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無垢稱經
說無垢稱經不二法門品第九
時無垢稱普問眾中諸菩薩曰:「云何菩薩善能悟入不二法門?仁者皆應任己辯才各隨樂說。」
那时,无垢称呼众中的菩萨们,普遍问道:菩萨如何能善于悟入不二法门?诸位仁者,请各自依照自己的辩才,随心所欲地阐述。
時眾會中有諸菩薩各隨所樂次第而說。
当时集会中有众多菩萨,各自依照心中所喜依次发言。
時有菩薩名法自在,作如是言:「生、滅為二。若諸菩薩了知諸法本來無生,亦無有滅,證得如是無生法忍,是為悟入不二法門。」
那时有位名叫法自在的菩萨这样说:生和灭是对立的分别。如果菩萨们明白一切法本来就没有生起,也没有消灭,证得了这种无生无灭的境界,就是进入了不二的法门。
復有菩薩名曰勝密,作如是言:「我及我所分別為二。因計我故便計我所,若了無我亦無我所,是為悟入不二法門。」
又有菩萨名叫胜密,这样说道:我与我所的对立是二。因为执着有我,所以执着我所。如果明白无我,也就没有我所,这就是悟入不二法门。
復有菩薩名曰無瞬,作如是言:「有取、無取分別為二。若諸菩薩了知無取則無所得,無所得故則無增減、無作、無息,於一切法無所執著,是為悟入不二法門。」
又有菩萨名为无瞬,这样说:取与不取分别是二。如果菩萨明白不取就无所获得,无所获得就没有增减、没有造作、没有休息,对一切法都不执着,这就是悟入不二法门。
復有菩薩名曰勝峯,作如是言:「雜染、清淨分別為二。若諸菩薩了知雜染、清淨無二則無分別,永斷分別趣寂滅跡,是為悟入不二法門。」
还有一位菩萨名叫胜峰,这样说道:杂染与清净的区别是二。如果菩萨明白杂染与清净并无分别,就能永远断除分别心,走向寂灭的境界,这就是悟入不二法门。
復有菩薩名曰妙星,作如是言:「散動、思惟分別為二。若諸菩薩了知一切無有散動、無所思惟,則無作意。住無散動,無所思惟、無有作意,是為悟入不二法門。」
又有菩萨名叫妙星,这样说道:散乱和思虑分别是两种分别心。如果菩萨明白一切本无散乱、无需思虑,就不会起心动念。安住于无散乱、无思虑、无动念的境界,这就是悟入不二法门。
復有菩薩名曰妙眼,作如是言:「一相、無相分別為二。若諸菩薩了知諸法無有一相、無有異相、亦無無相,則知如是一相、異相、無相平等,是為悟入不二法門。」
復有菩薩名曰妙臂,作如是言:「菩薩、聲聞二心為二。若諸菩薩了知二心性空如幻,無菩薩心、無聲聞心,如是二心其相平等皆同幻化,是為悟入不二法門。」
復有菩薩名曰育養,作如是言:「善及不善分別為二。若諸菩薩了知善性及不善性無所發起,相與無相二句平等,無取、無捨,是為悟入不二法門。」
復有菩薩名曰師子,作如是言:「有罪、無罪分別為二。若諸菩薩了知有罪及與無罪二皆平等,以金剛慧通達諸法,無縛、無解,是為悟入不二法門。」
復有菩薩名師子慧,作如是言:「有漏、無漏分別為二。若諸菩薩知一切法性皆平等,於漏、無漏不起二想,不著有想、不著無想,是為悟入不二法門。」
復有菩薩名淨勝解,作如是言:「有為、無為分別為二。若諸菩薩了知二法性皆平等,遠離諸行,覺慧如空,智善清淨,無執、無遣,是為悟入不二法門。」
復有菩薩名那羅延,作如是言:「世出、世間分別為二。若諸菩薩了知世間本性空寂,無入、無出,無流、無散,亦不執著,是為悟入不二法門。」
復有菩薩名調順慧,作如是言:「生死、涅槃分別為二。若諸菩薩了知生死其性本空,無有流轉亦無寂滅,是為悟入不二法門。」
復有菩薩名曰現見,作如是言:「有盡、無盡分別為二。若諸菩薩了知都無有盡、無盡,要究竟盡乃名為盡,若究竟盡不復當盡則名無盡。又,有盡者謂一剎那,一剎那中定無有盡則是無盡。有盡無故,無盡亦無。了知有盡、無盡性空,是為悟入不二法門。」
復有菩薩名曰普密,作如是言:「有我、無我分別為二。若諸菩薩了知有我尚不可得,何況無我?見我、無我其性無二,是為悟入不二法門。」
復有菩薩名曰電天,作如是言:「明與無明分別為二。若諸菩薩了知無明本性是明,明與無明俱不可得,不可算計、超算計路,於中現觀平等無二,是為悟入不二法門。」
復有菩薩名曰憙見,作如是言:「色、受、想、行及識與空分別為二。若知取蘊性本是空,即是色空、非色滅空,乃至識蘊亦復如是,是為悟入不二法門。」
復有菩薩名曰光幢,作如是言:「四界與空分別為二。若諸菩薩了知四界即虛空性,前中後際四界與空性皆無倒,悟入諸界,是為悟入不二法門。」
復有菩薩名曰妙慧,作如是言:「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分別為二。若諸菩薩了知一切其性皆空,見眼自性於色無貪、無瞋、無癡;如是,乃至見意自性於法無貪、無瞋、無癡,此則為空。如是見已,寂靜安住,是為悟入不二法門。」
復有菩薩名無盡慧,作如是言:「布施、迴向一切智性各別為二;如是,分別戒、忍、精進、靜慮、般若及與迴向一切智性各別為二。若了布施即所迴向一切智性,此所迴向一切智性即是布施;如是,乃至般若自性即所迴向一切智性,此所迴向一切智性即是般若。了此一理,是為悟入不二法門。」
復有菩薩名甚深覺,作如是言:「空、無相、無願分別為二。若諸菩薩了知空中都無有相,此無相中亦無有願,此無願中無心、無意、無識可轉。如是,即於一解脫門具攝一切三解脫門。若此通達,是為悟入不二法門。」
復有菩薩名寂靜根,作如是言:「佛、法、僧寶分別為二。若諸菩薩了知佛性即是法性、法即僧性,如是三寶皆無為相,與虛空等;諸法亦爾。若此通達,是為悟入不二法門。」
復有菩薩名無礙眼,作如是言:「是薩迦耶及薩迦耶滅分別為二。若諸菩薩知薩迦耶即薩迦耶滅,如是了知,畢竟不起薩迦耶見,於薩迦耶薩迦耶滅,即無分別、無異分別。證得此二究竟滅性,無所猜疑、無驚、無懼,是為悟入不二法門。」
復有菩薩名善調順,作如是言:「是身、語、意三種律儀分別為二。若諸菩薩了知如是三種律儀皆無作相,其相無二。所以者何?此三業道皆無作相——身無作相即語無作相、語無作相即意無作相、意無作相即一切法俱無作相——若能隨入無造作相,是為悟入不二法門。」
復有菩薩名曰福田,作如是言:「罪行、福行及不動行分別為二。若諸菩薩了知罪行、福及不動皆無作相,其相無二。所以者何?罪、福、不動如是三行性相皆空,空中無有罪、福、不動三行差別,如是通達,是為悟入不二法門。」
復有菩薩名曰華嚴,作如是言:「一切二法皆從我起。若諸菩薩知我實性即不起二,不起二故即無了別,無了別故無所了別,是為悟入不二法門。」
復有菩薩名曰勝藏,作如是言:「一切二法有所得起。若諸菩薩了知諸法都無所得則無取捨,既無取捨,是為悟入不二法門。」
復有菩薩名曰月上,作如是言:「明之與暗分別為二。若諸菩薩了知實相無暗、無明,其性無二。所以者何?譬如苾芻入滅盡定,無暗、無明;一切諸法其相亦爾。如是妙契諸法平等,是為悟入不二法門。」
復有菩薩名寶印手,作如是言:「欣厭涅槃、生死為二。若諸菩薩了知涅槃及與生死不生欣厭則無有二。所以者何?若為生死之所繫縛則求解脫;若知畢竟無生死縛,何為更求涅槃解脫?如是通達,無縛、無解,不欣涅槃、不厭生死,是為悟入不二法門。」
復有菩薩名珠髻王,作如是言:「正道、邪道分別為二。若諸菩薩善能安住正道,邪道究竟不行;以不行故,則無正道、邪道二相;除二相故則無二覺;若無二覺,是為悟入不二法門。」
復有菩薩名曰諦實,作如是言:「虛之與實分別為二。若諸菩薩觀諦實性尚不見實,何況見虛?所以者何?此性非是肉眼所見,慧眼乃見。如是見時,於一切法無見、無不見,是為悟入不二法門。」
如是,會中有諸菩薩隨所了知各別說已,同時發問妙吉祥言:「云何菩薩名為悟入不二法門?」
時妙吉祥告諸菩薩:「汝等所言雖皆是善,如我意者,汝等此說猶名為二。若諸菩薩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表、無示,離諸戲論、絕於分別,是為悟入不二法門。」
時妙吉祥復問菩薩無垢稱言:「我等隨意各別說已,仁者當說,云何菩薩名為悟入不二法門?」
時無垢稱默然無說。
妙吉祥言:「善哉善哉!如是菩薩是真悟入不二法門,於中都無一切文字言說分別。」
此諸菩薩說是法時,於眾會中五千菩薩皆得悟入不二法門,俱時證會無生法忍。
說無垢稱經卷第四
CBETA 编码:T0476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