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如是解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此再發明無住相布施,以明福德亦歸無相之意。疏:鈔云:若據捨大千珍寶布施,其福極多。若執著希望福德,有為則有盡,故不為多。福德無故者,無希望心也。是名無為福。正如空谷來風,谷不與風期,而風自至;又如深山產木,山不與木期,而木自生。故福德為多。因緣二字是眼。
此分為佛因,下二十分色身諸相為佛果。因無相,果亦無相,故次第明之。
溈山問仰山:一切眾生但有業識茫茫,無本可據。博山別曰:業識茫茫與諸佛不動智相去幾何?譬夫貧者握金成土,富者握土成金,其變動一也,福德有無之義明矣。
蘇軾阿羅漢頌曰:爾以捨來,我以慈受。各獲其心,寶則誰有。
CBETA 编码:X0485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