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三昧經通宗記
十疏義通宗者。夫教為義學。宗為玄學。教乃言說可通。宗非文字所及。此經正顯教義。兼明玄學。如達磨初祖。辨大乘四行。理入行入之法。曹溪六祖。禪性無生。離生禪想(經作相字)。禪性無住。離住禪寂(經作動字)。百丈祖師。迴神住空窟。解脫魔所縛。皆經中之語。然其法義。實乃可通於宗者。余故作是記。經文上下兩卷。凡八品。而品品圓融互攝。依法修行。雖有八位。皆於無漸次中作漸次耳。今釋此經。釐為九分。初序品。為生信分。發起一乘妙法。乃佛果始因位。二無相法品。為般若分。說現前地法。證般若現前位。三無生行品。為法忍分。說遠行地法。證無生法忍位。四本覺利品。為轉識分。說不動地法。證轉識成智位。五入實際品。為辨才分。說善慧地法。證智辨無礙位。六真性空品。為滿地分。說法雲地法。證受佛智職位。七如來藏品。為實智分。說等覺法。證具足實智位。八總持品。為滿覺分。說妙覺法。證佛果究竟位。品末流通。是為弘化分。茲將略述管見。故先列科分。後明正文。雖然。幸毋以教義責之。葢此經。誠為末世修行之要訣。入佛智地之規度。凡在宗門悟心之士。尤宜體究焉。仁山𧧌震述。
音釋𧧌
(同寂)。殿
(去聲。軍後曰殿)。鑰
(音藥鎻鑰)。樞
(音樗。戶樞又樞機也)。苾
(音初。苾蒭西域香艸。以僧況之。遂為名。今稱比丘義同)。鶖
(音秋。水鳥似鶴)。析
(音昔。分也。如斤破木之義)。鬘
(音蠻以華作冠曰華鬘。今音瞞)。矚
(音祝。視也)。扄
(涓熒切。迴平聲。祕藏也)。矧
(申上聲。況也)。僅
(音覲纔也。祇有也)。研
(音延。研磨也)。詰
(音乞。問也)。複
(音福。重也)。覈
(音核。考之使實也)。
(音皮)。謄
(音騰。移書傳鈔也)。沮
(音疽。沮渠氏。複姓)。苻
(音扶。草名。晉蒲洪之孫名堅。背有艸付字。遂改姓。苻建國號秦。故稱苻秦)。航
(音杭。渡也)。癰
(音雍)。腫
(音塚)。瘳
(音抽。病愈也)。覡
(音檄。能齋肅以事神者。在男曰覡。在女曰巫)。倐
(音叔。倐忽俗作倐)。腨
(音善腨腸即足肚)。傅
(與敷同)。剋
(音客。約定日期也)。簿
(蒲上聲。以簡策記。言曰簿徒)。第
(但也)。憾
(含去聲。恨也)。訓
(釋義曰訓)。緯
(音位。縱曰經。橫曰緯。又定者為經。動者為緯)。
懸談(終)No. 652
金剛三昧經通宗記卷第一
天台山華頂嗣祖沙門𧧌震 述
CBETA 编码:X0652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