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
(四五)
如是我聞: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过: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那时,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云何為五?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若諸沙門、婆羅門見有我者,一切皆於此五受陰見我。諸沙門、婆羅門見色是我,色異我,我在色,色在我;見受、想、行、識是我,識異我,我在識,識在我。愚癡無聞凡夫以無明故,見色是我、異我、相在,言我真實不捨;以不捨故,諸根增長;諸根長已,增諸觸;六觸入處所觸故,愚癡無聞凡夫起苦樂覺,從觸入處起。何等為六?謂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
那时,佛陀对众比丘说:有五种执取积聚。哪五种?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若有沙门、婆罗门认为存在真我,都是在这五蕴上执取我见。他们或认为色就是我,或认为色与我不同,或认为我在色中,或认为色在我中;对受、想、行、识也是这样,或认为识就是我,或认为识与我不同,或认为我在识中,或认为识在我中。愚昧无知的凡夫因为无明,对色产生是我、非我、相互依存等错误见解,坚称这是真实不虚的;由于这种执着,使感官不断强化;感官强化后,增加了对外境的接触;经由六种感官接触外境,愚痴凡夫便产生苦乐感受,这些感受都源于感官接触。哪六种?就是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
「如是,比丘!有意界、法界、無明界,愚癡無聞凡夫無明觸故,起有覺、無覺、有無覺、我勝覺、我等覺、我卑覺、我知我見覺。如是知、如是見覺,皆由六觸入故。多聞聖弟子於此六觸入處,捨離無明而生明,不生有覺、無覺、有無覺、勝覺、等覺、卑覺、我知我見覺。如是知、如是見已,先所起無明觸滅,後明觸覺起。」
比丘,正是如此。存在着意界、法界和无明界。愚痴无闻的凡夫因为无明的接触,产生了存在觉、非存在觉、存在非存在觉、我胜觉、我等觉、我卑觉、我知我见觉。这些觉知和见解,都是由六种感官接触引起的。而多闻的圣弟子在面对这六种感官接触时,能够舍弃无明而生起智慧,不产生存在觉、非存在觉、存在非存在觉、胜觉、等觉、卑觉、我知我见觉。当他们有了这样的认知和见解后,先前生起的无明接触就会消失,之后智慧的接触觉知便会生起。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陀说完这部经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教导,都欢喜地依照奉行。
CBETA 编码:T0099
© AI 帮你读佛经 - 如是我闻
本文档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访问 rushiwowen.co 获取更多内容