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莊嚴論經
再者,选取福田应当注重其德行,不应挑剔年少、壮年或年老体衰。
我曾听说,有位施主派熟识的僧人去寺院请僧人,只求年长的不要年轻的。后来那位僧人邀请众僧时,轮到沙弥便不用他们。沙弥问道:为何不用我们这些沙弥?回答说:施主不要,并非我的意思。这时劝请的僧人便说偈道:
耆宿老者具足德行,白发苍颜皱纹深,
秀眉稀疏牙齿缺落,脊背佝偻肢体迟缓,
施主偏爱如此形貌,不喜年少青春容颜。
那时寺中有许多沙弥,都是阿罗汉,如同有人触怒狮子、激其腰脉使其发怒。众沙弥都这样说:那位施主愚昧无知,不爱有德之人,只贪恋年老者。于是众沙弥说偈言道:
所谓长老者,不在于须发皆白,
面容皱褶牙齿落,愚昧无知无智慧。
可贵在于能修福,去除种种恶业,
清净修行梵行者,方可称为长老。
我等对于毁誉,不生增减之心,
只为令施主,避免造作罪业。
若于僧众福田,诽谤生起增减,
我等应速前往,启发那位施主,
莫令其堕恶趣。众沙弥等闻言,
立即施展神通,化作老人之相,
白发满脸皱纹,秀眉牙齿脱落,
驼背拄杖而行,来到施主家中。
施主见老人至,心生极大欢喜,
焚香散著名花,速请入座就坐。
须臾片刻之间,恢复沙弥本相,
施主见状惊愕,变化如此神奇,
犹如饮用天露,容貌忽然鲜焕。
广泛闻法与严守戒律,修习禅定及般若智慧,
趋向三乘道的修行者,证得果位及修行方向。
犹如辛头河,奔流汇入大海,
这些贤圣众,皆融入僧伽之海。
譬如雪山中,蕴藏众妙药,
又如肥沃田,滋长诸种子,
具足贤善智慧的修行人,皆从僧团中诞生。
说完这个偈颂后,他又说道:施主!你难道没听说过经中记载的阿尼卢头、难提、黔毗罗这三位族姓子吗?有位名叫伽扶的鬼神大将曾对佛陀说:世尊!一切世界中的天神、人类、魔众、梵天众生,只要能心念这三位族姓子,都能获得利益安乐。三位僧人尚能带来利益,何况大众?随即说出偈颂:
三人不成僧,心念即得利;
如鬼将所言,未达僧境界,
尚且获大益,何况念僧者?
故应知功德,诸善皆僧生。
譬如龙降雨,唯海能容受;
众僧亦如是,堪承大法雨。
是故汝应当,专心念僧众。
此众僧团体,乃善之聚处,
解脱之大群,僧如勇健军,
能破魔怨敌。此众僧团体,
胜智之丛林,一切诸善行,
悉集于其中,导向三乘道,
最胜之伴侣。
当时沙弥说完赞颂偈语,施主及其眷属心中充满极大欢喜,全都证得须陀洹果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