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
(二二)舍梨子相應品成就戒經第二(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我听到的是这样: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那时,佛陀住在舍卫国的胜林给孤独园。
爾時,尊者舍梨子告諸比丘:「若比丘成就戒,成就定,成就慧者,便於現法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若於現法不得究竟智,身壞命終,過摶食天,生餘意生天中,於彼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
那时,尊者舍利子告诉比丘们:如果有比丘具备戒行、禅定和智慧,就能在今生进入和退出灭尽定,这是必定存在的境界;如果今生未能证得究竟智慧,当身体朽坏、寿命终结后,便能超越欲界诸天,转生到更高层的意成天中,在那里进入和退出灭尽定,这也是必定存在的境界。
是時,尊者烏陀夷共在眾中,尊者烏陀夷白曰:「尊者舍梨子!若比丘生餘意生天中,出入想知滅定者,終無此處。」
这时,尊者乌陀夷也在众人中,他上前对尊者舍梨子说:尊者舍梨子!如果有比丘投生到其他意生天,还能出入灭尽定并保持知觉的话,这种事是绝对不可能的。
尊者舍梨子再三告諸比丘:「若比丘成就戒,成就定,成就慧者,便於現法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若於現法不得究竟智,身壞命終,過摶食天,生餘意生天中,於彼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
尊者舍利弗多次告诫众比丘:
比丘若能具足戒律、禅定与智慧,今生便能出入灭尽定,必达此境;若今生未得究竟智,命终之后超越欲界天,往生意成天,于彼处出入灭尽定,亦必达此境。
尊者烏陀夷亦復再三白曰:「尊者舍梨子!若比丘生餘意生天中,出入想知滅定者,終無此處。」
尊者乌陀夷也再三说道:尊者舍利子,若有比丘投生到其他意生天中,却能出入灭尽定而保持想与知的,绝无此事。
於是,尊者舍梨子便作是念:「此比丘乃至再三非我所說,無一比丘歎我所說,我寧可往至世尊所。」於是,尊者舍梨子往詣佛所,稽首作禮,却坐一面。
于是,尊者舍利弗心想:这位比丘再三否定我的说法,没有一位比丘赞同我的见解,我应当前往世尊那里。于是,尊者舍利弗来到佛陀的住所,顶礼膜拜后,退坐一旁。
尊者舍梨子去後不久,尊者烏陀夷及諸比丘亦往詣佛所,稽首作禮,却坐一面。於中,尊者舍梨子復告諸比丘:「若比丘成就戒,成就定,成就慧者,便於現法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若於現法不得究竟智,身壞命終,過摶食天,生餘意生天中,於彼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
尊者舍梨子离开后不久,尊者乌陀夷和众比丘也前往佛的住所,顶礼叩拜后,退坐一旁。这时,尊者舍梨子又对众比丘说:如果比丘具备戒律、禅定和智慧,就能在今生出入灭尽定,必定能达到这个境界;如果今生未能证得究竟智,死后超越欲界天,投生到更高层次的天界,在那里也能出入灭尽定,必定能达到这个境界。
尊者烏陀夷復白曰:「尊者舍梨子!若比丘生餘意生天中,出入想知滅定者,終無此處。」
尊者乌陀夷再次说道:尊者舍梨子,若有比丘转生到其他意生天中,能够进入并觉知灭尽定的境界,这种事绝对不可能发生。
尊者舍梨子復再三告諸比丘:「若比丘成就戒,成就定,成就慧者,便於現法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若於現法不得究竟智,身壞命終,過摶食天,生餘意生天中,於彼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
尊者舍梨子又再三告诫众比丘:若比丘具足戒行、具足禅定、具足智慧,今生便能出入灭尽定,必能证得此境界;若今生未得究竟智,命终之后超越欲界天,往生意成天,在那里出入灭尽定,亦必能成就此境界。
尊者烏陀夷亦復再三白曰:「尊者舍梨子!若比丘生餘意生天中,出入想知滅定者,終無此處。」
尊者乌陀夷也再三说道:尊者舍利子,若有比丘投生到其他意生天中,却能出入灭尽定而保持想与知的,绝无此事。
尊者舍梨子復作是念:「此比丘於世尊前再三非我所說,亦無一比丘歎我所說,我宜默然。」
尊者舍梨子又想到:这位比丘在佛陀面前多次否定我的说法,也没有一位比丘赞同我的观点,我应当保持沉默。
於是,世尊問曰:「烏陀夷!汝說意生天為是色耶?」
这时,佛陀问道:“乌陀夷,你认为意生天是具有形体的吗?”
尊者烏陀夷白世尊曰:「是也。世尊!」
尊者乌陀夷对世尊说:确实如此,世尊。
世尊面訶烏陀夷曰:「汝愚癡人!盲無有目,以何等故,論甚深阿毘曇?」於是,尊者烏陀夷為佛面訶已,內懷憂慼,低頭默然,失辯無言,如有所思。
世尊当面呵斥乌陀夷说:你这愚痴之人!眼盲无明,为何妄论甚深阿毗昙?当时,尊者乌陀夷被佛当面呵斥后,内心忧愁,低头沉默,无言以对,若有所思。
世尊面訶尊者烏陀夷已,語尊者阿難曰:「上尊名德長老比丘為他所詰,汝何以故,縱而不撿?汝愚癡人!無有慈心,捨背上尊名德長老。」
世尊当面呵斥尊者乌陀夷后,对尊者阿难说:德高望重的长老比丘受人责难时,你为何放任不管?你这愚痴之人!毫无慈悲心肠,竟背弃德高望重的长老。
於是,世尊面訶尊者烏陀夷及尊者阿難已,告諸比丘:「若比丘成就戒,成就定,成就慧者,便於現法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若於現法不得究竟智,身壞命終,過摶食天,生餘意生天中,於彼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佛說如是,即入禪室,宴坐默然。
于是,世尊当面呵责了尊者乌陀夷和尊者阿难后,告诉众比丘:若比丘具足戒行、具足定力、具足智慧,就能在此生出入灭尽定,必定能达到这种境界;若此生未能证得究竟智,命终之后超越欲界天,转生到更高层的意成天中,在那里也能出入灭尽定,必定有这种成就。佛陀说完这番话,便进入禅室,静坐入定。
爾時,尊者白淨比丘在於眾中,尊者阿難白尊者白淨:「是他所作,而我得責。尊者白淨!世尊晡時必從禪室出,至比丘眾前,敷座而坐,共論此義。尊者白淨應答此事,我極慚愧於世尊所及諸梵行。」
那时,尊者白净比丘正在众人中。尊者阿难对尊者白净说:这是他人所为,我却受到责备。尊者白净!世尊傍晚必定从禅室出来,到比丘众前,铺座而坐,共同讨论此事。尊者白净应当回应此事,我在世尊及诸位清净修行者面前深感惭愧。
於是,世尊則於晡時從禪室出,至比丘眾前,敷座而坐,告曰:「白淨!長老比丘為有幾法,為諸梵行者愛敬尊重?」
这时,世尊在傍晚时分从禅室出来,来到比丘们面前,铺好座位坐下,说道:白净!长老比丘具备哪些品质,才能让修行者们喜爱、敬重、尊崇?
尊者白淨白曰:「世尊!長老比丘若有五法,為諸梵行者愛敬尊重。云何為五?世尊!長老比丘修習禁戒,守護從解脫,又復善攝威儀禮節,見纖芥罪,常懷畏怖,受持學戒。世尊!禁戒長老上尊比丘,為諸梵行者愛敬尊重。復次,世尊!長老比丘廣學多聞,守持不忘,積聚博聞,所謂法者,初善、中善、竟亦善,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如是諸法廣學多聞,翫習至千,意所惟觀,明見深達。世尊!多聞長老上尊比丘,為諸梵行者愛敬尊重。復次,世尊!長老比丘得四增上心,現法樂居,易不難得。世尊!禪伺長老上尊比丘,為諸梵行者愛敬尊重。復次,世尊!長老比丘修行智慧,觀興衰法,得如是智,聖慧明達,分別曉了,以正盡苦。世尊!智慧長老上尊比丘,為諸梵行者愛敬尊重。復次,世尊!長老比丘諸漏已盡,無復有結,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世尊!漏盡長老上尊比丘,為諸梵行者愛敬尊重。世尊!長老比丘若成就此五法,為諸梵行者愛敬尊重。」
尊者白净对佛陀说:世尊!年长的比丘如果具备五种德行,就会被清净修行者们敬爱尊重。是哪五种呢?
第一,世尊!年长比丘严持戒律,守护解脱之道,注重威仪细节,对微小过失也心怀敬畏,认真持守戒条。世尊!持戒精严的年长比丘,会获得清净修行者的敬爱尊重。
第二,世尊!年长比丘广博学习教法,牢记不忘,积累深厚见闻。他所修学的正法,从开始到中间直至究竟都圆满殊胜,义理深刻文辞庄严,完整展现清净梵行。他对这些教法反复研习,思维观察,透彻理解。世尊!博学多闻的年长比丘,会获得清净修行者的敬爱尊重。
第三,世尊!年长比丘证得四种殊胜禅定,安住于现世法乐,修习起来轻松自在。世尊!禅定成就的年长比丘,会获得清净修行者的敬爱尊重。
第四,世尊!年长比丘修习智慧,观察世间兴衰规律,获得圣者智慧,明察秋毫,如实了知,彻底灭除痛苦。世尊!智慧圆满的年长比丘,会获得清净修行者的敬爱尊重。
第五,世尊!年长比丘断尽烦恼,心无束缚,成就心解脱与慧解脱,在现世中亲证觉悟。他了知生死已尽,梵行已成,所作皆办,不受后有,如实知见真理。世尊!烦恼断尽的年长比丘,会获得清净修行者的敬爱尊重。
世尊!年长比丘若能成就这五种德行,必会得到清净修行者的敬爱尊重。
世尊問曰:「白淨!若長老比丘無此五法,當以何義使諸梵行者愛敬尊重?」尊者白淨白曰:「世尊!若長老比丘無此五法者,更無餘事使諸梵行愛敬尊重,唯以老耄、頭白、齒落,盛壯日衰,身曲脚戾,體重氣上,柱杖而行,肌縮皮緩,皺如麻子,諸根毀熟,顏色醜惡,彼因此故,使諸梵行愛敬尊重。」
佛陀问道:白净!如果年长的比丘不具备这五种德行,还有什么理由能让修行者们敬爱尊重他呢?尊者白净回答:世尊!若年长比丘不具备这五种德行,便再没有其他理由能获得修行者的敬爱尊重。他们仅仅因为年老发白、牙齿脱落、壮年体衰、腰弯脚跛、身体沉重、气息上逆、拄杖而行、肌肉萎缩、皮肤松弛、满脸皱纹、诸根衰败、容貌丑陋,才使得修行者们出于怜悯而予以敬重。
世尊告曰:「如是如是。若長老比丘無此五法,更無餘事使諸梵行愛敬尊重,唯以老耄、頭白、齒落,盛壯日衰,身曲脚戾,體重氣上,柱杖而行,肌縮皮緩,皺如麻子,諸根毀熟,顏色醜惡,彼因此故,使諸梵行愛敬尊重。白淨!舍梨子比丘有此五法,汝等應當愛敬尊重。所以者何?白淨!舍梨子比丘修習禁戒,守護從解脫,又復善攝威儀禮節,見纖芥罪,常懷畏怖,受持學戒。復次,白淨!舍梨子比丘廣學多聞,守持不忘,積聚博聞,所謂法者,初善、中善、竟亦善,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如是諸法,廣學多聞,翫習至千,意所惟觀,明見深達。復次,白淨!舍梨子比丘得四增上心,現法樂居,易不難得。復次,白淨!舍梨子比丘修行智慧,觀興衰法,得如是智,聖慧明達,分別曉了,以正盡苦。復次,白淨!舍梨子比丘諸漏已盡,無復有結,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白淨!舍梨子比丘成就此五法,汝等應共愛敬尊重。」
佛陀告诉他说:正是如此。如果年长的比丘不具备这五种德行,便没有其他理由能让修行者们敬爱尊重,只因为年老、头发花白、牙齿脱落,壮年时的精力衰退,身体佝偻、脚步蹒跚,体重增加、气喘吁吁,拄着拐杖走路,肌肉萎缩、皮肤松弛,满脸皱纹如同麻子,感官衰退,容貌丑陋,仅仅因为这些,才让修行者们敬爱尊重。白净啊!舍利子比丘具备这五种德行,你们应当敬爱尊重。为什么呢?白净啊!舍利子比丘严持戒律,守护解脱之道,又能很好地保持威仪礼节,即使对微小的过失也心怀敬畏,持守学处戒律。其次,白净啊!舍利子比丘广学多闻,牢记不忘,博学多识,他所修习的法,从开始到中间再到最终都是善妙的,既有深义又有文采,圆满清净,展现梵行的真谛,对于这样的法,他广泛学习、反复修习直至娴熟,心中思维观察,智慧明澈、洞彻深意。再者,白净啊!舍利子比丘证得四种增上心,在现世中安乐而住,轻松不费力。此外,白净啊!舍利子比丘修习智慧,观察事物的兴衰规律,获得这样的智慧,圣慧明达,清晰分辨,如实了知,以正见彻底断除痛苦。还有,白净啊!舍利子比丘已断尽一切烦恼,不再有结缚,心解脱、慧解脱,在现世中自知自觉,亲身体证,安住于成就之中,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皆办,不受后有,如实知见。白净啊!舍利子比丘成就了这五种德行,你们应当共同敬爱尊重。
佛說如是。尊者白淨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陀这样说完后。尊者白净和诸位比丘,听闻佛陀的教导,都欢喜地遵照实行。
成就戒經第二竟(一千七百四十六字)
成就戒经第二卷结束。
CBETA 编码:T0026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