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愚經
(六六)婆世躓品第五十九(丹本為六十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于時此國有豪富長者名尸利躓,其家大富,七寶盈溢。其婦懷妊,月滿生男,形容嚴妙,世之少雙。父母喜慶,深用自幸,便請相師,令占吉凶。相師占已,語其二親:「斯子福德,榮煥宗族。」長者益歡,情在無量,因復勸請,便為立字。相師問曰:「從有此兒,有何瑞應?」長者報曰:「其母本來訥口鈍辭,既懷此兒,談語巧妙,踰倍於常。」便為作字,號婆世躓。
年歲已大,聰才邈群,與其等輩遊行觀看,見那羅伎家有一女子,面貌淨潔,暉容希偶,心便染著,欲得娉娶。歸啟父母:「願為求索!」父母告言:「吾是貴姓,彼是凡賤,高卑非匹,如何為婚?」子情深愛,不能自釋,重更啟言:「莫問門戶,但論其身。幸垂顧愍,哀為我求!若不如志,便自殞命。」
父母從之,遣人往求。彼家報言:「君是大姓,我是小人,素非疇偶,何緣得爾?」其兒慇懃,情猶不息,復更遣信,重從索之。彼家答言:「若能如我習種種術,歌舞戲笑悉令備知,及於王前試使得中,然後乃當共作婚姻。」兒惑其色,不恥鄙事,即詣彼家學習戲藝,數時之間,皆已成就。
是時國王集諸那羅、上幢、投窓、空中索走,如是種種眾多戲事。時長者子亦往王邊,次應現伎,上索而走,索走既竟,王脫不見,復勅更上,奉命為之,氣力漸劣,中道欲墮,心中惶懅,無所歸依。
尊者目連陵虛至邊而告之曰:「如卿今日寧全身命,出家學道,為寧墮地,娶彼女耶?」尋報之言:「願自存濟,不用女也。」目連即時於虛空中化作平地,其人見已,情怖便止,因地而下,得全身首。既蒙安隱,喜不自勝,隨逐目連往詣世尊,禮拜供養。
佛於是時廣說妙論,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為不淨,出要最快。心意暢解,便得初果,因復白佛:「願得出家,奉修正法。」世尊聽之,鬚髮自落,法衣在身,便成沙門。比丘專精禪思,遵修正業,諸漏得盡,成阿羅漢。
慧命阿難前白佛言:「婆世躓沙門往昔之時與彼女子有何因緣,心染惑著,幾致危沒?復共目連造何善因,今蒙其恩,而獲寧濟?復何因緣自致應真?」
佛告阿難:「乃往過去無量之劫,波羅㮈國有大長者,初生一子,端正無比。當于是時,其家有人從海中來,齎一鳥卵,用奉長者。長者納受,經少時間,其卵便剖,出一鳥鶵,毛羽光潤。長者愛之,與子使弄,漸漸長大,互相懷念。時長者子騎鳥背上,鳥便擔飛,處處遊觀,情既滿厭,還歸其舍,日日如是,經歷多時。
「其長者子聞他國王作那羅戲,便乘斯鳥往至彼間,來下觀看,鳥住樹上。偶見王女,情便染愛,其時遣信騰說情狀,王女然可,便與共交。作事不密,為王所知,遣人推捕,尋時獲得,縛束其身,而當斬戮。長者子言:『諸君何為勞力殺我?聽我上樹自投而死。』諸人聽許,便起攀枝而上,乘騎其鳥,翔虛而去。因此鳥故,得延壽命。」
佛告阿難:「彼時長者子,今婆世躓是;爾時王女者,今伎家女是;爾時鳥者,則目連是。過去世時,惑色致困,由鳥得濟;今復貪色,垂當死亡,由目連故,致得安隱。其婆世躓所說聰辯成無漏者,乃往過去波羅㮈國有一居士,見辟支佛來從乞飯,居士即時以食施與,因復勸請,令說經法。其辟支佛辭云不能,擲鉢虛空,騰踊而逝。居士念曰:『斯人神力變化無方,然其不能敷宣道化。願我後生遭值聖尊,勝於此士巨億萬倍,演散法義,無窮無盡,令我身者,亦獲果證。』由此因緣,今世聰明,逮羅漢果。」
佛說是時,莫不歡喜,有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者,有種緣覺善根者,發菩薩心者,皆信佛語,頂戴奉行。
CBETA 编码:T0202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