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六(一名中印度那蘭陀大道場經,於灌頂部錄出別行)
这时,观世音菩萨从座位上站起来,恭敬地向佛行礼,对佛说:世尊,我记得过去像恒河沙那样多的劫数以前,那时有一位佛出现在世上,名叫观世音。我在那位佛面前发下觉悟的誓愿。那位佛教导我通过听闻、思考和修行进入禅定状态。最初在听闻中进入状态,忘却了外在的声音;进入寂静后,动静两种现象都不再生起。这样逐渐深入,能听和所听都消失了;超越听闻的执着,觉知到觉性本身也是空的;空的觉性完全圆满,连空的观念也消除了。生灭的念头消失后,彻底的寂静显现出来,突然超越了世间和出世间的分别,十方世界一片光明,获得两种特殊的能力:第一,与十方诸佛本来清净的觉悟之心相合,和佛如来具有同样的慈悲力量。第二,与十方一切六道众生相合,和所有众生有着同样的悲悯和仰望。
世尊!因为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受那位如来传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由于与佛如来具有同样的慈悲力,使我能够化现三十二种应化身,进入一切国土。
世尊!若有菩萨深入禅定,精进修习无漏胜解即将圆满;我便显现佛身为其说法,使其获得解脱。若有修行者追求寂静妙明,即将圆满胜妙境界;我便在其面前显现独觉身为其说法,使其解脱。若有修行者断除十二因缘,因缘断除而胜性显现;我便显现缘觉身为其说法,使其解脱。若有修行者证得四谛空性,修习圣道趋向涅槃;我便显现声闻身为其说法,使其解脱。
若有众生希望心识明悟,远离欲尘,清净自身;我便显现梵王身为其说法,使其解脱。若有众生希望成为天主,统领诸天;我便显现帝释身为其说法,使其成就。若有众生希望自在无碍,游行十方;我便显现自在天身为其说法,使其成就。若有众生希望飞行虚空;我便显现大自在天身为其说法,使其成就。
若有众生喜爱统摄鬼神,护佑国土;我便显现天大将军身为其说法,使其成就。若有众生喜爱统领世界,保护众生;我便显现四天王身为其说法,使其成就。若有众生希望生在天宫,驱使鬼神;我便显现四天王国太子身为其说法,使其成就。
若有众生愿为人间君主;我便显现国王身为其说法,使其成就。若有众生愿为世家领袖,受世人敬重;我便显现长者身为其说法,使其成就。若有众生喜爱谈论圣言,清净自持;我便显现居士身为其说法,使其成就。若有众生喜爱治理国家,裁决政务;我便显现官员身为其说法,使其成就。若有众生喜好术数,调养身心;我便显现婆罗门身为其说法,使其成就。
若有男子好学出家,持守戒律;我便显现比丘身为其说法,使其成就。若有女子好学出家,严守戒律;我便显现比丘尼身为其说法,使其成就。若有男子乐于持守五戒;我便显现优婆塞身为其说法,使其成就。若有女子持守五戒;我便显现优婆夷身为其说法,使其成就。若有女子以德持家,治理家国;我便显现女主、国夫人、命妇或大家身为其说法,使其成就。
若有男子保持童身;我便显现童男身为其说法,使其成就。若有女子喜爱清净,不愿受侵扰;我便显现童女身为其说法,使其成就。若有天众希望脱离天界;我便显现天身为其说法,使其成就。若有龙众希望脱离龙类;我便显现龙身为其说法,使其成就。
若有夜叉希望超越本类;我便显现夜叉身为其说法,使其成就。若有乾闼婆希望脱离本类;我便显现乾闼婆身为其说法,使其成就。若有阿修罗希望脱离本类;我便显现阿修罗身为其说法,使其成就。若有紧那罗希望脱离本类;我便显现紧那罗身为其说法,使其成就。若有摩睺罗伽希望脱离本类;我便显现摩睺罗伽身为其说法,使其成就。
若有众生希望修人身、成人道;我便显现人身为其说法,使其成就。若非人类众生——无论有形无形、有想无想,希望超越其类;我便在其面前显现相应身为其说法,使其成就。
这就是妙净三十二应化身,遍入一切国土,皆以三昧闻熏闻修的无作妙力自在成就。
世尊!我又以这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怀悲仰,使众生于我身心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
第一,因我不以自观为音声,而以观听者为音声,令十方苦恼众生听闻音声即得解脱。
第二,知见回转,使众生即使陷入大火,火也不能焚烧。
第三,观听回转,使众生被大水冲走,水也不能淹没。
第四,断灭妄想心念,不起杀害之念,使众生进入鬼国,鬼也不能伤害。
第五,熏习闻性成就真闻,六根消融回归听闻本性,使众生面临杀害时刀刃断坏,兵器如同割水、吹光,无法动摇其本性。
第六,闻性熏习光明遍照法界,使一切幽暗不能完全遮蔽,令众生即使药叉、罗刹、鸠槃茶鬼及毗舍遮、富单那等靠近身旁,也无法用眼睛看见。
第七,音声本性圆满消融,观听返归本真远离尘妄,使众生不被枷锁束缚。
第八,灭除音声圆满听闻,遍生慈悲之力,使众生经过险路时不被贼人劫夺。
第九,熏习闻性远离尘境,色相不能劫夺,使一切多淫众生远离贪欲。
第十,纯净音声无有尘染,根与境圆融无对立,使一切忿恨众生远离嗔恚。
第十一,消融尘境回归光明,法界身心如同琉璃透彻无碍,使一切昏钝障蔽的阿颠迦永远脱离愚痴黑暗。
第十二,形体融通回归闻性,不动道场却能涉入世间不坏世界,能遍十方供养微尘数如来,在各佛身边作法王子;使法界无子的众生想求男孩的,能生下福德智慧具足的男孩。
第十三,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含容十方世界,建立大圆镜空如来藏,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毫无遗漏;使法界无子的众生想求女孩的,能生下相貌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的女孩。
第十四,这三千大千世界有百亿日月,现在住世的法王子有六十二恒河沙数,他们修法垂范教化众生,随顺众生方便智慧各不相同。因我修得圆通根本,开发微妙耳门,使身心微妙含容遍满法界,能令众生持诵我名号,与持诵六十二恒河沙法王子名号的二人,所得福德完全平等。世尊!我这一名号与他们众多名号没有差别,这都是我修习获得真实圆通的缘故。这就是十四种施无畏力,福泽利益一切众生。
世尊!我因证得圆通法门,成就无上佛道,又获得四种不可思议的无作妙德:
第一,我最初证得微妙闻性,心识精纯超越声尘,见闻觉知不再割裂,融为圆满清净的宝觉。因此能显现众多殊胜身相,演说无量秘密神咒。或现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乃至一百零八首、千首、万首、八万四千金刚首;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二十四臂,乃至一百零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宝印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乃至一百零八目、千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或显慈悲相,或现威猛相,或示禅定相,或呈智慧相,救护众生得大自在。
第二,我因闻思修慧超脱六尘,如声音穿透墙壁无有障碍。故能自在变化种种身形,持诵种种神咒,以此形咒施予众生无畏之力。十方微尘数国土众生,都称我为施无畏者。
第三,我因修持本妙圆通的清净根本,所经世界皆令众生奉献珍宝舍身求法,祈请我垂怜救度。
第四,我已彻证究竟佛心,能以种种珍宝供养十方如来,同时遍施法界六道众生:求妻者得贤妻,求子者得慧子,求正定者得正定,求长寿者得长寿,乃至求证大涅槃者即得大涅槃。
佛问哪种修行方法最圆满通达,我是通过耳根修习圆照三昧,心念自在无碍。因专注闻性流入本觉,证得正定,成就菩提大道。这是最殊胜的法门。世尊!那位如来赞叹我获得了圆满通达的修行方法,在法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名号。由于我能观照十方世界一切音声,圆明无碍,所以观世音的名号传遍十方世界。
那时,世尊在狮子座上,从全身五处同时放出宝光,远远照向十方如微尘般众多的如来以及诸位法王子菩萨的头顶。那些如来也从全身五处放出宝光,从微尘般的各方照向佛的头顶,并照向法会中的诸位大菩萨和阿罗汉。树木池塘都发出宣讲佛法的声音,光芒交织如宝网。在场大众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境界,都证得了金刚三昧。这时天空降下各种宝莲花,青黄赤白交错缤纷,十方虚空显现七宝色彩。这个娑婆世界的大地山河一时隐没不见,只见十方微尘数国土合成一体,自然响起梵呗歌声。
于是如来对文殊师利法王子说:你现在看这二十五位无学大菩萨和阿罗汉,各自讲述最初成道的修行方法,都说通过真实圆满的途径修行;他们的修行实在没有优劣先后之分。我现在想让阿难开悟,这二十五种法门哪一种最适合他的根器?同时在我灭度后,这个世界的众生发心修菩萨乘、追求无上佛道,哪一种方便法门更容易让他们成就?
文殊师利法王子秉承佛陀慈悲的旨意,随即从座位上起身,恭敬礼拜佛足,仰仗佛陀的威德神力,向佛宣说偈颂:
觉海本性澄澈圆满,圆满澄明的觉性原本玄妙; 本有的光明照见生起之处,所立之处照性便消失。 迷惑妄念生出虚空,依凭虚空建立世界; 妄想凝结成国土,知觉化作众生。 虚空生于大觉之中,如海面泛起一个水泡; 有漏的微尘国土,皆从虚空而生。 水泡破灭虚空本无,何况三界诸有? 回归本元之性无有二致,方便法门却有多种。 圣性无所不通,顺逆皆是方便; 初发心者入三昧,快慢本不相同: 色想凝结成尘,精细了知亦不能透彻, 若不明彻,如何获得圆通? 音声夹杂语言,只是名句滋味, 一法不包含一切,如何获得圆通? 香气因接触而感知,离开则本无所有, 感知不恒常,如何获得圆通? 味性本非固有,须尝味时方有, 觉知不恒一,如何获得圆通? 触觉因所触而显明,无所触则不明, 离合之性不定,如何获得圆通? 法称为内尘:依尘必有所依, 能所不遍及一切,如何获得圆通? 见性虽透彻,明前不明后, 四方欠缺一半,如何获得圆通? 鼻息出入相通,现前无交互之气, 支离不涉入,如何获得圆通? 舌不无缘无故感知,因味而生觉知, 味亡觉知亦无,如何获得圆通? 身与所触相同,皆非圆满觉观, 边际不相契合,如何获得圆通? 知根杂念纷乱,湛然觉知终无见, 想念不可脱离,如何获得圆通? 识见杂三者和合,追究根本本无相, 自性本无定体,如何获得圆通? 心闻透彻十方,生于大因力, 初发心者不能入,如何获得圆通? 鼻想本是权宜,仅为摄心住, 住成心所住,如何获得圆通? 说法玩弄音文,开悟先成就者, 名句非无漏,如何获得圆通? 持戒但约束身,非身无所束, 本不遍及一切,如何获得圆通? 神通本宿因,无关法分别, 念缘不离物,如何获得圆通? 若以地性观,坚硬障碍非通达, 有为非圣性,如何获得圆通? 若以水性观,想念非真实, 如如非觉观,如何获得圆通? 若以火性观,厌有非真离, 非初发心方便,如何获得圆通? 若以风性观,动静非无对, 对非无上觉,如何获得圆通? 若以空性观,昏钝本非觉, 无觉异菩提,如何获得圆通? 若以识性观,观识非常住, 存心乃虚妄,如何获得圆通? 诸行是无常,念性本生灭, 因果今殊感,如何获得圆通? 我今禀告世尊:佛出娑婆界, 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欲证三摩提,实从闻中入。 离苦得解脱,善哉观世音! 于恒沙劫中,入微尘佛国, 得大自在力,无畏施众生。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 救世悉安宁,出世获常住。 我今启如来,如观音所说。 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 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 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 身以合方知,心念纷无绪; 隔墙听音响,远近俱可闻; 五根所不及,是则通真实。 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 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 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 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 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 觉观出思维,身心不能及。 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 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 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 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 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 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 佛母真三昧。汝闻微尘佛, 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 畜闻成过误。将闻持佛佛, 何不自闻闻?闻非自然生, 因声有名字。旋闻与声脱, 能脱欲谁名?一根既返源, 六根成解脱。见闻如幻翳, 三界若空花。闻复翳根除, 尘销觉圆净;净极光通达, 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 犹如梦中事。摩登伽在梦, 谁能留汝形?如世巧幻师, 幻作诸男女,虽见诸根动, 要以一机抽。息机归寂然, 诸幻成无性。六根亦如是, 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 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 尘垢应念销,成圆明净妙, 余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 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 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圆通实如是。此是微尘佛, 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 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 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 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证, 非唯观世音。诚如佛世尊, 询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 求出世间人。成就涅槃心, 观世音为最。自余诸方便, 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尘劳, 非是长修学,浅深同说法。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 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 及末劫沉沦,但以此根修, 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
这时,阿难和在场大众身心透彻,获得深刻启示,领悟了佛的觉悟与究竟涅槃;就像有人因事远行未能回家,忽然清楚知道了归家的道路。所有在场大众,包括天龙八部、有学二乘修行者以及一切初发心菩萨,数量多达十恒河沙那么多,都找回了本心,远离尘垢,获得清净法眼。性比丘尼听完偈诵后,证得阿罗汉果位。无量无数众生,都发起了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
阿难整理好衣服,在大众中合掌行礼。内心清净明朗,悲喜交加,为了利益未来众生,恭敬地对佛说:大慈大悲的世尊!我现在已经明白成佛的法门,这样修行不会有疑惑,常听如来说过这样的话:自己还未得度就先度化他人,是菩萨的初心;自己觉悟圆满又能觉悟他人,是如来出世。我虽然还未得度,但愿能度化末法时期一切众生。世尊!这些众生离佛越来越远,邪师说法多如恒河沙,要让他们收摄心念进入禅定,怎样才能使他们安住道场,远离魔障?在菩提心上怎样才能不退转?
那时,佛陀在众人面前称赞阿难:很好!很好!你问到如何建立修行场所,救助末法时期沉沦的众生。现在你仔细听,我将为你讲解。阿难和众人恭敬应允。
佛对阿难说:你常听我在戒律中讲修行的三个关键,就是收摄妄心是戒,由戒得定,由定生慧,这叫三无漏学。
阿难!为何我将收摄妄念称为戒律?
如果各个世界的六道众生,心中没有淫欲,就不会陷入生死轮回。你修习三昧本是为了超脱烦恼,但若不除去淫欲之心,就无法脱离尘世。即使拥有很多智慧,禅定境界现前,只要不断除淫欲,必定堕入魔道:上等成为魔王,中等成为魔民,下等成为魔女。这些魔类也有众多追随者,都自称已成就无上道果。在我涅槃之后,末法时代会有很多这样的魔众,在世间大肆活动。他们广泛传播贪欲淫行,伪装成善知识,使众生陷入情欲和邪见的深坑,丧失觉悟之路。你教导世人修习正定,首先要断除心中的淫欲,这就是过去诸佛如来所传授的第一条根本清净教诲。
因此阿难,如果不戒除淫欲而修行禅定,就像蒸煮沙石想要做成饭,经过千百劫也只能叫做热沙。为什么呢?因为这本来就不是饭的材料,只是沙石而已。你用充满淫欲的身体去追求佛的妙果,即使获得一些领悟也都基于淫欲。根本是淫欲,在轮回三恶道中必定无法解脱。如何能证得如来涅槃?必须将淫欲的念头从身心彻底断除,连断除的念头也不留;这样才有希望成就佛果。像我这样说,才是佛的教导;不这样说的,就是魔王的邪说。
阿难,还有各个世界中六道众生,如果心中没有杀念,就不会陷入生死轮回。你修习正定本是为了脱离烦恼,但杀心不除,就无法超脱尘世。即使拥有广博智慧、禅定境界现前,只要不断除杀心,必定堕入鬼神道:上等之人成为大力鬼王,中等变为飞行夜叉或鬼将统帅,下等则沦为地行罗刹。这些鬼神也各有追随者,都自称已成就至高无上的觉悟。在我涅槃后的末法时期,这类鬼神将在世间大肆盛行,妄称吃肉能证得菩提。阿难,我允许比丘食用五净肉,这些肉都是我以神力化现,本无生命。你们婆罗门国土地气湿热,沙石遍布,蔬菜难以生长;我以大悲神力加持,出于慈悲权且称之为肉,使你们能尝到滋味。但如来灭度之后,那些自称佛门弟子的人怎能食用众生之肉?你们应当明白,这些吃肉之人即使暂时获得类似禅定的开悟,本质上仍是罗刹鬼类,命终必定沉沦生死苦海,算不上佛弟子。这种人相互残杀、吞食不止,怎么可能脱离三界?你要教导世人修习正定,其次必须断除杀生;这就是如来及过去诸佛所确立的第二项根本清净教诲。
因此阿难,如果不断除杀生而修习禅定的人,就像有人自己塞住耳朵,却高声叫喊希望别人听不见,这叫作想要隐藏反而更加暴露。清净的比丘和诸位菩萨,即使在岔路口行走也不践踏青草,何况用手去拔?怎么还能自称大悲,却夺取众生的血肉来充饥呢?
如果比丘不穿用东方丝绸绢帛,以及本土的皮靴、毛裘、鸟羽、兽毛,不食用乳酪醍醐,这样的比丘才能真正超脱世间,偿还宿债,不再轮回三界。为什么呢?穿戴动物身体的部分都会与它们结下业缘。就像人吃地上生长的百谷,双脚就离不开大地。必须让身心对于众生的身体、身体部分,无论是穿戴还是食用都断绝,这样才能真正解脱。像我这样说的,才是佛的教法;不这样说的,就是魔王的邪说。
阿难,如果世间六道众生的心不偷盗,就不会陷入生死轮回。你修习正定本是为了脱离烦恼,若偷心不除,终究无法解脱。即使智慧高深、禅定现前,只要不断除偷心,必定堕落邪道:上等成为精灵,中等变成妖魅,下等沦为邪人,被妖魔附体。这些邪魔也有追随者,个个自称已成就至高无上的道法。在我灭度后的末法时代,这类妖邪将大量出现于世。他们隐藏恶行、欺骗世人,冒充善知识,各自宣称已获得圣者境界。蛊惑无知之人,恐吓使其心智失常,所到之处令人家财耗尽。我教导比丘们循规乞食,为的是舍弃贪欲,成就菩萨道。比丘们不自炊食,以此短暂生命漂泊三界,示现此生过后不再轮回。为何有贼人披我僧衣,贩卖如来?造作种种恶业,却谎称是佛法。他们诋毁持戒比丘的出家修行,称之为小乘。因此误导无数众生堕入无间地狱。若我灭度后,有比丘发心坚定修习正定,能在如来形像前燃身供灯,烧一节手指,或在身上燃一炷香,我说此人无量劫的宿债当下偿清,永离世间苦难,彻底解脱烦恼。虽未即刻证悟无上觉道,此人于佛法已生决定心。若不修此舍身微因,即使证得无为果位,仍须转世偿还宿债。如同我昔年食马麦之报,因果不虚。你当教导世人修习正定,其次断除偷盗;这就是如来与过去诸佛的第三条决定性清净教诲。
因此阿难,如果不断除偷盗行为而修习禅定,就像有人往漏水的杯子中灌水,想要将它装满,即使经过无数劫数也永远无法填满。如果诸位比丘,除了衣钵之外丝毫不积蓄,将乞食剩下的食物布施给饥饿众生,在大众集会上合掌向众人行礼,即使被人打骂也如同受到称赞一般。必须让身心二者都舍弃,将自己的血肉骨肉与众生共享。不把如来方便说法的不了义教理曲解为自己开脱的理由,以免误导初学之人。佛陀印证这样的人,能够获得真正的三昧。像我这样所说的,就是佛所说的;如果不是这样说的,就是魔说。
阿难,这个世界的六道众生,即使做到身口意三业不犯杀生、偷盗、邪淫,三种清净修行已经圆满;但如果犯大妄语,就会使禅定不得清净,堕落为贪爱邪见的魔障,丧失成佛的根本。所谓大妄语,就是未得道自称得道,未证果自称证果,或为博取世间名闻利养,对他人宣称:我已证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菩萨乃至地前诸位菩萨圣位。以此骗取他人礼拜忏悔,贪图供养,这种人名为断善根者,彻底毁灭成佛种子。如同用刀砍断多罗树,佛陀预言此人永远丧失善根,不再具有正知正见,沉沦三途苦海,永不能成就正定。
在我灭度后,将嘱咐诸位菩萨及阿罗汉,以应化身投生末法时期,现种种形貌度化轮回众生——或现比丘相、在家居士相、国王大臣相、童男童女相,乃至妓女寡妇、奸商屠户等相——通过共同生活因缘,引导众生契入佛道,使其身心安住正定。这些圣者始终不会自称我是真菩萨、真阿罗汉,泄露佛陀密意,轻率地向初学者透露身份;除非临终时为嘱托后事,方可暗中表明。
为何说这些假冒圣者的人是在惑乱众生,犯大妄语?你应教导修习禅定者,必须彻底断除大妄语,这就是如来及过去诸佛所制定的第四条根本清净明诲。
因此阿难,若不断除严重妄语,就像雕刻人粪为檀香形状,想求得香气绝无可能。我教导比丘以正直心修行,在行住坐卧一切威仪中尚且不容虚假,何况自称证得圣者境界?好比贫民妄称帝王,自招杀身之祸。更何况佛法之王,岂能妄加窃取?因地不正直,果地必迂曲。如此求佛觉悟,如同咬自己肚脐想成就谁?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修习正定永不遭遇魔扰。我印证此人,必能成就菩萨无上智慧。如此言说,方是佛说;若非如此,即是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