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易解
○妙行無住分第四
行。音恨。
○言菩薩於布施妙行。心無住著。寔無所希冀而為此也。
復次須菩提。
復。去聲。後同。
○復次。再告之辭也。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行。如字。施。去聲。後同。
○住。猶著也。此承上章而言。菩薩之人。既已離相度生。更宜離相行施。所謂無為而無所不為也。但菩薩法式。應行施而不著布施之相。此則三輪體空。而為無住行施。布施有二。一法施。二財施。說法度人。謂之法施。濟人財物。謂之財施。三輪。謂施者。受者。及所施物。
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在眼曰色。在耳曰聲。在鼻曰香。在舌曰味。在身曰觸。在意曰法。此謂六塵言。菩薩所謂無住行施者。不當於塵境生心也。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言菩薩當以所謂如是之法而行布施。心不著於塵境之相。則得之矣。
何以故。
夫行施而不著相者。此何故哉。
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思量稱量之量。平聲。後同。
○盖菩薩行施而不著布施之相者。其所得福德。正不可以心思較量多寡矣。福德。猶言福報。菩薩之人。惟以布施為助行。期於速證。不應但求世間福報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
佛呼須菩提而詰之曰。於汝意中以為何如耶。
東方虗空。可思量不。
不。音否。問辭也。下同。
○佛欲顯無相行施獲福之大。故設言諸方皆有空處。試思東方虗空之處。其廣大可能以心思計量否。
不也。世尊。
不。音弗。答辭也。下同。
○須菩提悟佛問意。而知東方虗。空自不可以心思量其廣大。故以不也答之。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虗空。可思量不。
四維。四角也。佛又呼須菩提而問之曰。東方虗空。其廣大既不可以心思較量矣。若南西北方。及四維上下。亦各有空處。其空處。有可以心思較量者否。
不也。世尊。
須菩提以東方虗空。其廣大既無限量。則他方虗空。亦皆無限量。故仍以不也答之。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
佛呼須菩提而告之曰。汝既知諸方虗空。其廣大皆不可以心思較量矣。當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所得福德。亦如虗空之廣大。而不可以思量焉。顧可住相行施。而僅取有為福報。
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須菩提當知。菩薩之人。但應如我所教無住行施之法。而安住其心。則得之矣。此叮嚀之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