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懺法
No. 1490-A舍利靈應序
天地之理。與聖賢之道。有可測者。有不可測者。可測者。古今智愚之所共知。不可測者。雖學窺聖域。才貫百家。亦不能明其萬一。予於戊戌之春。偶過福國精舍。訪濟生禪師因晤。聲碧和尚。聽其言詞。殆禪門高尚士乎。濟公與聲和尚。為同學友。濟公唱道江。聲和尚則屏迹天台。刺血書華嚴。精誠之至。忽於筆端。現一舍利。和尚動容。為予告焉。予方抱微疴。治以符水殊驗。予問之曰。筆端之所現者。果舍利乎。聲和尚曰。當日現於筆端者。乃真舍利也。且舍利未甞不可見於今日也。三日後當至矣。予曰。唯唯否否。越三日後。聲和尚問曰。昨見舍利乎。予曰。秋高氣清。彩雲繚繞。此日之所見。以云舍利則未也。和尚曰。此即所謂舍利耳。請細陳其說。夫舍利者梵語也。唐言身骨。如來入滅。將四千載。金色之體。已不可覩。舍利宛然存焉。金塔所供者。計八萬四千。今四明育王所供。僅見其一。即吳之康僧。來自西域。其求舍利。亦以三七成功。迄今韞於浮屠不可復覩。若其現相之奇。種種非一。或起赤色。或發碧光。或現貫珠。或顯聖像。誠亦不可枚舉。昨所覩彩雲。非舍利而何。夫前於筆端一見之。今於秋旻一見之奇矣。予曰。有可測者。有不可測者。所謂舍利洵非予之所能測。而前之見於筆端者。其舍利耶。今之見於秋旻者。其舍利耶。予因和尚之請。而即以其問答者。詳以述之。
天地运行的规律与圣贤的教化之道,有些可以理解,有些则难以测度。可以理解的部分,是古今智者愚人都知晓的;不可测度的部分,即使学问达到圣贤境界、才能贯通百家学说,也不能明白其中的万分之一。我在戊戌年春天,偶然经过福国精舍,拜访济生禅师时遇见了声碧和尚。听他谈吐,应是禅门中德行高尚之人。济公禅师与声和尚本是同窗道友——济公在浙江弘扬佛法,声和尚则隐居于天台山,以刺血书写《华严经》。当他书写至诚之时,笔尖忽然显现一粒舍利,和尚神色庄重地将此事告知于我。当时我正患小病,和尚用符水为我治疗,效果奇佳。我问他:笔端显现的真是舍利吗?声和尚答道:当日笔尖所现,确是真实不虚的舍利。况且舍利并非不能重现于当世,三日后您将得见。我半信半疑。三日期满,和尚问我:昨日可见舍利?我回答:秋空明净时虽有彩云缭绕,但若说见到舍利,却未曾得见。和尚开示道:这正是所谓舍利啊。请容我详说:舍利乃梵语,汉语称作身骨。如来涅槃虽近四千年,金色法身已不可见,但舍利依然留存世间。当年供奉于金塔的舍利共有八万四千粒,如今四明山阿育王寺所供奉的仅是其中之一。即便是吴地康僧会从西域求得舍利,也需经过三七二十一日虔诚祈祷方才显现。如今这些舍利深藏佛塔难以得见,但其显现的瑞相却千变万化:或泛赤光,或放碧彩,或如连珠,或现圣容,种种神异不可尽数。昨日所见彩云,不是舍利又是什么?先前在笔端显现一次,此刻在秋空又显现一次,岂非殊胜?我感叹道:世间确有可测与不可测之事。这舍利玄妙,确非我所能揣度。但前次笔尖所现可称舍利,此番秋空所现也可称舍利吗?因声和尚恳请,我便将这些问答如实记录下来。
旹大清康熙歲次戊戌中秋前三日勞山李照拜手書
大清康熙年间戊戌年中秋前三日,劳山李照恭敬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