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易解
○莊嚴淨土分第十
法以無得為得。心以無住為住。清淨自然。並不著相執有。此為莊嚴自心淨土。非若設像。供養之為莊嚴也。
佛法以无所获得为真正的获得。心以无所执著为真正的安住。清净自在,既不执着于外在形象,也不固守实有概念。这才是庄严自心净土的方法。并非设立佛像、进行供养才算是庄严。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
佛问须菩提:你觉得怎样。
佛欲以己之往事示人。使之堅信。故告須菩提曰。於汝意中以為何如耶。
佛想用自己的过去事迹来开示众人。让他们坚定信心。所以告诉须菩提说。在你看来。你觉得怎么样。
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
此如來。佛自謂也。然燈佛釋迦之師也。言如我昔日在本師處。聞法頓證。其時本師果有秘法授我。而真有所得乎。
这位如来佛自称。燃灯佛是释迦牟尼的老师。说的是我从前在本师那里听闻佛法立即证悟。当时本师确实有秘法传授给我。而我真的有所得吗。
不也世尊。
不,世尊。
須菩提以佛佛相傳。雖有得法之名。然皆自修自度。非有秘法與人。不假修為。便堪證果。故即以不也答之。
须菩提知道佛与佛之间的传承,虽然有得法的名号,但都是自己修行自己度脱,并没有秘密的法门可以传授给别人,不需要借助外力修行就能证得果位。所以他直接回答说不。
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寔無所得。
如来在燃灯佛那里,对于佛法其实一无所得。
言佛昔在本師處。雖云得法。其寔得無所得耳。
佛过去在本师那里,虽然说是得法,其实得到了无所得。
○。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
土。讀作杜。盖東西異音耳佛又恐人不求見性。專以造寺塑像種種裝飾而為莊嚴。故呼須菩提而詰之曰。汝意以為何如耶。諸菩薩曾以外相莊嚴。而為莊嚴佛土否。
不也。世尊。
須菩提以諸菩薩。決不以外相莊嚴而為莊嚴自心佛土。故以不也答之。
何云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夫我所謂菩薩不事外相莊嚴者。何故哉盖莊嚴佛土者。非有莊嚴之迹。乃各自淨其心。是則名之為莊嚴耳。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
佛以須菩提所言莊嚴之意。深契其旨。故即是之而又呼之曰。須知諸菩薩及大菩薩等。應以所云如是之法而生其清淨之心。清淨心者。謂心不起絲毫雜念也。生字尤為要妙。佛恐學人但求心淨。一向沉空守寂。宛如槁木死灰。則又落偏枯。而非中道。故特云生清淨心。便覺活潑潑地。
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
言菩薩之心。既不宜落空。亦不宜附物。雖曰生心。不當於六塵上有所粘著也。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盖不惟不應於塵境上生心。即一切境緣。均不應有所粘著。此為無住生心之妙法耳。我佛教人。如此入細。千古傳心妙訣。無逾於此。可謂要言不煩。宜乎六祖一聞此語。便爾悟入。吾輩可弗勉諸。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
須彌山高出天外。間隔四天下。其大無比。故稱山王。佛欲人自見法身之大。故設辭以問須菩提曰。假如有人。其色身如須彌山王之大。汝意以為何如。是人之身。亦曾為大否。
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須菩提知佛問意。而言若以色身而論。則如須彌之身。可云甚大矣。然所謂大者。何故哉是特以色身言之耳。若佛所謂法身者。廣大如虗空。非有相。非無相。非色身之身。故云非身。是則可名為大身耳。豈區區色身之比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