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莊嚴論經
(一〇)
復次,夫知足者雖貧名富,不知足者雖富是貧,若聖智滿乃名大富。
我昔曾聞,有優婆塞,有人譏呵云最貧窮,而優婆塞樂佛所讚知足之法即順法相,而說偈言:
「無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
善友第一親,涅槃第一樂。」
時優婆塞說偈已語彼人言:「如佛所說知足則富,汝今何故稱我貧窮?」復說偈言:
「雖有諸珍寶,豐饒資生具,
不信三寶者,說彼最貧窮。
雖無諸珍寶,及以資生具,
能信三寶者,是名第一富。
我今敬三寶,以信為珍玩,
汝以何因緣,說我為貧窮?
帝釋毘沙門,雖富眾珍寶,
如其布施時,不能一切捨。
我心愛知足,於諸財寶物,
無有貪著意,一切悉能捨。
富貴者庫藏,多有眾珍寶,
水火及盜賊,悉皆能侵奪。
彼若喪失時,則生大苦惱,
良醫及妙藥,不能治彼苦。
我以信為寶,無能侵奪者,
心意坦然樂,無諸憂患苦。」
說是偈已復作是言:「是故當知,雖有庫藏象馬七寶資生之具,不知足者猶名為貧,是以佛說知足最富。」眾人聞是語已皆歎善哉,真是正說,有大智慧,名大丈夫。各相語言:「自今已後雖無財寶但有信心,我等見之稱為富者。苦集錢財皆為樂故,為欲供給室家眷屬令無乏故,如斯之樂正為現身。信心之寶為於累世,於人天中財寶自恣,是故知信為第一財寶。如此信財於生死中,極受快樂無諸苦惱。金銀珍寶能生災患,晝夜憂懼畏他劫掠,然有八危,以貪著故累世受苦。以有信故,能得戒財施財定財慧財,若無信者云何得有如是等財?是以信財為最第一。我有是財,故於人前自言大富,我於往昔深積善業,是以今者因信心知足。」而說偈言:
「因有信心故,則不造諸惡,
一切諸功德,以信為使命。
信亦如河箭,駛流甚迅速,
能令於心意,速疾至善法。
誰有多財寶,能勝信巨富?
雖有財富者,失財則貧窮,
若其命終時,捨之而獨逝。
無隨至後世,信財不喪失,
恒常自隨逐,累劫受快樂。
世人積財寶,能生彼貪欲,
信財則不爾,見則生歡喜。
於諸財寶中,信財最為上,
顯示此義者,牟尼之所說。
是故我非貧,信財最為勝,
餘者不名財,唯信是實財。
以信布施者,財物得增長,
不信施彼者,果報轉尠少。」
大莊嚴論經卷第二
CBETA 编码:T0201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