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佛陀告诉舍利弗:若有菩萨大士修行般若波罗蜜能成就如此功德,那时四大天王都会心生欢喜,暗自思量:我们应当像过去天王供养先佛那样,以四宝钵奉献这位菩萨。从三十三天到他化自在天的诸天众也都欢喜,心想:我们应当侍奉供养这位菩萨,削弱阿修罗的势力,增长天界众生。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四天王天乃至色究竟天的天人全都欢喜,思忖道:我们应当祈请这位菩萨转动法轮。舍利弗啊!当菩萨大士修行般若波罗蜜增长六波罗蜜时,世间善男子善女人各自欢喜,心想:我们愿为这位菩萨作父母妻儿、亲眷知己。那时从四天王天到色究竟天的天人全都欢喜,各自思量:我们应当善巧方便,使这位菩萨远离淫欲,从初发心便保持童真之身,不令与色欲相交。若贪著五欲会障碍往生梵天,何况无上正等正觉。因此舍利弗,出家断除淫欲的菩萨大士,方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非不断者所能成就。
舍利弗对佛陀说:世尊,大菩萨是否必须有父母、妻儿、亲属和朋友?
佛告诉舍利弗:有些菩萨有父母、妻子、亲族朋友。有些菩萨从初发心就断除淫欲修持童真行,直至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都不犯色欲。有些菩萨以方便力受用五欲后,出家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譬如幻术师或幻术弟子,善知幻法幻化五欲在其中共相娱乐。你以为如何,这些人对此五欲是否真有实受?
舍利弗回答:不是的,世尊!
佛对舍利弗说:菩萨大士以方便之力化现五欲境界,在其中享受快乐以度化众生,也是如此。这位菩萨大士并不染着欲乐,常以种种因缘呵斥五欲,指出欲望如火般炽热、如秽物般肮脏、能毁坏善根、如同怨敌。因此,舍利弗!应当明白菩萨是为了度化众生才示现享受五欲。
舍利弗向佛陀请教:菩萨应该如何修行般若波罗蜜?
佛对舍利弗说:大菩萨修习般若波罗蜜时,不见菩萨相、不见菩萨名相,不见般若波罗蜜相,也不见我在修般若波罗蜜,也不见我不修般若波罗蜜。为什么呢?菩萨和菩萨名相本质是空,空中没有色相,没有受想行识诸相;离开色相也没有空,离开受想行识也没有空。色相就是空,空就是色相;受想行识就是空,空就是识相。为什么呢?舍利弗啊,只因为假名安立才称为菩提,只因为假名安立才称为菩萨,只因为假名安立才称为空。为什么这样说?一切法的真实本性本来无生无灭、无垢无净。大菩萨这样修行时,既不见生相也不见灭相,既不见垢相也不见净相。为什么呢?一切名相都是因缘和合暂时显现,只是人为分别执着的假名施设。所以大菩萨修习般若波罗蜜时,不见一切名相,因为不见所以不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