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如來行蹟頌
释迦翻译为能仁。这是姓氏。牟尼翻译为寂默。这是名号。意思是心怀仁慈怜悯众生,身口意三业远离喧嚣杂乱。如来是十种尊号中的首位。意思是遵循真实之道,成就正觉。金刚经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所以称为如来。诸佛境界既非国土也非身体,为顺应众生根机而勉强设立依报和正报。因此佛陀一代教法中,总体说明四种国土和三种佛身。第一是染净同居土,凡夫与圣者共住。第二是方便有余土,断除见惑和修惑的三乘人居住,是应化身所教化的对象。应化身有两种:劣应身教化同居土,胜应身教化方便土。第三是实报无障碍土,部分断除根本无明的法身菩萨居住,是报身所教化的对象。第四是常寂光土,只有妙觉法身佛居住。现今的娑婆世界是劣应身教化的地方。然而三身本是一体,四土并无差别。为什么呢?法身是本体,报应二身是作用;寂光土是本体,其他三土是作用。就本体而言作用,四种国土分明存在;就作用而言本体,四种国土实为一体。如同展开手掌成手指,收拢手指成拳头。拳头是本体,手指是作用。本体和作用看似不同,实则是同一只手。我们的教主释迦佛不离开寂光土而游化娑婆世界,不舍弃法身而示现报应二身。由此可知娑婆即是寂光,寂光即是娑婆;报应即是法身,法身即是报应。
另有一位法师解释四种国土说:第一是法性土,法身佛居住;第二是自受用土,自受用报身佛居住。这两种国土就是前述常寂光土。第三是他受用土,他受用报身佛居住,为初地以上菩萨示现微妙庄严之相,就是前述实报土。第四是变化土,变化身佛居住,为地前菩萨及二乘凡夫示现粗显之相,就是前述方便土和染净同居土。有人未能辨别三身四土的真义,互相争论不休,实在是很大的误解。
在娑婆世界中,有三千个大千世界,每个世界各有一座须弥山。
娑婆世界也叫索诃世界。意思是堪忍,因为这个世界的众生能够忍受一切苦恼。比如天道虽然算是快乐的地方,但当衰败之相显现时,其痛苦超过地狱。下面的五道更是纯粹受苦没有快乐,但众生却把苦当作乐。关于三千大千世界的说明见后文。
须弥山也叫苏迷卢山,意思是妙高。它由四种宝物构成:东面是白银,南面是青琉璃,西面是黄金,北面是黑玻璃,因此称为妙。因为它比其他山都高,所以称为高。山高八万四千由旬,水下部分也是这个高度。《俱舍论》偈颂说:妙高山有四层,每层相隔一万由旬,山体向四面各延伸一万六千由旬,八万四千由旬是总高度。坚首天、持鬘天、常娇天和大王众天依次居住在四层山上,也住在其他七座山上。
由旬也叫由缮那。二十四指为一肘,一肘即一尺五寸。六尺为一弓,五百弓为一俱卢舍,约合六里,即三千尺。八俱卢舍为一由旬,即二万四千尺。
周围有七座山环绕,都是七宝所成,山中各有香水海,海中开满各种花朵。
七座山分别是:第一持双山,高四万二千由旬,宽度相同。山内水域宽八万由旬。第二持轴山,高二万一千由旬,宽度相同。山内水域宽四万由旬。第三担木山,高一万零五百由旬,宽度相同。山内水域宽二万由旬。第四善见山,高五千二百五十由旬,宽度相同。山内水域宽一万由旬。第五马耳山,高二千六百二十五由旬,宽度相同。山内水域宽五千由旬。第六象鼻山,高一千三百一十二由旬半,宽度相同。山内水域宽二千五百由旬。第七鱼嘴山,高六百五十六由旬,宽度相同。山内水域宽一千二百五十由旬。在这七座山之间的香水海中,各处都有优钵罗华、波头摩华、拘牟头华、奔茶利华,覆盖在水面上。
接着是咸水海 由娑竭龙王主宰 海中有四大洲
由四轮圣王统治
咸海宽广三亿零三万六千由旬,深度八万四千由旬。《华严经》记载:南阎浮提有二千五百条大河,西瞿耶尼有五千条大河,东弗波提有七千五百条大河,北郁单越有一万条大河。四大洲合计二万五千条大河,水流持续不断汇入大海。另有十光明龙王向大海降雨,水量远超之前。还有百光明龙王等八十亿大龙王各自向大海降雨,水量依次倍增。这八十亿龙王宫中又各自涌出水流注入大海,水量层层倍增。娑竭罗龙王太子阎浮幢宫中所出水量更超从前,娑竭罗龙王宫中的出水量再次倍增。所涌之水呈绀琉璃色,定时喷涌,因此海潮从不失时。
经中还提到:海底藏有四种炽燃光明大宝,特性极热,能持续吸收无量海水。若无此宝,从四天下直至有顶天,一切都将被淹没。娑竭罗意为咸海,以龙王居处得名,此龙为海中主宰,其余皆为其臣属。《楼炭经》载:狂风掘地深达三百三十万里,天下水流尽归此处形成大海。海水咸味有三因:其一因海中大鱼身长二万八千里,体内污秽致水变咸(余因不详录)。
四大洲又称四天下,位于须弥山四方大海中:
- 东胜身洲(毗提诃/弗波提):周七千由旬,半月形,人身高十六肘,寿五百岁,黑暗中能视物,听觉达一箭之距。
- 南赡部洲(阎浮提):周六千五百由旬,车厢形,人身高三肘半,寿命百岁不定。
- 西牛货洲(瞿陀尼/瞿耶尼):周七千由旬,满月形,人身高八肘,寿二百五十岁,视线穿透山壁,眼睛可闻声。
- 北俱卢洲(郁单越/拘卢洲):周八千由旬,方座形,人身高三十二肘,寿千岁无夭折,视线穿透山体,远近声音皆闻。
人类初生时,三洲成长相似,唯北洲特殊:当男女欲念生起时,若属禁婚亲缘,树下阴影不蔽则各自散去;若非禁婚者,树荫曲覆即成欢好。女子怀胎七八日产子,弃于路旁,行人伸指令婴吮吸即出乳汁,七日后即长成与成人无异,男女各归其群。死者置四岔路口,有优慰禅伽鸟将其尸身衔往他处。
此四洲为四轮王所治:
- 金轮王于人寿八万岁时现世,统御四天下;
- 银轮王于人寿六万岁时现世,统御三天下;
- 铜轮王于人寿四万岁时现世,统御二天下;
- 铁轮王于人寿一万岁时现世,仅治阎浮提。
四轮王皆具七宝威德,一日夜能巡行所辖世界,教化十善。金轮王更可超越四天下,上达天界。
四周环绕着铁山 下方是各种地狱 日月星辰
环绕着须弥山的半腰
铁围山高三百二十八由旬,宽度相同,周长十二亿八百七十五由旬,两侧各宽三倍。这是小铁围山。如佛经所说,须弥山等各大山王及大海外,有铁围山,高六百八十万由旬,宽度相同。此外还有铁山,高度和宽度也相等。这两座山之间的黑暗处,有地狱名为阿鼻,七重铁城,长宽各三十六万里,七层铁网覆盖其上,一切苦难聚集其中。造作最重恶业者投生此处,寿命为一增劫(中劫),一日之中经历八万四千次生死。此处一日,相当于阎浮提六十小劫。如此经历一中劫,辗转至八万四千劫。又有八寒八热等大地狱,各有附属,种类无量。其中受苦者,随其业力轻重,经历相应劫数。地狱,梵语称泥犁,意为苦具,位于地下,因此得名。古德引经偈云:阎浮提宽七千由旬,处处皆有孤独地狱,或在山林旷野,或在大海江河边,或在城隍社庙间,数量达八万四千座。由此可知,种种小地狱无处不在。
日城直径五十一由旬,由火精珠构成,因此炎热。从夏至到冬至,太阳逐渐远离,因此白昼渐短,光照减弱而渐冷;从冬至到夏至,太阳逐渐靠近,因此白昼渐长,天气渐热。月城直径五十由旬,半由白水精珠构成,半由黑水精珠构成,因此寒冷。从朔到望,白面逐渐显现,黑面逐渐隐没,因此人们看到满月;从望到晦,白面逐渐减少,黑面逐渐增加,因此人们看到月缺。但其本体实际并无增减。出自《释氏会要》。
又据佛经所说:太阳运行导致昼夜长短变化,六月向北运行,每日向北移动六俱卢舍,因此白昼渐长;六月向南运行亦复如是,因此白昼渐短。《立世论》云:月亮圆缺是因月亮跟随太阳运行时,日光遮蔽月亮,逐渐覆盖,至十五日完全遮蔽;若太阳在月亮前方运行,则日日显露,至十五日完全圆满。有时出现日食月食,如经中所说,是因罗睺阿修罗王遮蔽所致。而世俗阴阳家的说法与此不同,但也有依据。
日月同时照耀三洲天下:南洲正午时,东洲为黄昏,西洲为清晨,北洲为午夜。春秋冬夏昼夜长短均等。因此《俱舍论》偈云:日月位于须弥山半腰,高度分别为五十一和五十由旬;夜半、日落、日中、日出时四洲所见相同。世俗典籍说:太阳运行缓慢,一年绕天一周;月亮运行快速,一月绕天一周。星辰大小不等,大者十八俱卢舍,中者十一俱卢舍,小者四俱卢舍,数量无量,名称繁多,各主人间祸福。若星辰运行正常,则天下太平,圣贤出世;若失常出现异象,则国家必有灾祸,或君主危亡,或臣民叛乱,年成荒歉,兵戈疾病流行。
如此日月星辰依风轮而住,高四万二千由旬。《法华记》云:太阳是观世音菩萨化身,月亮是大势至菩萨化身,星辰是虚空藏菩萨化身。凡夫亲眼得见的大圣,唯有日月星辰,岂可不恭敬仰慕?
四天王居于山腰 忉利天位于山顶 夜摩天与兜率天
化乐天及他化自在天 此四天居于虚空 寿命福报倍胜于前
如是六个天界 皆名为欲界
四大天王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提头赖吒),南方增长天王(毗留勒叉),西方广目天王(毗留博叉),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这四位天王居住在须弥山第四层四面,威严护佑世间,身高半由旬,寿命五百岁。人间五十年相当于他们的一昼夜,折算成人间时间就是九百万年。他们所在之处离地面有四万二千由旬。
忉利天又称三十三天,位于须弥山顶,四面各有八天(共三十二天),中央是帝释天。那里的天人身高一由旬,寿命一千岁。人间一百年相当于他们的一昼夜,折算成人间时间就是三百六十亿年。离地面八万四千由旬。这两层天通过两两相会形成阴阳。单修上品十善的人,死后会转生到这两层天。
夜摩天又称须焰摩天,意思是时分行。那里的天人身高一由旬半,寿命二千岁。人间二百年相当于他们的一昼夜。兜率陀天又称睹史天,意思是知足。那里的天人身高二由旬,寿命四千岁。人间四百年相当于他们的一昼夜。这两层天的天人通过执手相会形成阴阳。
化乐天的天人身高二由旬半,寿命八千岁。人间八百年相当于他们的一昼夜。他化自在天的天人身高三由旬,寿命一万六千岁。人间一千六百年相当于他们的一昼夜。这两层天的天人通过相视而笑形成阴阳。以上四层天都是依托云层而居于虚空,离地面的距离逐层倍增,到他化自在天时离地面有十三亿四万四千由旬。修上品十善并兼修禅定的人,死后会转生到这四层天。魔王波旬就居住在他化自在天中。
从下面五趣(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直到他化自在天,都称为欲界。《婆娑论》中问:四大部洲的人依靠太阳和月亮来分辨昼夜,欲界天的昼夜是如何得知的?回答:如果钵特摩花闭合、殟钵罗花开放,天人大多乐于睡眠,这时就是夜晚;如果殟钵罗花闭合、钵特摩花开放,天人少有睡眠欲望,这时就是白昼。《智度论》说:欲界诸天因为以灯烛、明珠等布施的缘故,身体常放光明,不需要依赖日月之光。
四禅十八天已经脱离粗重的欲望和散乱心念但还未超出物质束缚所以称为色界
四禅十八天的情况如下:
初禅有三重天:
一、梵众天,众生身长半由旬,寿命二十小劫(增减劫)。
二、梵辅天,身长一由旬,寿命四十小劫。
三、大梵天,身长一由旬半,寿命六十小劫(此天身寿未随前两重倍增,因已离寻伺烦恼之故)。此三重天覆盖四大部洲世界。
第二禅有三重天:
一、少光天,身长二由旬,寿命二大劫。
二、无量光天,身长四由旬,寿命四大劫。
三、光音天,身长八由旬,寿命八大劫。此三重天覆盖小千世界(少光天身长未倍增之因,在于已离寻伺烦恼及君臣差别之障;寿命倍增之由,是苦习易除之故)。
第三禅有三重天:
一、少净天,身长十六由旬,寿命十六大劫。
二、无量净天,身长三十二由旬,寿命三十二大劫。
三、遍净天,身长六十四由旬,寿命六十四大劫。此三重天覆盖中千世界。
第四禅有九重天:
一、无云天,身长一百二十五由旬,寿命一百二十五大劫(此天身寿较前第三禅减少三由旬三劫,因已脱离云层及三灾之难)。
二、福生天,身长二百五十由旬,寿命二百五十大劫。
三、广果天,身长五百由旬,寿命五百大劫。
以上三重天是凡夫所居之处,需修上品十善兼修禅定者方能往生。另有外道专修无想定者所生无想天,归属广果天范畴,身量寿命与之相同。
四、无烦天,身长一千由旬,寿命一千大劫。
五、无热天,身长二千由旬,寿命二千大劫。
六、善见天,身长四千由旬,寿命四千大劫。
七、善现天,身长八千由旬,寿命八千大劫。
八、色究竟天,身长一万六千由旬,寿命一万六千大劫。
以上五重天是三果圣者所居(乐修智慧者生此诸天,乐修禅定者则入四无色定)。
九、大自在天,身量寿命不可计数,是十地菩萨所居之处。此九重天覆盖大千世界。
若论诸天疆域之广袤,绝非人间里数所能衡量。如《大智度论》所述:从色究竟天投下一块巨石,需经一万八千三百八十三年方能坠地(云云)。
此四禅天众生虽已远离欲界粗重色质与散乱心识,仍被色蕴束缚,如笼中之鸟未得自在(另有经论将四禅中的无想天单列,不包含大自在天,因色究竟天已为此界最高处)。
上方有四空处 禅定之乐胜过四禅 离色身只余四阴 所以称为无色界
四空处指的是:第一空无边处,寿命二万大劫。此天寿命不翻倍于前,因初离色界束缚之故。第二识无边处,寿命四万大劫。第三无所有处,寿命六万大劫。第四非想非非想处,寿命八万大劫。这四空处的寿命不逐级倍增,仅递增二万,皆因智慧较劣所致。
此四天并无固定处所,不离欲界色界,但因所修业行各异,彼此不知对方所修业行。因其境界胜于四禅,故依义理排列其上。此四天已脱离色蕴,仅存受、想、行、识四阴。于八识中,前五识已无,唯余后三识。
从初禅至非非想天,若以凡夫而论,仅造能转生此地之业,或生更高地之业。待业力耗尽,则随业力轮回,永无证入圣道之可能。
总称为三界 细分有二十五 这是一佛所化国土的范围
一个释迦佛所教化的领域
三界指的是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二十五有包括四大部洲、四种恶道、六欲天以及梵天、四禅天、四空处、无想天、以及阿那含天。也称为六道,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这是一个佛国,由一位化身为一丈六尺劣应身的佛所教化。
数至一千名为一小千世界,小千世界再数一千名为一中千世界,中千世界再数一千名为一大千世界。如此三千大千世界,各有铁围山环绕。
释氏会要记载,铁围山环绕的海内有四大洲和须弥山,以上包括二十八天及一日月构成一个国土单位。如此累积至一千个,全由铁围山围绕,称为小千世界。再将这小千世界累积至一千个,全由铁围山围绕,称为中千世界。又将这中千世界累积至一千个,全由铁围山围绕,称为大千世界。如此则有无量国土,皆归佛陀统领教化。
梵网经疏中有问:瑜伽师地论说一个大千世界包含百俱胝世界,而杂集论等说俱胝之量相当于百亿。为何此处只说百亿?答:亿有多种算法,或以十万为亿,或以百万、千万、万万为亿。瑜伽师地论是按十万为亿计算,此经是按千万为亿计算。所以圣教经典中说法各有不同,但并不互相矛盾。
这些国土如同棋子般分布在地轮上
下方依次有金轮、水轮、风轮
三层轮依次支撑
地轮厚度为八万四千由旬,直径是其三倍。金轮厚度为三亿零二万由旬,直径十二亿三千四百五十由旬。水轮厚度八亿由旬,直径与金轮相同。风轮厚度十六亿由旬,广度无法计量。此处所述四轮尺寸,仅以一座须弥山和一个国土的范围为基准而论。若从大千世界的角度而言,则无法用具体里数来衡量。
世界初成时,梵天王最先建立。他辅佐众生,欲令四空天界成就。
情世间与器世间依次形成。下界先起风轮,其广大等同三千大千世界。
风轮向上延展并向四周扩散,形状如倒扣的船底。光音天降下云层,
完全覆盖风轮之上。随后降下如车轴般的大雨,积水深不可测。
大风吹拂水面,上层凝结为金轮,下层仍为水轮。空中再次降雨,
雨水注满金轮表面。风起形成大地,须弥山及众山、
四大洲与河海,皆依原有次序建立。二禅天福报享尽者,
投生到殊胜的金洲,身形巨大寿命无量,能飞行放光远照。
他们最初食用地味饼、林间藤果与粳米。这些美味食物,
因贪食而逐渐消失。随后自然生出香稻,人们争相取食。
光明隐没后神通亦失,身体分化出男女根。因过去习气使然,
行不净行相交合。从此子孙繁衍,人口日益兴盛。
人们渐渐行邪造恶,死后堕入三恶道。畏惧恶报而修善者,
则转生三洲或六欲天。五道众生与器世界,至此完备形成。
世界安住二十小劫后,开始进入坏劫。先从无间地狱,
到他化自在天,众生依次消亡。器世界完全空寂时,
空中出现七个太阳。海水枯竭山石消融,大地遍燃烈火,
三千世界尽成灰烬。火焰直冲初禅天,三天众生依次上升,
全部迁往二禅天中。下方虚空如黑暗深穴。成住坏空四劫,
大致情形如此。在这四劫之中,共经八十次增减,
称为一大火灾劫。七次火灾后有一水灾,七次水灾后再经七火,
然后是一大风灾。火灾从地轮起,毁灭至初禅天;
水灾从二禅天起,消融器世界如盐入水;风灾自三禅天起,
摧坏万物如枯枝断裂。四禅天不受外灾,天宫与众生同生共灭。
火灾劫的成坏次数,水灾较疏而风灾更稀。坏劫之后世界重成,
循环往复无有穷尽。风灾历经百转,名为一阿僧祇劫。
如此无量劫中,佛陀出世极为稀有。
华严经说:空中降下雨水,充满三千大千世界。有风轮生起,吹成色界诸天宫殿。接着又有风起,形成欲界天宫。如此依次有种种风吹起,形成须弥山等各大山王。随后形成大地,乃至龙宫、阿修罗宫。瑜伽师地论和俱舍论等论典说:世界将要兴起时,大梵天王最初独自建立。经过一增一减劫,梵辅天、梵众天及欲界空居四天的有情世间与器世间依次形成。接着下界有大风轮生起,其范围等同三千大千世界。风轮有两种形态:向上周遍分布,向旁侧分布。向上的分布形成下方基础,向旁的分布形成围墙,形状如盘盖,坚硬如金刚。上方有光音天布下大金藏云,遍覆风轮,降下大暴雨,雨滴如车轴,洒满界中,水深达十一亿二万由旬。后来又有风起,击水凝结成金,厚三亿二万由旬。下方剩余八亿由旬形成水轮,因风轮持护而不漏不散。空中又升起诸界藏云,降下种种雨水,充满金轮之上。接着再有风起,鼓动水体使其坚固,形成地轮。最精妙的部分形成苏迷卢山,次等性质形成七金山,最下性质形成诸多山地,平坦处形成洲渚,低洼处形成海洋。从上至下,依次建立。光音诸天福报享尽下生人间,都化为人形,身长千尺或两千尺,以欢喜为食,身光远照,飞行自在,无男女之别。后来出现地肥(又名地味),色白味甘,人们掘取食用。地肥消失后,又生出地皮(又名地饼),色黄味甘。接着生出林腾(又名林条),形状如树林,结有果实,割之有汁液流出,如无腊蜜。后又生出粳米,可长七十(有说四寸)。随后生出香稻,带有糠麸。因食用这些食物,人们开始排泄,为清除秽物,便生出二道,具男女根,有了夫妇之分,有了田宅。由于贪染欲望,身光消失,神通退失,日月开始出现,分出昼夜。人们逐渐邪僻,造作不善业,因造恶业,有生于鬼界、旁生及地狱者。见恶修善者,渐次生于东、西、北洲及四王天、忉利天,这称为成劫。住劫的情况可知。坏劫时,住劫最后阶段,有情众生死亡后不再出生,此时坏劫开始。从三恶道、四大洲及六欲天依次先毁坏。下界空尽后,日光增热四倍,沟池干涸,草木焦枯。二三日出现时,江河枯竭;四五日出现时,海泉干涸;六七日并现时,山石皆融,大地炽燃,火焰上腾。初禅诸天逃往二禅,三千世界尽为灰烬,这称为坏劫。空劫则是世界毁坏后,大空黑暗,犹如黑洞。如此成、住、坏、空四劫,各经二十度增减,共八十度。成劫前一增减形成器世间,后十九增减形成有情世间;坏劫前十九增减毁坏有情世间,后一增减毁坏器世间。住劫二十增减,前一唯减,后一唯增。所谓增减劫:世界初成时,阎浮提有八万国邑聚落,人民富乐,无寒热病恼,国王以正法治国,人民奉行十善,互相尊敬如父子,人寿无量。至住劫初,国王不行正道,人民渐趋邪僻,人寿遂减至十万岁。此后每百年减一岁,减至十岁,称为减劫。从十岁起,子年寿倍于父,增至八万岁,称为增劫。子年倍父的原因:《阿含经》说:十岁时人互相杀害,仙人劝诫远离杀生,受生者寿倍二十岁;再离偷盗,倍四十岁;离邪淫,倍八十岁;离妄语,倍一百六十岁;离两舌,倍三百二十岁;离恶口,倍六百四十岁;离绮语,倍二千五百岁(此行难,加五百);离贪嫉,倍五千岁;离瞋恚,倍一万岁;离邪见,倍二万岁;离非法恶贪邪行,倍四万岁;再由孝顺父母、恭敬沙门梵志、修福业等,倍八万岁(有经中说八万四千岁,是倍增中增加的)。一增减劫总计一千六百八十万年,此劫名为轱辘劫。二十轱辘劫为三亿三千六百万年。如此八十度增减为一火灾劫。再经七度火灾,方有一度水灾。合计四十九度成住坏空,方成七度水灾,共五十六度成住坏空。再经七度火灾后,有一风灾。每一风灾经历六十四度成住坏空。一个成住坏空总计时长十三亿四千四百万年。火灾彻底毁坏初禅天,因有寻伺;水灾彻底毁坏二禅天,因有喜受;风灾彻底毁坏三禅天,因有出入息。火灾情形如上所述。水灾时,初禅以下经七度火灾毁坏后,至第八番坏劫末尾,二禅中俱生水起,毁坏器世间,如水消盐,水与器同时消失。之所以至第八番火灾末尾方有一水灾,因第二禅净光天寿八大劫。如此毁坏后,再形成二禅天。风灾则在八七火灾、一七水灾后,于第三禅中俱生风起,毁坏器世间,如风吹干肢体,风与器同时消失。之所以六十四番坏劫有风灾,因第三禅遍净天寿六十四大劫。三灾不波及第四禅,因其舍念清净。《对法论》说:四静虑外宫等虽无外灾,但与宫殿同生同灭,说有成坏。劫意为时分,有小劫如饥馑劫、疾疫劫、刀兵劫、增劫、减劫;合一增减或二十增减为一中劫;统八十度增减为一大劫。又有经说:如一大城方四十里(《大智度论》说百由旬),满中芥子,有长寿天每三年(有经说百年)取一粒,芥子取尽,劫犹未终,此为梵天一劫之寿。《璎珞经》说:一里、十里、四十里方广之石,以天衣轻拂,人间岁月每三年拂一次,石尽名为小劫;至八百里石,净居天中以千宝光明镜计时,每三年拂一次,石尽名为大劫,即一阿僧祇劫。《劫章颂》说:以风灾为一数,数至不可知,此极长远时,名一阿僧祇劫(《华严经》中阿僧祇数在第一百零五位,慈恩基师说:风灾劫数至百转,名一阿僧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