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那时,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有位与众不同的比丘来到佛陀的住所,恭敬地向佛陀顶礼后,退到一旁站立,对佛陀说:善哉!世尊!请您现在为我简要开示佛法要点,我听闻佛法后,将独自在安静的地方,精进修持不放逸。修持不放逸之后,还要深入思维:善男子之所以出家,剃除须发,身穿袈裟,舍弃世俗家庭而出家修行,正是为了成就无上的清净梵行,在今生就能证悟:我的生死已到尽头,清净的修行已经确立,应做的事都已完成,自己确知不再受轮回。
这时,世尊告诉那位比丘:很好!很好!比丘说得对,你说要我给你简要讲解佛法要点,听完后独自在安静处修行不懈怠,直到自己明白不再轮回。是这样说的吗?
僧人回答佛陀:“正是这样,世尊!”
佛对比丘们说:仔细听,仔细听,好好思考,我来为你们解说。比丘们,如果跟随烦恼驱使,就会被烦恼带向死亡;被烦恼带向死亡的人,就会被执取束缚。比丘们,若不跟随烦恼驱使,就不会被烦恼带向死亡;不被烦恼带向死亡的人,就能从执取中解脱。
比丘对佛陀说:我们明白了,世尊!我们明白了,善逝!
佛对比丘说:你为何能从我简略的说法中,广泛理解其中的含义?
比丘对佛陀说:世尊!色被烦恼驱使,色因烦恼而死;被烦恼驱使、因烦恼而死的,就被执取所束缚。受、想、行、识也是如此,被烦恼驱使,因烦恼而死;被烦恼驱使、因烦恼而死的,就被执取所束缚。
世尊,如果色不随烦恼驱使、不因烦恼而死;不随烦恼驱使、不因烦恼而死者,就能从执着中解脱。受、想、行、识也是如此,若不随烦恼驱使、不因烦恼而死;不随烦恼驱使、不因烦恼而死者,就能从执着中解脱。世尊,这就是简略说法中的深广意义。
佛陀对比丘们说:很好!很好!比丘们!你们能从我简略的说法中,广泛理解其中的含义。为什么呢?色身被烦恼驱使、因烦恼而死;被烦恼驱使、因烦恼而死的人,就会被执取束缚。同样的,感受、想象、行为、意识,被烦恼驱使、因烦恼而死;被烦恼驱使、因烦恼而死的人,就会被执取束缚。
比丘啊!物质现象不被烦恼驱使,不因烦恼而死亡;不被烦恼驱使,不因烦恼而死亡的人,就从执着中解脱了。同样的,感受、知觉、心念、意识不被烦恼驱使,不因烦恼而死亡;不被烦恼驱使,不因烦恼而死亡的人,就从执着中解脱了。
那时,那位比丘听完佛陀的教导,心中充满欢喜,向佛陀行礼后退下。他独自在安静的地方,精进勤奋地修行,保持不放逸。通过精进勤奋地修行和保持不放逸,他思考道:善男子出家的意义,剃除须发,身穿僧衣,离开世俗家庭出家修行,直至自己证知不再受轮回生死。
那时,那位比丘当即证得阿罗汉果,内心获得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