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集
董青建
○父字賢明。建元初。為越騎校尉。初建母宋氏。孕建時。夢有人語云。爾必生男。體上當有青誌。可名青建。及生。如言即名焉。有容止。美言笑。性理寬和。家人未甞覩其慍色。見者咸異之。至年十四。而州迎主薄。建元初。皇儲鎮樊漢。為水曹參軍。二年七月十六日寢疾。自云必不振濟。至十八日臨終起坐。謂母曰。罪盡福至。緣累永絕。願母自割。不須憂念。因七聲大哭。聲盡而絕。至閏月十一日。賢明夢見建云。願父暫出東齋。賢明便香湯自浴齋戒。出東齋。至十四夜。於眠中。聞建喚聲。驚起。見建在齋前。如生時。父問曰。汝往在何處。建云。從亡來。住在練神宮中。滿百日。當得生忉利天。建不忍見父母兄弟哭泣傷慟。三七日禮諸佛菩薩。請四天王。故得暫還。願父母從今已後。勿復啼哭祭祀。阿母已發願。求見建。母不久當命終。即共建同生一處。父壽可得七十三。命終之後。當三年受罪報。勤苦行道。可得免脫。問曰。汝從夜中來。那得有光明。建曰。今與菩薩諸天共下。此其身光耳。又問云。汝天上識誰。建曰。見王車騎。吳興張永。外祖宗西河。我非獨但此一門中生。從四十七年以來至今。七死七生。已得四道果。先發七願。願生人間。故歷生死。從今永畢。得離七苦。建臨終時。見七處生死。所以大哭者。與七家分別也。問云。汝皆生誰家。建曰。生江縣吏部羊布。廣州張永。車騎王玄。宋謨。蕭惠明。給事梁季父。今生董越騎家。惟此間生十七年。餘處止五三年耳。自今已後。毒癘歲多。宜勤修功德。建見世人死。多墮三途。生天者少。勤精進。可得免度。發願生天。亦得相見。行脫差異。無相值期。又問云。汝母憂憶汝。垂死。可令見汝不。建曰。不須相見。益懷煎苦耳。但依向言說之。諸天已去。不容久住。慘有悲色。忽然不見。去後。竹林左右。猶有香氣。家人亦並聞餘香焉(建。乃初果須陀洹人。七死七生漏盡。而證得第四阿羅漢果。出三界。故云。從今永畢得離諸苦。然建所生處。皆是善門也)。
父亲名叫贤明。建元初年,担任越骑校尉。当初建的母亲宋氏怀孕时,梦见有人对她说:你必定会生男孩,身上会有青色胎记,可取名青建。孩子出生后,果然如梦中人所说,便取了这个名字。
青建仪容端庄,谈吐文雅,性情宽厚温和,家人从未见他发怒,见到他的人都感到惊奇。十四岁时,州里推举他担任主簿。建元初年,皇太子镇守樊汉,青建任水曹参军。
建元二年七月十六日,青建卧病在床,自知病重难愈。十八日临终时,他起身坐起,对母亲说:罪孽已尽,福报将至,尘缘永断。希望母亲节哀,不必忧念。接着放声大哭七次,哭声停止后便去世了。
闰月十一日,贤明梦见青建说:请父亲暂时到东斋来。贤明便沐浴斋戒,来到东斋。十四日夜晚,贤明在睡梦中听见青建呼唤,惊醒后看见青建站在斋前,容貌如同生前。父亲问:你去了哪里?青建答:从亡故后,一直住在练神宫。满一百天后,就能往生忉利天。我不忍心见父母兄弟悲伤哭泣,因此在三七日内礼拜诸佛菩萨,祈求四天王,得以暂时回来。希望父母今后不要再为我哭泣祭祀。母亲已发愿要见我,不久将命终,届时会与我同生一处。父亲寿数七十三岁,命终后要受三年罪报,勤修佛法可免脱。
父亲问:你夜间前来,为何有光明?青建答:如今与菩萨诸天同来,这是身上的光芒。父亲又问:你在天上认识谁?青建说:见到王车骑、吴兴张永和外祖宗西河。我并非只在这一家投生,四十七年以来,已经七死七生,证得四道果。先前发过七次愿,愿投生人间,所以经历生死。如今永断轮回,脱离七苦。临终时看见七处生死,之所以大哭,是与七家分别。
父亲问:你都投生在谁家?青建答:生于江县吏部羊布、广州张永、车骑王玄谟、萧惠明、给事梁季父家,今生在董越骑家。只有这一世活了十七年,其他处都只活五三年。今后世间疫病频发,应当勤修功德。我见世人死后多堕三恶道,生天者少。精进修行才能超脱。发愿生天,我们还能相见。若修行不同,就无缘再会。
父亲问:你母亲思念成疾,能让她见你吗?青建答:不必相见,徒增悲伤。只要转告她我的话。诸天已催促,不能久留。说罢面露悲色,忽然消失。离去后,竹林边仍留有香气,家人都闻到了余香。
CBETA 编码:X1645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