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
(一七)中阿含業相應品伽彌尼經第七(伽音巨羅反)(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我听到的是这样:
一時,佛遊那難陀園,在墻村㮈林。
那时,佛陀游化到那难陀园,住在墙村附近的㮈树林中。
爾時,阿私羅天有子名伽彌尼,色像巍巍,光耀煒曄,夜將向旦,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却住一面。
那时,阿私罗天有一位名叫伽弥尼的儿子,相貌庄严,光明照耀。天快亮时,他来到佛陀的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在一旁。
阿私羅天子伽彌尼白曰:「世尊!梵志自高,事若干天,若眾生命終者,彼能令自在往來善處,生於天上,世尊為法主,唯願世尊使眾生命終得至善處,生於天中。」
阿私罗天子伽弥尼禀告道:世尊,婆罗门自视甚高,他们侍奉诸多天神,声称能使亡者自在往来善道,转生天界。世尊是正法之主,恳请世尊普施慈悲,令众生舍报之后皆得往生善趣,上升天界。
世尊告曰:「伽彌尼!我今問汝,隨所解答。伽彌尼!於意云何?若村邑中或有男女,懈不精進,而行惡法,成就十種不善業道,殺生、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彼命終時,若眾人來,各叉手向稱歎求索,作如是語:『汝等男女,懈不精進,而行惡法,成就十種不善業道,殺生、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汝等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必至善處,乃生天上。』如是,伽彌尼!彼男女等,懈不精進,而行惡法,成就十種不善業道,殺生、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寧為眾人各叉手向稱歎求索,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得至善處,生天上耶?」
世尊告诉伽弥尼:我现在问你,你随意回答。伽弥尼,你觉得呢?如果村子里有男女懒惰懈怠,作恶多端,犯下十种恶业:杀生、偷盗、邪淫、说谎乃至邪见。他们临死时,如果众人围过来合掌祈求,这样说:你们这些男女懒惰懈怠,作恶多端,犯下十种恶业:杀生、偷盗、邪淫、说谎乃至邪见。你们因此缘故,死后能去好地方,升上天界。伽弥尼,你认为这些懒惰懈怠、作恶多端、犯十种恶业的人,真会因为众人合掌祈求就死后升天吗?
伽彌尼答曰:「不也。世尊!」
伽弥尼回答说:“不是的。世尊!”
世尊歎曰:「善哉!伽彌尼!所以者何?彼男女等,懈不精進,而行惡法,成就十種不善業道,殺生、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若為眾人各叉手向稱歎求索,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得至善處,乃生天上者,是處不然。伽彌尼!猶去村不遠有深水淵,於彼有人以大重石擲著水中,若眾人來,各叉手向稱歎求索,作如是語:『願石浮出。』伽彌尼!於意云何?此大重石寧為眾人各叉手向稱歎求索,因此緣此,而當出耶?」
世尊赞叹道:很好!伽弥尼!为什么呢?那些男女懈怠不精进,行持恶法,造作十种不善业道——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乃至邪见。即使众人合掌祈求赞叹,因此缘故,指望他们命终后投生善处乃至升天,绝无可能。伽弥尼!譬如离村庄不远有深水潭,有人将大石块投入水中。即使众人前来合掌祈求赞叹,说道:愿石头浮出水面。伽弥尼!你以为如何?这块大重石岂会因众人合掌祈求赞叹就浮出水面?
伽彌尼答曰:「不也。世尊!」
伽弥尼回答说:“不是的。世尊!”
「如是。伽彌尼!彼男女等,懈不精進,而行惡法,成就十種不善業道,殺生、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若為眾人各叉手向稱歎求索,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得至善處,生天上者,是處不然。所以者何?謂此十種不善業道,黑有黑報,自然趣下,必至惡處。
伽弥尼啊,确实如此。那些懈怠不精进、行恶法的男女,造下十种不善业道: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乃至邪见。即使众人合掌向他们祈求赞叹,借此因缘,指望他们死后能投生善处、升往天界——这是绝不可能的。为什么呢?因为这十种不善业道,黑暗招致黑暗果报,自然趋向堕落,必定堕入恶道。
「伽彌尼!於意云何?若村邑中或有男女,精進勤修,而行妙法,成十善業道,離殺、斷殺、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離邪見,斷邪見,得正見,彼命終時,若眾人來,各叉手向稱歎求索,作如是語:『汝男女等,精進勤修,而行妙法,成十善業道,離殺、斷殺、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離邪見,斷邪見,得正見,汝等因此緣此,身壞命終,當至惡處,生地獄中。』伽彌尼!於意云何?彼男女等,精進勤修,而行妙法,成十善業道,離殺、斷殺、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離邪見,斷邪見,得正見,寧為眾人各叉手向稱歎求索,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得至惡處,生地獄中耶?」
伽弥尼,你觉得如何?假如某个村落的男女精进修行,奉行善法,成就十善业道,远离杀害、断绝杀害,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乃至远离邪见、断除邪见、获得正见。这些人临终时,如果众人合掌祈求赞叹,这样说:你们这些男女精进修行,奉行善法,成就十善业道,远离杀害、断绝杀害,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乃至远离邪见、断除邪见、获得正见,你们因此缘故,死后会堕入恶道,投生地狱。伽弥尼,你觉得如何?这些精进修善的男女,会因为众人的祈求赞叹,就堕入地狱吗?
伽彌尼答曰:「不也。世尊!」
伽弥尼回答说:“不是的。世尊!”
世尊歎曰:「善哉!伽彌尼!所以者何?伽彌尼!彼男女等,精進勤修,而行妙法,成十善業道,離殺、斷殺、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離邪見,斷邪見,得正見,若為眾人各叉手向稱歎求索,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得生惡處,生地獄中者,是處不然。所以者何?伽彌尼!謂此十善業道,白有白報,自然昇上,必至善處。伽彌尼!猶去村不遠有深水淵,於彼有人以酥油瓶投水而破,滓瓦沈下,酥油浮上。如是,伽彌尼!彼男女等,精進勤修,而行妙法,成十善業道,離殺、斷殺、不與取,邪婬、妾言乃至離邪見,斷邪見,得正見。彼命終時,謂身麤色四大之種從父母生,衣食長養,坐臥按摩,澡浴強忍,是破壞法,是滅盡法,離散之法;彼命終後,或烏鳥啄,或虎狼食,或燒或埋,盡為粉塵,彼心、意、識常為信所熏,為精進、多聞、布施、智慧所熏,彼因此緣此,自然昇上,生於善處。伽彌尼!彼殺生者,離殺、斷殺,園觀之道、昇進之道、善處之道。伽彌尼!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者,離邪見,得正見,園觀之道、昇進之道、善處之道。伽彌尼!復有園觀之道、昇進之道、善處之道。伽彌尼!云何復有園觀之道、昇進之道、善處之道?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為八。伽彌尼!是謂復有園觀之道、昇進之道、善處之道。」
世尊赞叹道:妙啊,伽弥尼!为什么呢?伽弥尼!那些男女精进修行善法,成就十善业道,远离杀生、断除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乃至远离邪见、断除邪见,获得正见。即使众人合掌祈求他们堕入恶道,命终后也不会投生地狱。为什么呢?伽弥尼!这十善业道纯净无染,自然感召清净果报,必定往生善处。
伽弥尼!譬如村外不远有深潭,有人将酥油瓶投入水中,瓶身瓦砾沉底,酥油浮于水面。同样,伽弥尼!那些修行十善业道的男女,命终时虽这具由四大构成、靠衣食滋养、经沐浴按摩的粗重身躯终将溃散,或被鸟啄兽食,或火化土葬,悉归尘土;但他们的心识因长期熏修信心、精进、多闻、布施、智慧,自然上升善处。
伽弥尼!远离杀生断除杀生,便是通往乐园、迈向解脱、抵达善处的道路。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乃至远离邪见获得正见,皆是如此。伽弥尼!更有究竟的园观之道、升进之道、善处之道——所谓八支圣道:正见直至正定,共八法。伽弥尼!这就是最殊胜的解脱大道。
佛說如是。伽彌尼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陀这样说完后,伽弥尼和诸位比丘听闻佛陀的教导,都心生欢喜,依教奉行。
伽彌尼經第七竟(千二百一十三字)
伽弥尼经第七卷结束(共一千二百一十三字)
中阿含經卷第三(一萬二百四十七字)
CBETA 编码:T0026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