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莊嚴論經
(七)
復次,依邪道者得眾苦患,修正道者增長信心及以名稱,有智之人應觀邪正。
再者,走邪路的人会遭受种种痛苦烦恼,修习正道的人则能增长信心和声誉,明智之人应当辨别邪正。
我昔曾聞,有一人於行路側作小苦行,若有人時臥棘刺上,若無人時別居餘處。有人見已而語之言:「汝今亦可徐臥刺上,何必縱體傷毀甚多?」此人聞已深生瞋忿,放身縱體投棘刺上,轉劇於前。時有一優婆塞在其傍立,是苦行者見已自擺,轉復增劇。優婆塞即語之言:「汝於前者但以小刺,今復乃用瞋恚之棘而以自刺。先所刺者傷毀甚淺,貪瞋之刺乃為深利。臥棘刺者苦止一世,貪瞋刺苦及無量身,以刺刺身此瘡易滅,貪瞋刺瘡歷劫不差,是故宜速除深毒刺。」即說偈言:
我曾听说,有一个人在路边修习苦行,若有行人经过便躺在荆棘上,无人时便移到别处。有人看见后对他说:你现在也可以慢慢躺在刺上,何必猛然躺下让身体受这么多伤?这人听后心生嗔怒,干脆放任全身猛扑到荆棘上,伤痛比之前更剧烈。当时有位在家居士站在旁边,苦行者看见后故意扭动身体,使伤痛更加严重。居士便对他说:先前你只是被小刺所伤,现在却用嗔恨的毒刺伤害自己。先前那些刺造成的伤很浅,贪嗔之刺才真正深入骨髓。躺在荆棘上的苦只受这一世,贪嗔之刺的痛苦要延续无数轮回。被荆棘刺伤容易痊愈,贪嗔造成的疮疤历经劫难也无法愈合,所以应当尽快拔除这些深毒之刺。随即说偈道:
「汝今應勤拔,心中深毒刺,
宜以利智刀,割斷貪瞋棘。
貪瞋深著人,世世不可祛,
愚小諸邪見,不識正真道。
苦身臥棘刺,以苦欲離苦,
人見臥棘刺,無不遠逃避。
唯汝於斯苦,抱持不放捨,
我見如此事,乃知有邪正。
是故重自歸,十力之世尊,
大悲拔眾苦,開示正道者,
涉彼邪徑眾,導以八正道。
外道邪見等,為苦所欺誑,
極為信著苦,流轉無窮已。
諸有智慧者,見此倍增信,
外道甚愚惑,苦盡得解脫。
出世大仙說,眾具悉備足,
得修八正道,修道故解脫。
以是故當知,安樂獲解脫,
非如汝外道,受苦得涅槃。
依心故造作,善惡等諸業,
汝當伏心意,何故橫苦身?
身為眾結使,妄修種種苦,
是苦修道者,地獄應是道。
然此地獄中,斬截及糞屎,
熾然燒炙等,具受眾苦毒。
彼雖受諸苦,不得名苦行,
智慧祛三業,垢穢皆消除。
釋迦文佛教,教諸一切人,
應求天甘露,又宣說止觀,
亦莊餝智慧,是名真苦行。
何用徒勞身?造作無益苦,
此苦甚長遠,深廣無崖限。
譬如有惡子,不得其孝養,
但作諸罪累,由彼受眾苦。」
是時彼外道,而作如是言:
「諸仙修苦行,亦復得生天。」
優婆塞說偈,而答於彼言:
「諸仙生天上,非因臥棘刺,
由施戒實語,而得生天上,
汝雖作苦行,都無有利益。
猶如春農夫,不下於種子,
至秋無果實,而可得收穫。
汝等亦如是,不種善根子,
但修諸苦行,畢竟無所獲。
夫欲修道者,當資於此身,
以美味飲食,充足於軀命。
氣力既充溢,能修戒定慧,
斷食甚飢渴,身心俱擾惱。
不令心專定,云何獲聖果?
雖復食餚饍,不貪著美味,
但為戒實語,施忍及禪定,
斯等為種子,能獲善果報。
身雖受飢渴,而心望美味,
因時尚不甘,況當獲美果?
若有殘害心,使他生畏怖;
若除殘害心,能施無畏者,
是則名行法。若復生殘害,
稱之為非法。美味充足者,
終無害他意,以無害心故,
無有損於彼,設起大慈心,
然得大善果。汝雖行自餓,
飢渴而睡眠,亦復無益事。」
外道作是言:「如汝起慈心,
不必能利益,而得大果報。
自餓而睡眠,其事亦如是,
雖無益於彼,亦得善果報。」
優婆塞答言:「慈心除瞋害,
以除瞋害故,能獲善果報。
汝法作苦行,增長於瞋故,
便起身口惡,云何得善果?
慈心則不爾,若起慈心時,
能除滅瞋害;以無瞋害故,
則起身口善。無益而苦行,
云何同慈善?譬如師子吼,
諸獸無在前;如來無礙辯,
其事亦如是,一切諸外道,
無敢抗對者。說法摧外道,
默然無詶答。」
你应当勤勉拔除心中深藏的毒刺,
当用锐利的智慧之刀,斩断贪嗔的荆棘。
贪嗔深植人心,生生世世难以去除,
愚昧之人执著邪见,不识真正的正道。
苦修者躺卧荆棘,想以痛苦脱离痛苦,
世人见卧荆棘者,无不远远躲避。
唯独你紧抱此苦,不肯舍弃,
我见此情状,方知邪正之别。
因此我再次皈依,十力具足的世尊,
大悲拔除众生苦,开示正道者,
引导误入邪径之人,走上八正道。
外道执著邪见,被苦所欺诳,
深信苦修,轮回无尽。
有智慧者见此,信心倍增,
外道愚惑至极,唯有苦尽方能解脱。
出世大仙宣说,具足一切资粮,
依八正道修行,因修道而解脱。
故当知安乐解脱,
非如你等外道,以苦求涅槃。
心造善恶诸业,
你当调伏心意,何必徒然苦身?
身本为众结使,妄修种种苦行,
若苦修即是道,地狱应是正道。
然而地狱之中,斩截粪尿烧炙,
受尽诸般苦毒,
彼虽受苦,不名苦行。
智慧净化三业,垢秽尽除,
释迦佛教导一切人,
当求天甘露,宣说止观,
庄严智慧,方为真苦行。
何必徒劳苦身?造作无益之苦,
此苦长远无尽,深广无边。
譬如逆子不孝,
徒造罪业,自受众苦。
外道闻言反驳:
“诸仙修苦行,亦得生天。”
居士以偈答言:
“诸仙生天上,非因卧荆棘,
由布施持戒实语,而得生天。
你虽苦行,毫无利益,
如春不播种,秋无收获。
你等亦如是,不种善根,
徒修苦行,终无所得。
欲修道者,当资养此身,
以美味饮食,滋养性命。
气力充沛,方能修戒定慧,
断食饥渴,身心扰乱,
心难专定,何得圣果?
虽食美味,不贪著享受,
但持戒实语,布施忍辱禅定,
以此为种,方得善果。
身虽饥渴,心念美味,
现时尚不得,何况未来果?
若存害心,令他恐惧;
若除害心,施无畏者,
是名为行法。若生残害,
则为非法。饱足之人,
终无害意,因无恶心,
无损于他,反起大慈,
得大善果。
你虽自饿饥渴,
睡眠无益,徒劳而已。
外道辩言:“如你慈心,
未必利他,却得大果。
我自饿睡眠,亦是如此,
虽无益他,亦得善报。”
居士答言:“慈心除嗔害,
因除嗔害,故得善果。
你法苦行,增长嗔恚,
反起身口恶,何得善果?
慈心则不然,起慈心时,
能灭嗔害;因无嗔害,
身口皆善。无益苦行,
岂同慈善?
譬如狮子吼,百兽皆伏;
如来无碍辩才,
一切外道,无能抗对。
说法摧外道,默然无答。”
CBETA 编码:T0201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