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易解
○善現啟請分第二
善現。即須菩提。乃此經發起之人。盖由其啟請。而得普聞妙法也。
時長老須菩提。
齒德俱尊曰長老。梵語須菩提。華言空生。亦名善現。
在大眾中。即從座起。
須菩提為上首弟子。解空第一。今欲申問真空無相之法。故從眾中起座也。
偏袒右肩。右膝著地。
袒。露也。右肩偏露以示順。右膝跪地以示敬。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合掌以示歸敬。而啟白於佛云。
希有世尊。
希。少也。言少有者。我世尊也。未致問辭。先歎希有。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如來者。經云。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若欲廣明。更有多義。須菩提稱佛善能護佑調伏現在諸菩薩。令其入道。善以妙法付囑未來諸菩薩。令其修習。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
善男子善女人。在凡而修出世行者。故名之為善。須菩提問言。設有善信男女於此。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阿。無也。耨多羅。上也。三。正也。藐。等也。菩提。覺也。言人若能發此無上正等正覺之心者。
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應不應之應。平聲。降伏之降。平聲。後同。
○應。當也。言未知其心。當何所安住而不外馳。妄念來時。如何降伏而不令起。此乃修行至要。洵切問也。於時世尊入甚深般若。諸根悅豫。須菩提睹相知意。故假申問答。欲得世尊反覆辨論。以申明真空無相之旨。非徒自悟。亦欲使在會及後之學者。得住心降妄之法。為下手工夫。以證至道。其嘉惠來學。寔無量矣。
佛言。善哉善哉。
須菩提問意。深合佛旨。故亟稱其善也。
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佛呼須菩提言。誠如汝適所云如來善護念付囑之語。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為。去聲。後同。
○汝須誠聽。吾當為汝言之。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若善信男女。而發此無上正等正覺之心者。
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其心當如是而住。當如是而降伏其妄心。如是二字。不可作泛語讀過。是一絕妙心法。即無住生心之謂。非特指下文而言也。故此經始終皆稱如是。盖吾人心本虗靈。與佛同體。祇緣無量劫來。妄念紛乘。曾無休息。由此妄念。生出八萬四千種塵勞。舍生受生。輪迴不已。無有出期。佛慈憐憫。因而說法度人。俾得離諸苦惱。頓證真如。以復其本體之明。然修行法要。先須淨除妄念。務令心不繫緣。不思善惡等事。因任自然。如如而住。從此進修。自得明心見性。莊子亦云。虗室生白。吉祥止止。此為修行正軌。乃住心降妄之要訣。千古聖賢。皆以此為下手工夫。佛故亟稱之。若舍此別修。便成邪魔外道。顧諸人於此。往往輕忽看過。誠為可惜。茲特拈出。以公同志。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唯。音委。樂。音要。
○唯者。應之速而無疑也。樂。喜好也。須菩提聞佛說住心降妄之法。要而不煩。恍然契悟。故亟應而然之。但慮在會及後之聞者。未必皆能以一二語。而頓階契證。故願佛更引申其說。庶使聞者。不致茫然無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