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
我听到的是这样:
有一次,佛陀在舍卫国游化,住在胜林给孤独园。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我将为你们讲解七种善人往生之处以及无余涅槃。仔细听,认真思考。”当时,众比丘恭敬地接受教导并专心聆听。
佛说:什么是七种?比丘!修行应当这样:我本无我,也没有我所,未来无我,也没有我所,已有的执著要断除,已断除的能放下,虽有乐受却不贪恋,遇境缘而不执著。这样修行的人,虽被无上止息智慧的境界所照见,但尚未证得。比丘!这样修行,将到达何处?譬如燃烧麦麸,刚点燃就熄灭。要知道,比丘也是如此,微细的我慢未完全除尽,但五下分结已断除,将证得中般涅槃,这就是第一等善人所到达的境界,世间真实如此。
再者,比丘应当这样修行:认识到“我”并非实有,也没有属于我的东西;未来没有“我”,也没有属于我的东西。既有的执著要切断,切断后便能舍弃。虽有乐受而不贪染,遇境缘而不执著。如此修行者,能见至高止息之道的智慧,但尚未证得。比丘这样修行,将趋向何处?譬如烧红的铁块被铁锤击打,火星迸射向空中,上升随即熄灭。要知道,比丘也是如此,当细微的我慢断尽,五下分结已断,即证中般涅槃。这便是第二类善人所趋向的境界,此乃世间真实不虚之理。
此外,比丘们应当这样修行:认识到‘我’并非真实存在,也不存在属于‘我’的事物;未来没有‘我’,也没有属于‘我’的事物。已有的执著要断除,已经断除的便能舍弃。面对快乐不起贪染,遭遇聚合不生执著。如此修行者,虽能依止无上寂灭智慧的境界,却尚未真正证得。比丘啊!这样修行将到达何处?譬如烧红的铁块被铁锤击打,火星迸射飞向空中,未及落地便已熄灭。要知道,比丘也是如此——当细微的傲慢尚未除尽,但五下分结已断除时,便能证得中般涅槃。这便是第三类善人所趋向的境界,此乃世间真实不虚的真理。
此外,比丘们应当这样修行:认识到'我'其实并无真实自我,也没有属于'我'的东西;将来没有真实自我,也没有属于'我'的东西。既有的执著要断除,已经断除的就能放下。遇到快乐不贪恋,聚合时不执取。这样修行的人,能获得无上止息之道的智慧见解,但尚未完全证悟。
比丘们,如此修行将到达何种境地呢?就像烧得通红的铁块被铁锤敲击,火星迸射到空中,落地便熄灭。要知道,比丘也是如此——当微细的我慢完全断尽,五下分结已经斩断,就能证得生般涅槃。这就是第四种善人所趋向的境界,世间真理确实如此。
再者,比丘们应当这样修行:明白'我'并非真实存在,也没有属于'我'的事物;未来没有永恒之我,也没有我所拥有之物。既已存在的执念应当断除,断除之后便能舍弃。虽有乐受却不贪着,遇境缘而不黏滞。如此修行者,虽依无上止息智慧的观照而见真理,却尚未实证。比丘们,这般修行将导向何处?譬如烧红的铁块被铁锤敲击,火星迸射坠落在干草上,或冒烟或燃烧,最终熄灭。当知比丘也是如此,残余的微细慢执未断尽时,虽已斩断五下分结,仍可行向究竟涅槃。此即第五种善人所抵达的境地,如实存在于世间真理之中。
再者,比丘们应当这样修行:认识到'我'并非真实存在,'我所'也同样虚幻;未来不会有'我',也不会有'我所'。对于已经产生的执著要斩断,已经斩断的便能放下。遇到乐受不生贪染,面对聚合不起执着。如此修行者,虽能见至高寂静的智慧境界,却尚未实证。比丘们,这样的修行能导向何处?譬如烧得通红的铁块被铁锤击打,火星迸溅到空中,散落在干草堆上,或冒烟或燃烧,最终烧尽熄灭。要知道,比丘也是如此——当残余的慢心完全断除,五下分结已被斩断时,便证得无行般涅槃。这就是第六种善人所抵达的境界,此乃世间真实不虚的真理。
再者,比丘应当这样修行:明白“我”本无我,也没有我所拥有的事物;未来无我,亦无我所。已生起的执着要断除,断除后便能舍弃;虽有乐受却不贪染,遇境缘而不执着。如此修行者,虽被无上寂灭智慧的慧眼所照见,但尚未亲证。比丘这样修行,最终会到达何处?譬如烧红的铁块被铁锤敲击,火星四溅飞散空中,落在干草堆上,或冒烟或燃烧,火焰继而蔓延焚烧村落、城郭、山林、旷野。待焚烧殆尽后,火星或在道路、水边、平地上熄灭。要知道,比丘也是如此——微细的我慢尚未断尽,但五下分结已断除者,将往生色究竟天证阿那含果,得般涅槃。此为第七种善人归宿之处,此乃世间真实不虚之理。
什么是无余涅槃?比丘应当这样修行:自我并非真实存在,我所拥有的一切也不真实,未来没有自我,也没有我所拥有的事物。对已存在的执念要断除,断除后就能舍弃,虽有快乐但不贪恋,遇合因缘也不执着。这样修行的人,就能被无上的寂灭智慧所照见,从而证得涅槃。我说这样的比丘,不会前往东方、西方、南方、北方、四维、上下任何方位,而能在今生当下获得寂灭与解脱。
我先前所说的七善人所往生之处及无余涅槃,正因如此而宣说。
佛陀这样说完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教导,都欢喜地依教奉行。
善人往经第六卷结束(共一千一百零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