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愚經
(一七)阿輸迦施土品第十七(丹本此品在第四卷為第二十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晨與阿難入城乞食。見群小兒於道中戲,各聚地土,用作宮舍,及作倉藏財寶五穀。有一小兒遙見佛來,見佛光相,敬心內發,歡喜踊躍,生布施心,即取倉中名為穀者,即以手掬,欲用施佛。身小不逮,語一小兒:「我登汝上,以穀布施。」小兒歡喜,報言:「可爾。」即躡肩上,以土奉佛。佛即下鉢,低頭受土,受之已訖,授與阿難,語言:「持此塗污我房。」乞食既得,還詣祇洹。
阿難以土塗佛房地,齊污一邊,其土便盡。污已,整衣服,具以白佛。佛告阿難:「向者小兒歡喜施土,土足塗污佛房一邊,緣斯功德,我般涅槃百歲之後,當作國王,字阿輸迦,其次小兒當作大臣,共領閻浮提一切國土,興顯三寶,廣設供養,分布舍利,遍閻浮提,當為我起八萬四千塔。」
阿難歡喜,重白佛言:「如來先昔造何功德,而乃有此多塔之報?」
佛告阿難:「專心善聽!過去久遠阿僧祇劫,有大國王,名波塞奇,典閻浮提八萬四千國;時世有佛,名曰弗沙。波塞奇王與諸臣民供養於佛及比丘僧,四事供養,敬慕無量。爾時其王心自念言:『今此大國人民之類常得見佛,禮拜供養,其餘小國各處邊僻,人民之類無由修福,就當圖畵佛之形像,布與諸國,咸令供養。』作是念已,即召畵師,勅使圖畵。
「時諸畵師來至佛邊,看佛相好,欲得畵之,適畵一處,忘失餘處;重更觀看,復次下手,忘一畵一,不能使成。時弗沙佛調和眾彩,手自為畵,以為摸法,畵立一像。於是畵師乃能圖畵,都盡八萬四千之像,極令淨妙,端正如佛。
「布與諸國,一國與一;又作告下,勅令人民辦具花香以用供養。諸國王臣民得如來像,歡喜敬奉,如視佛身。
「如是,阿難!波塞奇王,今我身是。緣於彼世畫八萬四千如來之像,布與諸國,令人供養,緣是功德,世世受福——天上人中,恒為帝王;所受生處,端正殊妙,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緣是功德,自致成佛,涅槃之後,當復得此八萬四千諸塔果報。」
賢者阿難及諸會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CBETA 编码:T0202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