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創立戒壇圖經
戒壇集僧遠近第七
戒場為諸界之本也!先於自然集僧,僧有不集,結無成就;故作法者初必審悉,於諸自然界中,子細窮考;有僧普集,不得受欲。事雖麁現,臨事多迷,遺略不集,僧便別眾。結既不成,妄稱有界,盡於來際於中受法,徒枉自他虛行一代。豈唯此生,來報果集,還遇無界而受具足,可不然耶!
今欲行事,並約標界。戒場大小從界者,多由場小於自然,故約自然而集;三唱外相,白二結之。次結大界時,引五六比丘出場外空地,入大界體中,依界標集僧;三唱大界內外相,白二結已。至明日先解大界,次解戒場,還如前結。集僧遠近,楷定如前。此更須審悉,一定之後,盡於來際未須解。故比人行事不行重解、重結之法;西梵現行此事,以初結界已,惡鬼被圍不得出界,極苦惱故,佛令為解,使其得出,重更加結。以如法故,善神方集,故使律中界內有鬼神廟屋。《五分》云:「結界通取聚落,護諸俗人,不為非人所惱等。」其事符同(云云)。
CBETA 编码:T1892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