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皆是阿羅漢,諸漏已盡,無復煩惱,逮得己利,盡諸有結,心得自在。其名曰:阿若憍陳如、摩訶迦葉、優樓頻螺迦葉、伽耶迦葉、那提迦葉、舍利弗、大目揵連、摩訶迦旃延、阿㝹樓馱、劫賓那、憍梵波提、離婆多、畢陵伽婆蹉、薄拘羅、摩訶拘絺羅、難陀、孫陀羅難陀、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須菩提、阿難、羅睺羅,如是眾所知識大阿羅漢等。復有學、無學二千人。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與眷屬六千人俱。羅睺羅母耶輸陀羅比丘尼,亦與眷屬俱。菩薩摩訶薩八萬人,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皆得陀羅尼;樂說辯才,轉不退轉法輪;供養無量百千諸佛,於諸佛所殖眾德本,常為諸佛之所稱歎;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達大智,到於彼岸;名稱普聞無量世界,能度無數百千眾生。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常精進菩薩、不休息菩薩、寶掌菩薩、藥王菩薩、勇施菩薩、寶月菩薩、月光菩薩、滿月菩薩、大力菩薩、無量力菩薩、越三界菩薩、跋陀婆羅菩薩、彌勒菩薩、寶積菩薩、導師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八萬人俱。
那时,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耆阇崛山中,与一万二千位大比丘在一起。这些比丘都是阿罗汉,诸漏已尽,不再有烦恼,已获得自身利益,断尽一切束缚,心得自在。他们的名字是:阿若憍陈如、摩诃迦叶、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舍利弗、大目犍连、摩诃迦旃延、阿㝹楼驮、劫宾那、憍梵波提、离婆多、毕陵伽婆蹉、薄拘罗、摩诃拘絺罗、难陀、孙陀罗难陀、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阿难、罗睺罗,这些都是大众熟知的大阿罗汉。还有有学和无学比丘二千人。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她的眷属六千人在一起。罗睺罗的母亲耶输陀罗比丘尼也与她的眷属在一起。菩萨摩诃萨八万人,都已对无上正等正觉不退转;都获得陀罗尼;有乐说辩才,转动不退转法轮;供养过无量百千诸佛,在诸佛处种下众多善根,常为诸佛所称叹;以慈悲修身,善入佛的智慧;通达大智,到达彼岸;名号遍闻无量世界,能度化无数百千众生。他们的名字是: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宝掌菩萨、药王菩萨、勇施菩萨、宝月菩萨、月光菩萨、满月菩萨、大力菩萨、无量力菩萨、越三界菩萨、跋陀婆罗菩萨、弥勒菩萨、宝积菩萨、导师菩萨,像这样的大菩萨摩诃萨共有八万人在一起。
爾時釋提桓因,與其眷屬二萬天子俱。復有名月天子、普香天子、寶光天子、四大天王,與其眷屬萬天子俱。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與其眷屬三萬天子俱。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棄大梵、光明大梵等,與其眷屬萬二千天子俱。有八龍王——難陀龍王、跋難陀龍王、娑伽羅龍王、和脩吉龍王、德叉迦龍王、阿那婆達多龍王、摩那斯龍王、優鉢羅龍王等,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有四緊那羅王——法緊那羅王、妙法緊那羅王、大法緊那羅王、持法緊那羅王,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有四乾闥婆王——樂乾闥婆王、樂音乾闥婆王、美乾闥婆王、美音乾闥婆王,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有四阿修羅王——婆稚阿修羅王、佉羅騫馱阿修羅王、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羅睺阿修羅王,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有四迦樓羅王——大威德迦樓羅王、大身迦樓羅王、大滿迦樓羅王、如意迦樓羅王,各與若干百千眷屬俱。韋提希子阿闍世王,與若干百千眷屬俱。各禮佛足,退坐一面。
那时,帝释天王和他的两万天众一起在场。还有名叫月天子、普香天子、宝光天子,以及四大天王,他们各带着一万天众。自在天子和大自在天子,率领着三万天众。娑婆世界的梵天王——尸弃大梵、光明大梵等,带着一万二千天众。八位龙王——难陀龙王、跋难陀龙王、娑伽罗龙王、和修吉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摩那斯龙王、优钵罗龙王等,各自带着成百上千的龙族随从。四位紧那罗王——法紧那罗王、妙法紧那罗王、大法紧那罗王、持法紧那罗王,各自率领着众多眷属。四位乾闼婆王——乐乾闼婆王、乐音乾闼婆王、美乾闼婆王、美音乾闼婆王,各自带着大批随从。四位阿修罗王——婆稚阿修罗王、佉罗骞驮阿修罗王、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罗睺阿修罗王,各自统领众多部众。四位迦楼罗王——大威德迦楼罗王、大身迦楼罗王、大满迦楼罗王、如意迦楼罗王,各自带着许多眷属。韦提希的儿子阿阇世王,也带着大批随从到场。他们全都向佛足行礼,然后退到一旁就座。
爾時世尊,四眾圍遶,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為諸菩薩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教菩薩法,佛所護念。佛說此經已,結加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普佛世界,六種震動。爾時會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及諸小王、轉輪聖王,是諸大眾,得未曾有,歡喜合掌,一心觀佛。
这时世尊被四众弟子围绕,接受供养、恭敬、尊重和赞叹。他为众菩萨宣说大乘经典,名为无量义,是教导菩萨的法门,为佛所护持忆念。佛说完这部经后,结跏趺坐,进入无量义三昧,身心安定不动。此时天空降下曼陀罗花、大曼陀罗花、曼殊沙花、大曼殊沙花,散落在佛和大众身上。整个佛土出现六种震动。法会中有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天神、龙神、夜叉、乾闥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众生,以及各位小国王和转轮圣王。所有大众都感到前所未有的欢喜,恭敬合掌,专心瞻仰佛陀。
爾時佛放眉間白毫相光,照東方萬八千世界,靡不周遍,下至阿鼻地獄,上至阿迦尼吒天。於此世界,盡見彼土六趣眾生,又見彼土現在諸佛,及聞諸佛所說經法。并見彼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諸修行得道者。復見諸菩薩摩訶薩,種種因緣、種種信解、種種相貌,行菩薩道。復見諸佛般涅槃者。復見諸佛般涅槃後,以佛舍利起七寶塔。
那时,佛陀从眉间放出白毫相光,照耀东方一万八千个世界,没有一处不遍及,下至阿鼻地狱,上至阿迦尼吒天。在这个世界中,完全能看见那些地方的六道众生,又看见那些地方现存的诸佛,以及听闻诸佛所讲的经法。还看见那些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修行得道的人。又看见各位菩萨摩诃萨,以种种因缘、种种信解、种种相貌,修行菩萨道。又看见诸佛涅槃的情形。还看见诸佛涅槃后,用佛舍利建造七宝塔。
爾時彌勒菩薩作是念:「今者世尊現神變相,以何因緣而有此瑞?今佛世尊入于三昧,是不可思議、現希有事。當以問誰?誰能答者?」復作此念:「是文殊師利,法王之子,已曾親近供養過去無量諸佛,必應見此希有之相。我今當問。」
这时弥勒菩萨心想:现在世尊显现神通变化之相,是什么原因出现这种祥瑞?此刻佛陀世尊进入禅定,展现出难以思议的稀有景象。该向谁请教?谁能解答呢?他又想:这位文殊师利菩萨,是法王之子,曾经亲近供养过去无数诸佛,一定见过这种稀有景象。我现在应当去问他。
爾時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諸天、龍、鬼神等,咸作此念:「是佛光明神通之相,今當問誰?」
那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以及诸天、龙、鬼神等,都这样想:这佛的光明神通景象,现在该问谁呢?
爾時彌勒菩薩欲自決疑,又觀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諸天,龍、鬼神等眾會之心,而問文殊師利言:「以何因緣而有此瑞神通之相,放大光明,照于東方萬八千土,悉見彼佛國界莊嚴?」於是彌勒菩薩欲重宣此義,以偈問曰:
这时弥勒菩萨想消除自己的疑惑,又观察到在场的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以及诸天、龙、鬼神等大众心中的疑问,便向文殊师利菩萨发问:是什么因缘出现这样祥瑞的神通景象,放射大光明照耀东方一万八千国土,让我们都能看见那些佛国的庄严景象?于是弥勒菩萨为再次阐明这个意义,用偈颂问道:
「文殊師利! 導師何故, 眉間白毫,
大光普照。 雨曼陀羅、 曼殊沙華,
栴檀香風, 悅可眾心? 以是因緣,
地皆嚴淨, 而此世界, 六種震動。
時四部眾, 咸皆歡喜, 身意快然,
得未曾有。 眉間光明, 照于東方,
萬八千土, 皆如金色, 從阿鼻獄,
上至有頂。 諸世界中, 六道眾生,
生死所趣, 善惡業緣, 受報好醜,
於此悉見。 又覩諸佛、 聖主師子、
演說經典, 微妙第一。 其聲清淨,
出柔軟音, 教諸菩薩, 無數億萬,
梵音深妙, 令人樂聞。 各於世界,
講說正法, 種種因緣。 以無量喻,
照明佛法, 開悟眾生。 若人遭苦,
厭老病死, 為說涅槃, 盡諸苦際。
若人有福, 曾供養佛, 志求勝法,
為說緣覺。 若有佛子、 修種種行,
求無上慧, 為說淨道。 文殊師利!
我住於此, 見聞若斯, 及千億事,
如是眾多, 今當略說。 我見彼土,
恒沙菩薩, 種種因緣, 而求佛道。
或有行施, 金銀珊瑚、 真珠摩尼、
車𤦲馬腦、 金剛諸珍, 奴婢車乘、
寶飾輦輿, 歡喜布施。 迴向佛道,
願得是乘, 三界第一, 諸佛所歎。
或有菩薩, 駟馬寶車、 欄楯華蓋、
軒飾布施。 復見菩薩, 身肉手足,
及妻子施, 求無上道。 又見菩薩,
頭目身體, 欣樂施與, 求佛智慧。
文殊師利! 我見諸王, 往詣佛所,
問無上道, 便捨樂土、 宮殿臣妾,
剃除鬚髮, 而被法服。 或見菩薩,
而作比丘, 獨處閑靜, 樂誦經典。
又見菩薩, 勇猛精進, 入於深山,
思惟佛道。 又見離欲, 常處空閑,
深修禪定, 得五神通。 又見菩薩,
安禪合掌, 以千萬偈、 讚諸法王。
復見菩薩, 智深志固, 能問諸佛,
聞悉受持。 又見佛子, 定慧具足,
以無量喻, 為眾講法。 欣樂說法,
化諸菩薩, 破魔兵眾, 而擊法鼓。
又見菩薩, 寂然宴默, 天龍恭敬,
不以為喜。 又見菩薩, 處林放光,
濟地獄苦, 令入佛道。 又見佛子,
未甞睡眠, 經行林中, 懃求佛道。
又見具戒, 威儀無缺, 淨如寶珠,
以求佛道。 又見佛子, 住忍辱力,
增上慢人, 惡罵捶打, 皆悉能忍,
以求佛道。 又見菩薩, 離諸戲笑,
及癡眷屬, 親近智者, 一心除亂,
攝念山林, 億千萬歲, 以求佛道。
或見菩薩, 餚饍飲食、 百種湯藥,
施佛及僧。 名衣上服, 價直千萬,
或無價衣, 施佛及僧。 千萬億種,
栴檀寶舍、 眾妙臥具, 施佛及僧。
清淨園林, 華菓茂盛, 流泉浴池,
施佛及僧。 如是等施, 種種微妙,
歡喜無厭, 求無上道。 或有菩薩,
說寂滅法, 種種教詔, 無數眾生。
或見菩薩, 觀諸法性, 無有二相,
猶如虛空。 又見佛子, 心無所著,
以此妙慧、 求無上道。 文殊師利!
又有菩薩, 佛滅度後, 供養舍利。
又見佛子, 造諸塔廟, 無數恒沙,
嚴飾國界, 寶塔高妙, 五千由旬,
縱廣正等, 二千由旬。 一一塔廟,
各千幢幡, 珠交露幔, 寶鈴和鳴。
諸天龍神、 人及非人, 香華伎樂,
常以供養。 文殊師利! 諸佛子等,
為供舍利, 嚴飾塔廟, 國界自然,
殊特妙好, 如天樹王, 其華開敷。
佛放一光, 我及眾會, 見此國界,
種種殊妙。 諸佛神力、 智慧希有,
放一淨光, 照無量國。 我等見此,
得未曾有。 佛子文殊! 願決眾疑。
四眾欣仰, 瞻仁及我。 世尊何故,
放斯光明? 佛子時答, 決疑令喜。
何所饒益, 演斯光明? 佛坐道場,
所得妙法, 為欲說此? 為當授記?
示諸佛土, 眾寶嚴淨, 及見諸佛,
此非小緣。 文殊當知, 四眾龍神,
瞻察仁者, 為說何等。」
文殊师利!导师为何眉间白毫放出大光明,普照十方?天空降下曼陀罗花、曼殊沙花,旃檀香风使众人心生愉悦。因此大地庄严清净,整个世界出现六种震动。当时四众弟子皆大欢喜,身心舒畅,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喜悦。眉间光明照耀东方一万八千国土,全都呈现金色,从阿鼻地狱上至有顶天。所有世界中的六道众生,生死轮回、善恶业缘、所受果报的优劣,在此光明中悉皆显现。又见诸佛世尊演说微妙第一的经典,其音声清净柔和,教导无量亿万的菩萨。梵音深远美妙,令人乐于听闻。诸佛在各世界演说正法,以种种因缘、无量譬喻阐明佛法,开导众生。若有众生遭受苦难,厌恶老病死,佛便为其宣说涅槃,令其超脱苦海。若有众生曾种福田供养佛,志求殊胜法门,佛便为其解说缘觉法。若有佛子修行种种法门,追求无上智慧,佛便为其开示清净之道。文殊师利!我在此处所见所闻如此众多,还有千亿事项,现在简略说明。我看见彼国如恒河沙数的菩萨,以种种因缘求证佛道。或有菩萨布施金银、珊瑚、珍珠、玛瑙、砗磲、琥珀等珍宝,以及奴婢车马、宝饰辇舆,欢喜施舍,回向佛道,愿得三界第一、诸佛赞叹的殊胜果报。或有菩萨以驷马宝车、雕栏华盖等庄严具布施。又见菩萨施舍自身血肉、手足甚至妻子儿女,以求无上道。又见菩萨欣然施舍头目身体,追求佛智。文殊师利!我见诸国王前往佛所,请教无上妙道后,舍弃国土、宫殿、臣妾,剃除须发,披上法衣。或见菩萨作比丘相,独居静处,乐于诵经。又见菩萨勇猛精进,入深山思维佛道。又见离欲菩萨常处空闲,深入禅定,获得五神通。又见菩萨安坐合掌,以千万偈颂赞叹法王。又见菩萨智慧深远、志愿坚固,能向诸佛请教,听闻后悉能受持。又见佛子具足禅定智慧,以无量譬喻为大众说法,乐于教化菩萨,摧伏魔军,击大法鼓。又见菩萨寂静默然,虽受天龙恭敬却不生欢喜。又见菩萨在林中放光,救度地狱众生令入佛道。又见佛子从不睡眠,经行林中精勤求道。又见持戒清净如宝珠的佛子,威仪具足,求证佛道。又见佛子安住忍辱力,对轻慢恶骂捶打皆能忍受,以求佛道。又见菩萨远离嬉笑,舍离愚痴眷属,亲近智者,摄心山林,亿万年间一心求道。或见菩萨以饮食汤药供养佛僧;以价值千万的名衣上服乃至无价衣供养佛僧;以千万种旃檀宝舍、妙好卧具供养佛僧;以花果茂盛的清净园林、流泉浴池供养佛僧。如此种种微妙布施,欢喜无厌,志求无上道。或有菩萨演说寂灭法,以种种教法度化无量众生。或见菩萨观诸法性空无二相,犹如虚空。又见佛子心无执着,以妙慧求证佛道。文殊师利!又有菩萨于佛灭度后供养舍利。又见佛子建造无数恒河沙般的塔庙,庄严国土。宝塔高达五千由旬,长宽各二千由旬,每座塔庙悬挂千幅幢幡,珠网垂幔,宝铃和鸣。诸天龙神、人非人等常以香花伎乐供养。文殊师利!佛子们为供养舍利庄严塔庙,令国土自然殊妙,如天树王开花敷荣。佛放一道光明,我与大众得见这国土种种殊胜景象。诸佛神力智慧稀有,放一道清净光明照耀无量国土,我们见此景象皆得未曾有。佛子文殊!愿您解答众人疑问。四众弟子满怀欣喜仰望您与我。世尊为何放此光明?佛子请即答复,解除疑惑令众欢喜。此光明将利益何事?佛坐道场所证妙法,是否将要宣说?或为授记?示现诸佛国土众宝庄严,得见诸佛,此非小事因缘。文殊当知,四众龙神都在观察您,请您开示其中深意。
爾時文殊師利語彌勒菩薩摩訶薩及諸大士:「善男子等!如我惟忖,今佛世尊欲說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擊大法鼓,演大法義。諸善男子!我於過去諸佛,曾見此瑞,放斯光已,即說大法。是故當知,今佛現光,亦復如是,欲令眾生,咸得聞知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故現斯瑞。
这时文殊师利对弥勒菩萨摩诃萨和各位大士说:善男子们!据我推测,现在佛世尊将要宣说大法,降下大法雨,吹响大法螺,敲击大法鼓,演说大法义。各位善男子!我在过去诸佛处,曾见过这种祥瑞,放出这样的光芒后,就会宣说大法。所以应当知道,现在佛显现光明也是如此,为了让一切众生都能听闻了知世间难信之法,才显现这样的祥瑞。
「諸善男子!如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爾時有佛,號日月燈明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演說正法,初善中善後善,其義深遠,其語巧妙,純一無雜,具足清白梵行之相。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為求辟支佛者說應十二因緣法;為諸菩薩說應六波羅蜜,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種智。
诸位善男子!在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阿僧祇劫前,那时有一尊佛,名为日月灯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他演说正法,初善、中善、后善,义理深远,言辞巧妙,纯正无杂,具足清净梵行的相状。为求声闻乘的人说四谛法,度脱生老病死,最终证得涅槃;为求辟支佛乘的人说十二因缘法;为诸位菩萨说六波罗蜜,使他们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就一切种智。
「次復有佛亦名日月燈明,次復有佛亦名日月燈明,如是二萬佛,皆同一字,號日月燈明,又同一姓,姓頗羅墮。彌勒當知,初佛後佛,皆同一字,名日月燈明,十號具足。所可說法,初中後善。其最後佛,未出家時有八王子:一名有意,二名善意,三名無量意,四名寶意,五名增意,六名除疑意,七名嚮意,八名法意。是八王子,威德自在,各領四天下。是諸王子,聞父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悉捨王位亦隨出家,發大乘意,常修梵行,皆為法師,已於千萬佛所、殖諸善本。
接着又有佛也叫日月灯明,接着又有佛也叫日月灯明,这样共有两万尊佛,都叫同一个名号日月灯明,又都同姓颇罗堕。弥勒你要知道,最初的佛和后来的佛,都叫同一个名号日月灯明,具备十种尊号。他们所说的法,自始至终都圆满无缺。最后那尊佛还未出家时,有八位王子:第一位叫有意,第二位叫善意,第三位叫无量意,第四位叫宝意,第五位叫增意,第六位叫除疑意,第七位叫向意,第八位叫法意。这八位王子威德具足,各自统领一方天下。这些王子听说父亲出家修行,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全都舍弃王位跟随出家,发起大乘心,常修清净行,都成为法师,已在千万佛的教化下种下种种善根。
「是時日月燈明佛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教菩薩法,佛所護念。說是經已,即於大眾中結加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普佛世界,六種震動。爾時會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及諸小王、轉輪聖王等,是諸大眾,得未曾有,歡喜合掌,一心觀佛。
这时,日月灯明佛宣讲大乘经典,名为《无量义》,这是教化菩萨的法门,受佛所护持忆念。说完这部经后,就在大众中盘腿而坐,进入无量义处的禅定状态,身心安定不动。此时,天上飘下曼陀罗花、大曼陀罗花、曼殊沙花、大曼殊沙花,散落在佛和众位大众身上。整个佛的世界出现六种震动。这时,法会中的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以及天神、龙神、夜叉、乾闥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与非人等,还有各位小王、转轮圣王等,所有大众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境界,欢喜地双手合十,专心瞻仰佛陀。
「爾時如來放眉間白毫相光,照東方萬八千佛土,靡不周遍,如今所見是諸佛土。彌勒當知,爾時會中,有二十億菩薩樂欲聽法。是諸菩薩,見此光明、普照佛土,得未曾有,欲知此光所為因緣。時有菩薩,名曰妙光,有八百弟子。是時日月燈明佛從三昧起,因妙光菩薩、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六十小劫不起于座。時會聽者亦坐一處,六十小劫身心不動,聽佛所說,謂如食頃。是時眾中,無有一人若身若心而生懈惓。
那时如来从眉间放出白毫相光,照耀东方一万八千个佛土,无一遗漏,就像现在所见的这些佛土。弥勒,你应当知道,当时法会中有二十亿菩萨乐于听法。这些菩萨见到光明普照佛土,感到前所未有,想知道这光明出现的缘由。当时有位菩萨名叫妙光,有八百弟子。这时日月灯明佛从禅定中起身,借着妙光菩萨的因缘,宣讲大乘经典,名为妙法莲华经,教导菩萨法门,这是佛所护念的教法。佛持续说法六十小劫未曾离座。当时听法的大众也同坐一处,六十小劫中身心不动,听佛说法,感觉就像一顿饭的工夫。那时大众中没有一人身体或心里产生丝毫懈怠疲倦。
「日月燈明佛於六十小劫說是經已,即於梵、魔、沙門、婆羅門、及天、人、阿修羅眾中,而宣此言:『如來於今日中夜,當入無餘涅槃。』時有菩薩,名曰德藏,日月燈明佛即授其記。告諸比丘:『是德藏菩薩,次當作佛,號曰淨身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佛授記已,便於中夜、入無餘涅槃。佛滅度後,妙光菩薩持妙法蓮華經,滿八十小劫為人演說。日月燈明佛八子皆師妙光,妙光教化令其堅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諸王子、供養無量百千萬億佛已,皆成佛道,其最後成佛者,名曰燃燈。八百弟子中,有一人號曰求名,貪著利養,雖復讀誦眾經,而不通利,多所忘失,故號求名。是人亦以種諸善根因緣故,得值無量百千萬億諸佛,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彌勒當知,爾時妙光菩薩豈異人乎?我身是也;求名菩薩,汝身是也。今見此瑞,與本無異,是故惟忖:『今日如來當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日月灯明佛用了六十小劫讲完这部经后,就在梵天、魔王、沙门、婆罗门以及天神、人类、阿修罗等大众中宣布:如来将在今天半夜进入无余涅槃。当时有位菩萨名叫德藏,日月灯明佛当即为他授记,告诉众比丘:这位德藏菩萨将继位成佛,名号为净身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佛授记后,便于半夜进入无余涅槃。
佛灭度后,妙光菩萨受持《妙法莲华经》,在八十小劫期间为众生演说。日月灯明佛的八个儿子都拜妙光为师,妙光教导他们坚定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些王子供养了无量百千万亿佛后,最终都成佛道,最后一位成佛的名叫燃灯。在八百弟子中,有位叫求名的,贪图名闻利养,虽然读诵众多经典却不能融会贯通,多有遗忘,因此称为求名。此人由于种植诸多善根因缘,得以遇到无量百千万亿佛,并恭敬供养、尊重赞叹。
弥勒,你要知道,那时的妙光菩萨不是别人,正是我;而求名菩萨就是你。如今见到这些祥瑞,与往昔没有差别,因此我推想:今日如来将要宣说大乘经典《妙法莲华经》,这是教化菩萨的法门,为诸佛所护念。
爾時文殊師利於大眾中,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这时文殊师利菩萨在众人中,为了再次阐明这个道理,就说了以下的偈颂:
「我念過去世, 無量無數劫,
有佛人中尊, 號日月燈明。
世尊演說法, 度無量眾生,
無數億菩薩, 令入佛智慧。
佛未出家時, 所生八王子,
見大聖出家, 亦隨修梵行。
時佛說大乘, 經名無量義,
於諸大眾中, 而為廣分別。
佛說此經已, 即於法座上,
加趺坐三昧, 名無量義處。
天雨曼陀華, 天鼓自然鳴,
諸天龍鬼神, 供養人中尊。
一切諸佛土, 即時大震動,
佛放眉間光, 現諸希有事。
此光照東方, 萬八千佛土,
示一切眾生, 生死業報處。
有見諸佛土, 以眾寶莊嚴,
琉璃頗梨色, 斯由佛光照。
及見諸天人、 龍神夜叉眾、
乾闥緊那羅, 各供養其佛。
又見諸如來, 自然成佛道,
身色如金山, 端嚴甚微妙。
如淨琉璃中, 內現真金像,
世尊在大眾, 敷演深法義。
一一諸佛土, 聲聞眾無數,
因佛光所照, 悉見彼大眾。
或有諸比丘, 在於山林中,
精進持淨戒, 猶如護明珠。
又見諸菩薩, 行施忍辱等,
其數如恒沙, 斯由佛光照。
又見諸菩薩, 深入諸禪定,
身心寂不動, 以求無上道。
又見諸菩薩, 知法寂滅相,
各於其國土, 說法求佛道。
爾時四部眾, 見日月燈佛,
現大神通力, 其心皆歡喜,
各各自相問: 『是事何因緣?』
天人所奉尊, 適從三昧起,
讚妙光菩薩: 『汝為世間眼,
一切所歸信, 能奉持法藏,
如我所說法, 唯汝能證知。』
世尊既讚歎, 令妙光歡喜,
說是法華經, 滿六十小劫,
不起於此座。 所說上妙法,
是妙光法師, 悉皆能受持。
佛說是法華, 令眾歡喜已,
尋即於是日, 告於天人眾:
『諸法實相義, 已為汝等說,
我今於中夜, 當入於涅槃。
汝一心精進, 當離於放逸,
諸佛甚難值, 億劫時一遇。』
世尊諸子等, 聞佛入涅槃,
各各懷悲惱, 佛滅一何速。
聖主法之王, 安慰無量眾:
『我若滅度時, 汝等勿憂怖,
是德藏菩薩, 於無漏實相,
心已得通達。 其次當作佛,
號曰為淨身, 亦度無量眾。』
佛此夜滅度, 如薪盡火滅,
分布諸舍利, 而起無量塔。
比丘比丘尼, 其數如恒沙,
倍復加精進, 以求無上道。
是妙光法師, 奉持佛法藏,
八十小劫中, 廣宣法華經。
是諸八王子, 妙光所開化,
堅固無上道, 當見無數佛。
供養諸佛已, 隨順行大道,
相繼得成佛, 轉次而授記。
最後天中天, 號曰燃燈佛,
諸仙之導師, 度脫無量眾。
是妙光法師, 時有一弟子,
心常懷懈怠, 貪著於名利,
求名利無厭, 多遊族姓家,
棄捨所習誦, 廢忘不通利。
以是因緣故, 號之為求名。
亦行眾善業, 得見無數佛,
供養於諸佛, 隨順行大道,
具六波羅蜜, 今見釋師子。
其後當作佛, 號名曰彌勒,
廣度諸眾生, 其數無有量。
彼佛滅度後, 懈怠者汝是;
妙光法師者, 今則我身是。
我見燈明佛, 本光瑞如此,
以是知今佛, 欲說法華經。
今相如本瑞, 是諸佛方便,
今佛放光明, 助發實相義。
諸人今當知, 合掌一心待,
佛當雨法雨, 充足求道者。
諸求三乘人, 若有疑悔者,
佛當為除斷, 令盡無有餘。」
我回忆过去世,无量无数劫以前,
有位佛名为日月灯明,是人中的至尊。
世尊演说佛法,度化无量众生,
无数亿菩萨,使他们悟入佛的智慧。
佛未出家时,所生的八位王子,
见大圣出家,也跟随修行清净行。
当时佛演说大乘经典,名为无量义,
在大众中广泛阐述。
佛说完此经,即在法座上,
结跏趺坐入定,名为无量义处。
天上降下曼陀罗花,天鼓自然鸣响,
诸天龙鬼神,供养人天至尊。
一切佛土即时震动,
佛从眉间放光,显现种种稀有之事。
此光照耀东方万八千佛土,
显示一切众生的生死业报之处。
有人看见众多佛土以众宝庄严,
呈现琉璃和玻璃的色彩,这都是佛光所照。
又见诸天人、龙神、夜叉众、
乾闼婆、紧那罗,各自供养他们的佛。
又见诸如来自然成就佛道,
身色如金山,端庄微妙。
如在净琉璃中显现真金像,
世尊在大众中演说深奥法义。
一一佛土中,声闻众无数,
因佛光所照,皆见彼大众。
或有比丘在山林中,
精进修持净戒,犹如守护明珠。
又见诸菩萨修行布施、忍辱等,
其数如恒河沙,这是佛光照耀所致。
又见诸菩萨深入禅定,
身心寂静不动,以求无上道。
又见诸菩萨了知法性寂灭,
各自在其国土说法,以求佛道。
当时四众弟子见日月灯佛显现大神通力,
心中欢喜,互相询问:这是何因缘?
天人至尊刚从定中起,
赞叹妙光菩萨:你是世间眼目,
一切众生所归信,能受持法藏,
如我所说之法,唯你能证知。
世尊赞叹令妙光欢喜,
演说《法华经》达六十小劫,
未曾离座。所说无上妙法,
妙光法师皆能受持。
佛说《法华经》令众欢喜后,
随即于当日告诉天人众:
诸法实相之义已为你们宣说,
我将于今夜入涅槃。
你们应一心精进,远离放逸,
诸佛难遇,亿劫才得一见。
世尊的弟子们闻佛将入涅槃,
皆心怀悲恼:佛为何这么快就要灭度。
圣主法王安慰无量众生:
我灭度时,你们不必忧怖,
这位德藏菩萨已通达无漏实相,
将来当作佛,名为净身,也将度化无量众生。
佛于当夜灭度,如薪尽火灭,
舍利分布各地,建起无数塔庙。
比丘比丘尼其数如恒河沙,
更加精进以求无上道。
妙光法师受持佛法藏,
八十小劫中广宣《法华经》。
八位王子受妙光教化,
坚固无上道,将来得见无数佛。
供养诸佛后,随顺修行大道,
相继成佛,次第授记。
最后一位名为燃灯佛,
为诸仙的导师,度脱无量众生。
妙光法师曾有一弟子,
常怀懈怠,贪著名利,
追求无厌,多游权贵家,
舍弃所学,废忘不通。
因此名为求名。
他也曾行众善业,得见无数佛,
供养诸佛,随顺修行大道,
具足六波罗蜜,现今见到释师子。
他将来成佛,名为弥勒,
广度众生,其数无量。
那位佛灭度后,懈怠者就是你;
妙光法师,即是我身。
我见灯明佛的本光瑞相如此,
因此知今佛将说《法华经》。
今日瑞相如同往昔,是诸佛的方便,
今佛放光,助显实相之义。
大家应当合掌一心等待,
佛将降法雨,满足求道者。
若有求三乘之人存疑悔,
佛将为之除断,令其无余。
CBETA 编码:T0262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