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愚經
(七)須闍提品第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羅閱祇竹園精舍。爾時世尊而與阿難著衣持鉢入城乞食。時有老翁、老母,兩目既盲,貧窮孤苦,無止住處,止宿門下。唯有一子,年始七歲,常行乞匃以養父母。得好果菜,其美好者,供養父母;餘殘、酸澁、臭穢、惡者,便自食之。
爾時阿難見此小兒雖為年小,恭敬孝順,心懷愛念。佛乞食已,還到精舍。爾時世尊為諸大眾演說經法,阿難於時長跪叉手,前白佛言:「向與世尊入城分衛,見一小兒慈心孝順,共盲父母住城門下,東西乞匃,所得之物——飯食、菜果,其美好者,先以供養其老父母;破敗、臭穢,極不好者,便自食之。日日如是,甚可愛敬。」
佛語阿難:「出家、在家,慈心孝順,供養父母,計其功德,殊勝難量。所以者何?我自憶念過去世時,慈心孝順,供養父母,乃至身肉濟活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為天帝,下為聖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斯福。」
阿難白言:「不審世尊過去世時,慈孝父母,不惜身命,能以身肉濟救父母危嶮之命,其事云何?」
佛告阿難:「諦聽!善念!我當說之。」
阿難:「唯然,當善聽之!」
佛告阿難:「乃往過去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此閻浮提有一大國,名特叉尸利,爾時有王,名曰提婆。時彼國王有十太子,各領諸國,最小太子,字修婆羅提致(晉言善住),所領國土、人民,觀望最為豐樂。時父王邊有一大臣,名曰羅睺,每懷兇逆,反殺大王。大王已死,攝正為王,即遣兵眾往詣諸國殺諸太子。此最小者,鬼神所敬,時入園中,欲行觀看。有一夜叉從地而出,長跪白言:『羅睺大臣反殺父王,遣諸兵眾殺汝諸兄,今復遣人欲來殺汝。王可思計,避其禍難。』時王聞之,心崩惶怖,到於其夜,便思計校,而欲突去。
「時有一兒,字須闍提(晉言善生),至年七歲,端正聰黠,甚為可愛。其王愛念,出復來還,而抱此兒,悲泣歎息。其婦見王入出惶怖,即而問之:『何以怱怱如恐怖狀?』其夫答曰:『非卿所知。』婦復牽之,『我今與汝身命共并,危嶮相隨,莫見捐捨。今有何事,當以告示!』其王答言:『我近入園,有夜叉鬼從地而出,長跪白我:「羅睺大臣今興惡逆,已殺父王,遣諸兵眾殺汝諸兄,今亦遣兵當來殺王,宜可避之。」我聞是語,心懷恐怖,但恐兵眾如是來到,是故急疾欲得去耳。』其婦長跪,即白王言:『願得隨侍,莫見孤棄!』時王即便將婦抱兒,相將而去,欲至他國。
「時有二道——一道七日,一道十四日。初發惶懅,唯作七日糧調,規俟一人而已;既已出城,其心憒亂,乃涉十四日道。已經數日,糧食乏盡,飢餓迷荒,無餘方計。憐愛其子,欲殺其婦,而欲自濟,并用活兒。令婦在前擔兒而行,於後拔刀,欲殺其婦。時兒迴顧,見父拔刀欲殺其母,兒便叉手曉父王言:『唯願大王寧殺我身,勿害我母!』慇懃諫父,救其母命,而語父言:『莫絕殺我,稍割食之,可經數日。若斷我命,肉便臭爛,不可經久。』於是父母欲割兒肉,啼哭懊惱,而割食之。
「日日割食,其肉稍盡,唯有骨在。未至他國,飢荒遂甚,父復捉刀於其節解,次第剝之,而得少肉,於是父母臨當棄去。兒自思惟:『我命少在,唯願父母向所有肉可以少許還用見施!』父母不違,即作三分——二分自食,餘有一分,并殘肌肉、眼、舌之等,悉以施之,於是別去。
「兒便立願:『我今身肉供養父母,持是功德用求佛道,普濟十方一切眾生,使離眾苦,至涅槃樂。』發是願時,三千世界六反震動,色欲諸天而皆愕然,不知何故宮殿動搖,即以天眼觀於世間,而見菩薩以身之肉供養父母,願成佛道,誓度眾生,以是之故,天地大動。於是諸天皆悉來下,側塞虛空,悲泣墮淚,猶如盛雨。
「時天帝釋來欲試之,化作乞兒,來從其乞。持手中肉,復用施之。即復化作師子、虎、狼,來欲噉之。其兒自念:『此諸禽獸欲食我者,我身餘殘骨肉髓腦,悉以施之。』心生歡喜,無有悔恨。爾時天帝見其執志心不移轉,還復釋身,住其兒前,而語之曰:『如汝慈孝,能以身肉供養父母,以是功德,用求何等?天帝、魔王、梵天王耶?』兒即答言:『我不願求三界快樂,持此功德用求佛道,願度一切無量眾生。』天帝復言:『汝能以身供養父母,得無悔恨於父母耶?』其兒答言:『我今至誠供養父母,無有悔恨大如毛髮。』天帝復言:『我今視汝身肉已盡,言不悔恨,是事難信。』其兒答言:『若無悔恨,我願當成佛者,使我身體平復如故。』言誓已竟,身即平復。時天帝釋及餘諸天異口同音讚言:『善哉!』其兒父母及國中人皆到兒所,歎未曾有。
「時彼國王見其太子所作奇特,倍加恭敬,歡喜無量,將其父母及其太子入宮供養,極為恭敬,哀此太子。時彼國王躬將軍馬,共善住王及須闍提太子還至本國,誅滅羅睺,立作本王,父子相繼,其國豐樂,遂致太平。」
佛語阿難:「爾時善住王者,今現我父白淨王是;爾時母者,今現我母摩訶摩耶是;爾時須闍提太子者,今我身是。」佛語阿難:「由過去世慈心孝順,供養父母,以持身肉濟父母厄,緣是功德,天上人中常生豪尊,受福無量,緣是功德,自致作佛。」
爾時眾會,聞佛自說宿世本緣,爾時會者皆各悲歎,感佛奇特慈孝之行,其中有得須陀洹者、斯陀含者、阿那含者、阿羅漢者,有發無上正真道者,有住不退地者,一切眾會皆大歡喜,頂戴奉行。
賢愚經卷第一
CBETA 编码:T0202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