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愚經
(六五)蘇曼女十子品第五十八(丹本為六十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須達長者末下小女,字曰蘇曼,面首端正,容貌最妙,其父憐愛特於諸子,若遊行時,每將共去。於是長者將至佛所,其女見佛,情倍欣踊,「願得好香塗佛住室!」斯女手中有賓婆菓,佛從索之,奉教便與。佛尋於上書香種稷,還以與之。女共其父還歸城裏,便行推買種種妙香如佛所須,持詣祇洹,躬自擣磨,日日如是。
於時持叉尸利國王遣其一兒使到舍衛,初適他土,廣行觀看,漸漸展轉,復至精舍,見蘇曼女在中磨香,愛其姿容,欲得為妻,即往入城,啟波斯匿王云:「有此女可適我意,願王見賜,勿違我志!」王問之曰:「是誰家女?」答言:「是須達女。」王言:「卿自從索,吾不能知。」復重啟王:「王若相聽,當自求之。」王言:「可爾。」
彼國王兒發遣子弟車乘眾物先歸本國,唯留一象及己在後,往至祇洹,搏蘇曼女,累騎而去。須達聞之,遣人追逐,象走駛速,不能及逮。即達本土,便用為婦,後遂懷妊,生卵十枚。卵後開敷,有十男兒,形貌姝好,與人有異。
年遂長大,勇健非凡,然喜畋獵,傷害物命。其母矜愍,教使莫爾。諸子白母:「射獵之事最為快樂,母今相遮,將為見憎。」母復告言:「吾愛汝等,是以因制,若當憎汝,終無此言。所以者何?夫殺生之罪當入地獄,受諸苦惱數千萬歲,常為鹿頭、羊頭、兔頭、諸禽獸頭阿傍獄卒之所獵射,無央數歲,雖思解脫,其何由乎?」諸子白母:「如母所說,為自出心?從他邊聞?」母復告言:「吾昔從佛聞如此事。」兒復問母:「佛者何人?幸願具宣!」母告諸子:「卿不聞乎?迦維羅衛淨飯王子,形相炳著,應為聖王,厭老病死,出家學道,願行成就,得無上果。巨身丈六,相好無比,三明六通,遐鑒無外;前知無窮,却知無極,觀知三世,如掌中珠。」諸子聞之,心內欣然,因更問母:「佛今近遠,為可見不?」母便答言:「今在舍衛。」諸子啟母,求往覲佛,母即聽之。
諸子同時共詣舍衛。其祖須達見之情悅,倍加愛念,將至祇洹,奉覲如來。諸子見佛姿好,形貌踰前所聞數千萬倍,五情欣喜,不能自勝。佛因隨宜,為說妙法,十人俱時得法眼淨,便復白佛,求索出家。佛問之曰:「汝父母聽不?」答言:「未諮。」佛言:「父母未聽,不得染化。」須達復言:「斯是我孫,我得自在,我今放之,於理亦可。」佛便允然,聽使為道。鬚髮自落,法衣在身,便成沙門,精勤大業,盡得羅漢。斯十比丘甚相欽敬,行則俱進,住在同處,國中人民莫不宗戴。
阿難白佛:「此十比丘有何福慶,生在貴家,容貌奇特,遭值世尊,盡於苦際?」
佛告阿難:「乃往過去九十一劫,有毘婆尸佛出現於世,教化畢訖而般涅槃。分布舍利,起無量塔。時有一塔朽故崩壞,有一老母而修治之,有年少十人偶行覩見,問老母曰:『何所施為?』老母語言:『斯是尊塔,功德彌弘,是以修補,欲望善果。』年少歡喜,助共興功,所作已竟,誓為母子。其十年少願共同生,從是已來,九十一劫天上人中恒為俱生,受福快樂,常有三事勝於餘人——一者、形體端正;二者、眾所敬愛;三者、恒得長壽。經爾許時,不墮三塗,今遇我世,沐浴清化,諸塵垢盡,咸逮應真。欲知爾時老母者,今蘇曼女是;爾時十年少者,今十羅漢是。」
佛說此時,其在大會有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者,發大乘意逮不退者,信受佛語,歡喜奉行。
CBETA 编码:T0202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