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有一天,韦刺史为惠能大师设大法会斋供。斋毕,刺史恭请大师升座,与同僚官员及百姓庄重整衣再拜,启请道:"弟子听闻和尚说法,实在奥妙难思。如今有些许疑问,愿大师慈悲,特别为我们开示解说。"
师父说:"有疑惑就请问,我当为你解说。"
韦公问道:"和尚所说的,莫非正是达摩大师的宗旨吗?"
师父说:“正是。”
六祖惠能答道:"弟子听闻,达摩祖师初次度化梁武帝时,武帝问道:'朕一生建造寺庙、剃度僧人、布施设斋,有什么功德?'达摩回答:'实在没有功德。'弟子不明白其中道理,恳请和尚解说。"
大师说:「实际上并无功德,不要怀疑先圣的教诲。梁武帝心念不正,不明了真正的佛法。建造寺庙剃度僧人、布施设斋,这些只是求取福报的行为,不能将福报等同于功德。功德存在于法身之中,不在于修福。」
大师又说:「认识自性是功,平等无分别是德。念念通达无碍,常能照见本性,发挥真实妙用,这名为功德。内心谦逊是功,外在行为守礼是德。从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远离妄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万物而不染着是德。若要寻求功德法身,只要依此修行,便是真功德。」
「修功德之人,内心不会轻视他人,恒常普遍恭敬一切。若常怀轻慢之心,我执不断,自然没有功;自性虚妄不实,自然没有德。这都是因为我执自大,常轻视一切的缘故。」
「善知识!念念相续不间断是功,心行平直无谄曲是德。修证自性是功,完善德行是德。善知识!功德须从自性中显现,不是靠布施供养能求得的。所以福德与功德有别。梁武帝不识真理,并非我祖师的过错。」
刺史又问道:"弟子常见僧俗众人念诵阿弥陀佛,发愿往生西方净土。请和尚开示,这样真能往生彼国吗?恳请您为我破除疑惑。"
大师说道:"请刺史仔细聆听,惠能为您解说。世尊在舍卫城中宣讲西方极乐世界的接引教化。经文讲得明明白白,极乐世界离此并不遥远。若从表象来说,距离有十万八千里之遥,这其实是指人身上的十种恶业和八种邪见,所以说路途遥远。说远方是为下根人方便说法,说近处是为上智人直指本心。人有上智下根之分,法却无高低之别。迷悟程度不同,见性就有快慢。迷途之人念佛求往生西方,觉悟之人自净其心。所以佛陀说:'心净则佛土净。'刺史是东方人,只要心净就没有罪业。即便是西方人,心若不净也会造业。东方人造罪,念佛求往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又念佛求往生何处?凡夫愚人不能明见自性,不识身中净土,东愿西求。觉悟之人处处自在,所以佛陀说:'随所住处恒常安乐。'只要刺史心中没有不善之念,西方极乐便近在咫尺。若心存不善,纵使念佛也难以往生。今日奉劝诸位善知识,先除十恶即如行过十万里,再除八邪又似越过八千里。念念不离自性,常行中正之道,到达净土只在弹指之间,弥陀圣容当下得见。刺史若能奉行十善,何必再求往生?不断十恶之心,哪尊佛会前来接引?若能顿悟无生法门,见西方只在刹那之间。不能觉悟而念佛求生,路途遥远如何到达?惠能愿为诸位,将西方极乐移于刹那之间,当下即可亲见。各位可愿得见?"
众人皆顶礼说道:"若在此处得见西方净土,何必再发愿往生?祈请和尚慈悲,即刻显现西方境界,普令大众皆得亲见。"
师父说:"诸位!世人的身体犹如一座城池,眼耳鼻舌就是城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大地,自性是君王。君王居住在心地上,自性在则君王在,自性去则君王无。自性在则身心存,自性去则身坏灭。要在自性中求佛,莫向身外追寻。迷失自性就是众生,觉悟自性就是佛。心怀慈悲就是观音,能舍喜乐就是大势至,能清净就是释迦,心性平直就是弥陀;人我执著就是须弥山,贪欲就是海水,烦恼就是波浪,毒害就是恶龙,虚妄就是鬼神,尘劳就是鱼鳖。贪瞋就是地狱,愚痴就是畜生。善知识啊!常行十善,天堂即在眼前。去除人我之见,须弥山便倾倒;断除贪欲,海水自然枯竭;烦恼不生,波浪自然平息;毒害消除,鱼龙灭绝。自心地上觉悟本性,如来放出大光明;外照六根门头清净,能破六欲诸天;自性光明内照,三毒即刻消除;地狱等罪业一时消灭,内外明彻与西方净土无异。不这样修行,怎能到达彼岸?
大众听闻开示,当下明了自性,全体恭敬礼拜,同声赞叹称善。齐声诵念:"普愿法界众生,闻此法音者,皆能顿时开悟。"
世尊开示说:「善知识啊!若想修行佛法,在家同样可以成就,并非一定要住在寺院。在家若能精进修行,就如东方人般心地纯善;住在寺院若不修行,反倒像西方人般心地染污。只要内心清净,当下便是自性的西方净土。」
韦公又问:"在家之人如何修行?恳请教导。"
师父说:「我向大众宣说无相颂。只要依照此颂修行,就永远与我没有差别;若不依此修行,即使剃发出家,对修道又有什么益处?颂文如下:」
心若平和何必持戒,行为正直何须修禅!
知恩就要孝养父母,重义就该上下相怜,
谦让能使尊卑和睦,忍辱可令众恶不喧,
若能如钻木取火般精进,淤泥必定生长红莲。
苦口的定是良药,逆耳的必为忠言,
改过必能生智慧,护短心中无圣贤。
日常行为常利他人,成道不是靠施钱,
菩提只需向心寻觅,何必向外求取玄奥。
听我说后依此修行,西方净土就在眼前。
大师又说:「诸位善知识!大家都应依照这偈颂修行,各自明见本性,直接成就佛道。时光不会等人,大家暂且散去,我要回曹溪去了。若还有疑问,可以再来询问。」
当时,刺史及其僚属、与会善男信女,都得以开悟,虔诚信受并奉行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