是何物?過去、未來、現在,皆心起滅而成,但識是誰起滅,即便心空境寂。
CBETA 编码:X0485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