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創立戒壇圖經
戒壇作業成敗第八(此篇機要,成敗一時)
事情成功或失败的关键在于人,人的认识有清楚有糊涂,所以事情就会遇到兴盛和毁坏。因此谨慎的人,不会固执己见。虽然对戒律条文记得很清楚,但实际运用时难免会有糊涂和遗忘,所以戒律总体上是宽容的,如果有违反的地方,只要是因迷糊遗忘造成的都可以谅解。至于划定修行区域的结界法事,必须是非分明、清楚明确,如果有怀疑、有错误,就应该放弃原来的重新再做,这难道不是恭敬谨慎到极点了吗!现在做法事的人大多轻率随便,不审查结界范围的远近,不明确僧众的异同,欺骗佛法,妄自称大;背诵经文却不明白纲领条理,眼看着事情却分不清对错,掩饰虚假、抱着迷惑,动不动就举行法事。现在简要说明几种情况来辨明对错:
要召集僧众举行仪式时,先要辨别僧人的真伪。对每个人都要用五十多条戒律标准来检验筛选,通不过检验的不能算合格僧人,也就没有资格参与重要佛事。具体的检验方法都详细记载在律宗典籍里。
现在有些僧人结两种界限时,不召集界限范围外的僧众,直接带五六个人到场地划定边界;有的在场地内同时宣告两种界限和三种标识后,就直接进行两种界限的羯磨仪式;有的在场地内宣告两种界限范围后,就随意划定界限;还有的在大界范围内不进入场地,远远指着场地边界就结界。正如《五分律》所说:"不明确宣告边界标识,就不能成功结界。"现在这种隔着边界虚指的做法,完全不符合正法;宣告不清晰,边界范围不明确,都算作没有宣告,界限自然不能成立。这些情况都是关于界限划分是否如法的问题!
要知道大界和戒场都必须如法建立。万一迫不得已,大界没有建成,难道能依靠没有界限的戒场来受戒吗?如果戒场没有如法建成,即使大界建立了,终究还是不如法的场地,怎么能举行佛事活动呢?所以精勤如法作业,首先要建立戒场,必须依照律法确保如法完成,不能含糊其辞地做法事,模模糊糊就当是如法了。僧众作为通达佛法的人,怎么能不深思呢!只顾名相而舍弃实质,说得再多也是徒劳。遇到具体事务时容易迷惑,所以老人家要反复强调,这实在是必要的啊!
三、说明结界的具体做法。结界范围有大小之分,场地有内外之别,必须事先明确这些区别,才能如法进行结界。
四、所谓作业,就是指羯磨仪式。这不单是一位僧人独自念诵就能完成的,必须让所有僧众都完全明白。如果有人不理解,就算不上圆满,也算不上如法。因为不明白的人,既不清楚共同认可的程序,也无法辨别如法与否的表现,所以不属于这两种情况,这样的羯磨不能算成功,但也不是谁的过错。
做事成功与否,关键要看四个条件:僧人、场所、事项和法度,这些前面都已经详细列明了。学习戒律的人,一定要把这些学透彻。如果连这四个基本条件都搞不清楚,那就不够资格主持法事!所以《十诵律》特别强调:“主持仪式的人应当清楚说明:这是宣告文、这是第一次表决、第二次表决、第三次表决——要这样明确区分。参与表决的人,不要分心走神、胡思乱想,应当全神贯注,心里时刻想着正在进行的宣告和表决程序。整个过程都要清清楚楚。”当年佛陀在世时,就连那些精通戒律的修行人偶尔也会犯五种过失,更何况那些不认真学习、不明事理的人呢?这都是因为在关键时刻,心思被扰乱、记性不清醒造成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