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莊嚴論經
(九)
復次,欲如肉摶眾鳥競逐,有智之人深知財患而不貪著。
我昔曾聞,修婆多國時有比丘,於壞垣壁見有伏藏,有大銅瓮滿中金錢,將一貧優婆塞而示之處,即語之言:「可取是寶以為資生。」時優婆塞問比丘言:「何時見此?」比丘答言:「今日始見。」優婆塞言:「我見是寶非適今日,久來見之,然我不用。爾今善聽!我當說寶所有過患。若取是寶為王所聞,或至於死,或被讁罰,或復繫閉,如斯等苦不可稱數。」即說偈言:
「我見是寶來,歷年甚久遠,
此寶毒螫害,劇彼黑毒蛇。
是故於此寶,都無有貪心,
觀之如毒蛇,不生財寶想。
繫閉被讁罰,或時至死亡,
一切諸災害,皆由是寶生。
能招種種苦,為害甚可怖,
故我於寶所,不生貪近想。
群生迷著寶,謂之為珍玩,
寶是危害物,妄生安善想,
有如斯過患,何用是寶為?
如是膿污身,趣自支軀命,
會當捨敗滅,何用珍寶為?
譬如火投薪,無有厭足時,
人心亦如是,希求無厭足。
汝若憐愍我,教我少欲法,
云何以財寶,而以見示語?
夫少欲知足,能生大利樂;
若其多欲者,諸根恒散亂,
貪求無厭足,希望增苦惱。
然此多欲人,常生於欲想,
貪利無有極,如摩竭魚口。
而彼少欲人,無貪求苦故,
心恒懷悅豫,歡慶同節會。」
時優婆塞讚歎少欲知足之法,彼比丘生希有想而讚之言:「善哉善哉!真是丈夫。雖無法服心已出家,能順佛語知少欲法,而此少欲諸佛所讚。」比丘言:「汝之所說總而言之,深見譏呵令我愧踖。汝今處家,妻子眷屬僮僕使人,正應貪求以用自營,能隨佛語讚歎少欲。假使有人以鐵為舌,無有能呵少欲知足。我今雖復剃除鬚髮身服法衣相同沙門,然實不知沙門之法,而方教汝多欲之事,不能稱述法王所讚少欲之法,是諸善源,如佛修多羅中亦說少欲為沙門本。如來昔日乞食訖,若有餘食,或時施與諸比丘等,或復置於水中用與諸蟲。爾時有二比丘乞食不足,而有飢色從外來入,佛既見已而語之言:『今有餘食,汝能食不?』一比丘言:『如來世尊說於少欲有大功德,我今云何貪於此食而噉之耶?』一比丘言:『如來世尊所有餘食難可值遇,梵釋天王等皆悉頂戴而恭敬之。我今若食,當益色力安樂辯才。如是之食甚難值遇,云何不食?』於時世尊讚不食者:『善哉比丘!能修佛教行少欲法。』此一比丘雖順佛語,食佛餘食,佛不讚歎。是故當知,少欲之法,佛所印可教戒之本。」即說偈言:
「欲得法利者,應當解少欲,
如此少欲法,聖莊嚴瓔珞。
今世除重擔,無憂而快樂,
乃是大涅槃,宅室之初門。
關制魔軍眾,要防之隘路,
度於魔境界,無上之印封。
持戒如巨海,少欲如海潮,
能為眾功德,密緻之覆蓋,
貪求疲勞者,憩駕止息處。
親近少欲者,如似𤛓牛乳,
酪酥醍醐等,因之而得出,
少欲亦如是,出生諸功德。
能展手施者,此手名嚴勝,
受者能縮手,嚴勝復過彼。
若人言施與,是語價難量,
受者言我足,難量復過彼。
若欲得法者,應親近少欲,
十力說少欲,即是聖種法。
少欲無財物,增長戒聞慧,
如此少欲法,出家之法食。
雖有渴愛等,終不能擾惱,
且置後世樂,現在獲安隱。」
CBETA 编码:T0201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