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修行的人如果能够这样在从假入空的观想中好好修习止观,那么打坐时身心就会明亮清净,这时候会有各种善根显现,应该要清楚知道。
现在简要说明善根发起的相状,有两种不同:
一、外在善根显现的相状。指的是:布施、持戒、孝顺父母尊长,供养佛法僧三宝,以及听闻学习佛法等善根生起。这些属于外在修为,如果不正确修行,容易与魔障混淆,此处不作详细区分。
二、内在善根显现的相状。关于各种禅定法门中善根生发的表现,可从三个方面理解:
一、阐明善根显现的相状。可分为五种不同类型:
一、息道善根发起的表现。修行者因为擅长修习止观,身心调和舒适,妄念止息。因此自觉内心渐渐进入禅定,生起欲界及未到地等定境,身心浑然空寂,定心安稳。在此定境中,完全不见身心形相。之后或经过一坐、两坐,乃至一日、两日,一月、两月,调息不得,不退不失。就在定中,忽然感觉身心活动,八种触感生起,即觉察身体有痛、痒、冷、暖、轻、重、涩、滑等感受。当这些触感生起时,身心安定,虚静微妙愉悦,快乐清净,无法形容,这就是息道根本禅定善根发起的表现。修行者或在欲界未到地定中,忽然觉察呼吸出入长短,全身毛孔都虚疏通透,随即以心眼看见体内三十六种成分,如同打开仓库看见麻豆等物,内心大为惊喜,寂静安乐,这就是随息特胜善根发起的表现。
二、不净观善根发起的表现。修行者在欲界未到地定时,在此定境中身心空寂,忽然见到他人男女死后身体肿胀、腐烂溃坏,蛆虫脓血流出;又见白骨散乱,内心既悲悯又欣喜,对所贪爱的产生厌离,这是九想善根发起的表现。或在静定中,忽然见到自身内在污秽不净,外在躯体肿胀溃烂,自己白骨从头到脚节节相连,见此景象后,定心安稳,惊觉无常,厌离五欲,不执著我与人,这是背舍善根发起的表现。或在定中见到内在躯体与外在一切飞禽走兽、衣服饮食、房屋山林等皆污秽不净,这是大不净善根发起的表现。
三、慈心善根发起的表现。修行者因修习止观的缘故,若证得欲界未到地定,在此定境中,忽然生起慈心忆念众生。或缘想亲人获得快乐的景象,当即引发甚深禅定,内心清净愉悦,无法言喻。对于平常之人、怨敌之人,乃至十方五道一切众生,同样如此生起慈念。从禅定起身后,心境持续安乐,无论见到何人,面色始终温和。这就是慈心善根发起的表现。至于悲心、喜心、舍心发起的表现,依此类推即可明了。
四、因缘观善根显现的相状。修行者因修习止观,若达到欲界未到地定,身心安静稳定,忽然心生觉悟,推究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无明、行等种种因缘时,不见人我之别,于是远离断见常见,破除各种执着之见,获得禅定安稳,智慧开显,心生法喜,不再惦记世间俗事,乃至对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分别观察也是如此,这就是因缘观善根显现的相状。
五、念佛善根显现的相状。修行者由于修习止观,如果证得欲界未到地定,身心空寂,忽然忆念诸佛的功德相好不可思议,诸佛的十力、无畏、不共法、三昧、解脱等功德不可思议,神通变化、无碍说法、广利众生等功德不可思议;这些无量功德都不可思议。这样忆念时,就生起爱敬心,三昧显现,身心快乐,清净安稳,没有种种恶相,从禅定起来时,身体轻快利落,自觉功德巍巍,为人所爱敬,这就是念佛三昧善根显现的相状。
再者,修行者因修习止观,若能令身心澄明清净,或会生起无常、苦、空、无我、不净、厌离世间、饮食不净之相、死亡离散之念,亦或忆念佛、法、僧、戒、布施、天界,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空、无相、无愿,以及六度波罗蜜,乃至神通变化等一切法门的显现境界。对此应详细辨别。正如佛经所言:摄心一处,无事不成。
二、辨别真伪的标准有两个:
一是辨别邪伪禅的显现相状。修行者若在修习上述各类禅定时,随着所修法门的不同,可能出现身体瘙痒动摇,或身体沉重如被重物压迫,或身体轻飘似欲飞升,或如被绳索捆绑,或肢体绵软昏沉欲睡,或遍体寒冷如遭冰侵,或周身燥热似被火灼,或目睹种种怪异景象,或内心突然昏昧不明,或生起种种邪恶念头,或心思散乱杂念纷飞,或无故欢喜躁动难安,或莫名忧愁悲伤难抑,或体感恶触毛骨悚然,或感受大乐如痴如醉——此类种种邪妄境相与禅定同时显现,即称为邪伪禅境。此等邪定若令人贪着沉迷,便会与九十五种鬼神法相应,多致心智错乱癫狂;或有诸鬼神等,知人贪恋其法,便增强邪力,令人发起种种邪定邪智,展现诡辩之才与虚妄神通,迷惑世间众生。愚昧之人见此便以为证得圣果,皆深信归伏,殊不知其内心颠倒,专行鬼魅之法惑乱世间。此人命终之后,永世不得值遇佛陀,还将堕入鬼神道中;若修定时多行恶法,则直堕地狱。修行者修习止观时,若证得此类禅境并现邪伪之相,应当立即摒除。如何摒除?若能觉知虚妄,端正心念不取不着,邪境自当消散。当以正观照破邪境,邪伪即灭。
第二、辨别真正禅定的发生现象。修行者在静坐中引发各种禅定时,如果没有出现前面所说的那些邪法等情况,每当一种禅定发生时,立刻能感觉到与定境相应,心境空明清澈,内心充满喜悦;安宁快乐,没有障碍;善心自然生起,信心恭敬增长;智慧观照清晰,身心柔软轻安;境界微妙虚寂,对世间产生厌离;无造作无贪求,进出禅定自在无碍;这就是正禅发生的现象。好比与恶人共处,总是互相干扰烦恼;若是与善人相处,日久便见其美德。区分邪正两种禅定发生的现象,道理也是如此。
三、说明如何运用止观来培养各种善根。在打坐时,如果各种善根显现,就应该用止和观这两种方法来修行,使它们增长。如果适合用止,就用止来修;如果适合用观,就用观来修。具体方法前面已经简要说明了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